文化河南:“活”着的文化遗产

2014-05-26 01:30
决策探索 2014年8期
关键词:朱仙镇民间文化年画

除了文物和遗址,河南民间,还有大量仍然“活”着的文化遗产。

朱仙镇年画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传承故事,可以写出一部厚厚的乡土小说。

走进朱仙镇年画一条街的几家“老字号”里,随便聊聊,都能聊出好多精彩的故事:明清民间,谁记载了朱仙镇年画的风光无限,让后人浮想联翩;解放前,谁学会一手印刷的手艺,就能把媳妇娶进门; “破四旧” ,谁偷偷把几块雕版藏在地窖里,侥幸躲过收缴烧毁;改革开放,谁费尽心思,把躲到外地的“老手艺”请回来重新开张……

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大故事里,有努力,有合作,有分歧,有矛盾,纠结熔合在一起,让我们窥见一个民间文化真实鲜活的生命状态,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一辈子都在琢磨这门手艺的朱仙镇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太运老人,就不怎么认同如今镇上那些极力扩大经营效益的“作坊”:“技艺上‘毛病太多,不合‘老规矩。”对3个弟子,他更是要求极严:“我不是保守,但传承就要个原模原样,这里面一板一眼都有文化讲究,中国的东西,有很多是不能简单靠‘数据化就可以保留下来的。”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张继中,却更相信自己的路子,把家传的万同老店办成了公司: “要有新形式、新面孔、新设计,有现代生活气息,赶上社会潮流。不然,怎么发展? ”与此相应,他还用上了电脑印刷技术,把新式朱仙镇年画批量推销到保险、房产、金融等企业,生意颇为兴隆。

严谨的“活体传承人”,变通的“活化传承法”,在今天的中原大地,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映射出多姿多彩的走向,反而更显其生命活力。这些不同的走向,同时存在,同时延伸,共同成就着河南文化的勃勃生机。

为了发掘更多朱仙镇年画这样的民间文化遗产,河南下了大功夫。

10年来,通过河南省文联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考察”“河南‘老字号认定与公布”“河南民间文化资源普查” “河南濒危戏曲全省汇演”等一系列大工程,中原地区极大一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梳理和选择,重新在人们眼前活跃起来,成就了一幅特色鲜明的河南文化地图——

郑州,黄河之都,黄帝故里;洛阳,十三朝古都,牡丹之乡;开封,七朝故都,东京梦华;安阳,甲骨文之乡;新密,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许昌,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南阳,中国玉雕之乡;信阳,中国茶都……endprint

猜你喜欢
朱仙镇民间文化年画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牛年画牛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