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斌
纺织质量发展研究
赵文斌
衣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我国纺织发展源远流长,其技术演进和质量发展在世界纺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以兽皮、羽毛、树草等御寒蔽羞,后来采集原料纺织、裁切、缝缀。纺织原料包括动植物两类,最初是野生,后人工饲养动物、种植植物。原料质量始终是成品质量的基础。
蚕丝属于长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弹性、纤细度、光泽、柔软、光滑等特性。我国是养蚕治丝的发源地,5000年前已有蚕业生产,新石器时期开始家养桑蚕。商代,多为一年孵化三代以上的多化性蚕,这种蚕茧形小、丝量少、纤度细、丝质差,经长期驯化,演变为一、二化性蚕。宋元以前,基本只养一化性蚕。但多化性蚕具有多产的优点,随着其质量提高,宋元时北方地区重新饲养。蚕茧采下后,要初加工。至商周,人们已了解茧质与丝质的关系。秦汉以后,更加重视选茧分类,挑选光润而坚洁的茧制作细丝,并出现晒茧、腌茧等杀蛹方法。元代采用不会损伤茧丝的蒸茧,清代用烘茧取代了其他方法。
新石器时期,我国已利用野生植物的茎皮制作绳索和织品,后逐步选用少数优良品种作为纺织原料。大麻坚韧,但粗硬、弹性差、不易上色,只能纺粗布。5000多年前,我国已种植大麻。商周,已认识到雄株比雌株的纤维质佳、产量高。汉代大麻纤维质量已相当高,魏晋南北朝植麻技术进一步成熟,隋唐掌握了鉴别麻皮质量的新方法。苎麻茎皮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光泽,拉力、耐热力、吸湿性、散热性以及上染牢度均佳。四五千年前我国已使用苎麻,商周至秦汉,苎麻织品已非常精致,甚至可与丝绸媲美,唐代苎麻加工技术相当高。宋元之后,棉花在全国普及,大麻、苎麻开始逐渐萎缩。植物纤维因周围布满胶质等杂质而比较坚韧,纺纱前需要去胶。古代分离、提取纤维的方法分为直接剥取法、沤渍法、煮练法和灰治法。战国后已掌握了沤渍季节、用水和时间,提高了脱胶质量,后魏已很清楚认识到沤麻的水质、水量、生熟度和沤麻质量的关系。秦汉以后,广泛用煮练法脱胶,并衍生出灰治法。
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利用动物的毛纤维纺织,战国后,优选出少数几种动物毛,其中绵羊被毛是主要来源。绵羊的毛质好,具有良好的弹性、保暖性、质地柔软、光泽柔和。古代饲养的绵羊有蒙古种、西藏种、哈萨克种三大品种,后两种毛可制织精细的毛织物。山羊绒也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纺织原料,可织制极精细的毛织品。中原地区饲养山羊的历史可追溯到魏晋。毛纤维的初加工一般有采毛、净毛、弹毛三道工序。
棉花具有轻松温暖、价格低、柔软而结实、生产速度快、产量高等优点。古代有一年生草棉和多年生树棉两类。一年生草棉生长期短,但纤维短、品质差、产量低。汉代新疆开始种植一年生草棉。明清,越来越少。多年生棉花品质更好,两宋,两广、福建、海南种植逐多,并传到江南,改为一年一种,植株变得低矮,产量大幅度提高。明清,棉花已在全国普遍种植,成为主要原料。棉花初加工包括轧棉、弹棉、卷筵三道工序。轧棉是去除棉花籽核的过程,最初用手剥。宋代才采用简易工具。元初出现了搅车,提高了工效。明代发明了效率更高的四足木棉搅车。
丝的外表包裹着黏性的丝胶,丝胶易溶于水,将蚕茧放到煮茧锅里,从中抽引蚕丝的工艺,称为缫丝,4700年前便有该工艺。商周,热水缫丝逐渐普及。汉代,技术进一步提高,产生了轻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宋以后,采用将煮茧和抽丝分开的冷盆法,使茧丝损伤减至最小。秦代已推广缫车,汉唐普及手摇缫车,宋代出现脚踏缫车,大大提高了缫丝质量、效率和产量,明代出现五人共作大缫车。缫煮后的蚕丝表面大部丝胶已经脱去,但丝腔内的丝胶尚未溶解,必须经碱剂精练,除去内部的胶质。碱剂精练的质量关键,《考工记》记载关于丝、帛的碱剂精练工艺,周代已根据不同用途和质量要求而制定不同的练漂工艺,战国时控制练漂深度和精度已达到比较精确的程度。
经初加工后麻、毛、棉等纤维强度低、不结实,须用多根纤维加捻并续接,以增加强度和长度,这就是纺纱。最初是用手指,速度太慢且不能保证纺线的均匀。新时石器时期,古人发明了纺坠,但效率依然较低,而且由于旋转速度时快时慢,纺出的纱线很短、均匀度不好。商代出现手摇纺车的雏形,战国出现成型的纺车,汉代纺车已被充分利用,提高了纺纱效率和质量。宋元时期,出现了竖锭大纺车,可用畜力或水力驱动,产量大增,加捻卷绕速度和质量比一般纺车要快和均匀。元明,为了适应棉纺蓬勃兴起,逐渐演变横锭大纺车,锭子数增加,纱线加捻更加均匀。
缫丝、纺纱之后的纱缕往往含有一些诸如粘连、不匀、断头等疵病,需要把纺后的纱缕重新卷绕成各种形式筒子,并从中发现、整理、消除各种疵点,使纱缕符合上机要求,这就是络纱。早在汉代就盛行手工络纱。络纱有一些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具,《易经》已有络车的记载,宋以后,北方络车采取了机械方式,旋转速度快而稳,生产效率和络丝质量比南方络车优。
旧石器晚期,人们使用骨针引线,编制编织物,产生原始的布帛。这种手工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织物稀疏犹如网罗。仰韶文化时期,古人已用用简单织机织麻布,逐渐出现了原始织机,纺织质量越来越高。商代的蚕丝已经非常细致,西周时纺织品更加精细华丽,已规定布、葛、帛标准幅宽2.2尺,匹长4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织标准。春秋战国,发明脚踏提综的斜织机。汉代简单综蹑织机及多综多蹑织机日臻完善,出现了束综提花机。隋唐时期,随着束综提花方法和多综多蹑机构相结合,丝织日趋巧妙。宋代织品花色繁多,缂丝处于鼎盛期,刻丝质量很高,刺绣工艺很发达,处理恰当,针法细致,配色精妙。元代棉织技巧已达到很高水平。明代,将平身式提花机改为斜身式提花机,使织物的内质更加坚固精致,外观更加光亮平挺。清代织造技术和生产工具较明代有所发展。
在合成染料问世以前,我国印染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最早应用茜素、靛青两种染料的国家。汉代已经出现熨斗熨烫整理,东汉时已用光滑的石头碾压或摩擦,使织物密实而光亮。秦汉以前,已使用苏子油、荏子油涂于织物表面防水。隋唐以后,使用桐油作为防水涂层逐渐普遍。
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纺织生产,商代已有专事指导蚕桑生的专职官“女蚕”,专门制作单一产品的作坊,内部分工已相当细致。战国时,高级手工业产品的生产操在官府手工业中。西汉长安设有东、西两织室,由“织室令丞”主管。隋唐,官营纺织业有着整套的严密组织系统,作坊规模相当庞大。元初,官营手工业集中了全国的工匠,阻碍了民间手工业的自由经营和发展。清代,官府织造业的体制和规模都比明代发展。官办织造最大的优势是集中了大量的财力,有利于技术发展和质量提升,集中了人力,使得许多技法得以传承。
在封建社会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中,民间纺织发展不容忽视。周代,“男耕女织”已成为普遍现象。汉代,独立的私营纺织业作坊应运而生,一些大作坊已有名牌产品。中唐以后,纺织业作坊大为增多。手工业者为了靠特殊的手艺维持生活,严守技术秘密。宋时,私营独立的纺织业作坊更加众多。明初已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纺织业作坊,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工匠各有专能,有利于织物质量的提高。清代民间私营纺织业比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专业分工更明显。
由于原料、传统技术等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我国形成一些纺织中心,促进了纺织质量的提高。齐是周代丝织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丝织业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西汉,蜀锦全国著名。南北朝,河北一带成为发达地区。直到隋代,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一带仍是纺织中心。唐代前期,丝织生产仍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安史之乱后,不少北方纺织工匠流入南方,江南的缫丝、织绸生产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宋代,苏杭已完全取代北方几个老纺织中心的地位。明代,苏、杭、嘉、湖等地以各自品牌优势成为丝织业中心。清代,各地生产的丝织品名种类繁多,更盛于明代。棉花输入我国的路线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条:南路从缅甸、越南传来,在后汉传入滇、桂,宋代海南是主要植棉地区之一,北宋棉花移植到闽广地区。南宋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北路由波斯传入,南北朝传至新疆,又至甘肃、陕西,再向东部各省传布。元初,棉植和棉纺织遍布神州大地,其中松江逐渐形成为棉纺织中心,所制棉布数量多、质量高。明初,江南棉业生产进一步的发展。明代中叶,北方各省相继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逐渐成为产棉中心地区。从春秋战国到汉代,麻纺织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地区。越国都城会稽,到勾践时已是一个商贾奔赴的都市,到汉代更成了著名的麻纺织中心。宋代麻纺品的产地集中在南方,以广西为最,明代的集中地在中原与东南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