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们深切思念的一种反映,许多人通过梦境来展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毛泽东思念故乡之情有“别梦依稀咒逝川”的诗句,鲁迅思念母亲之情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诗句。而作为开国少将的李中权,经常思念他牺牲的父母兄妹,曾写有“多梦萦绕夜夜”等诗句,反复表达他那无限凄苦的思念之情。
李中权,四川达县人。解放前,在家乡蒲家场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张爱萍(地下党员)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道理,给他看列宁的《论两个策略》《唯物史观》等书。他曾写诗道:“回忆少年蒲五高,老师无畏马列教。”这启发了他早年向往革命的觉悟。1932年,他被中共党组织调到蒲家场任达县红军游击队一大队政委,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后来,红四方面军解放了达县,并入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向我国进行武装侵略,从关外伸向关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领导工农红军抗日救国,反对蒋介石统治集团的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怒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1932年前后,李中权全家9人都参加了革命,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他全家9人中有5人牺牲。他的父亲李惠荣在通江肖口梁,遇见敌人追击红军通信员,为掩护这名通信员,将红军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把敌人引向自己,在与敌人搏斗中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他的大哥李中泮,时任红三十三军独立团政委。1934年3月,在张国焘错误路线迫害下,被错杀于平吕县元山场,年仅27岁。他的二哥李中池,在理番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他的母亲利大妹在长征过草地时不幸遇难。最后,只有他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为了革命,他家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有人问他:你家为什么要参加革命?他坚定地回答:为了求翻身,为了打日本。李中权在《思念》一诗中写道:
家仇国恨忆当年,跟党从军过雪山。
草地征途亡父母,悲歌一曲动人寰。
是的,家仇国恨,是他全家参加革命的根本原因。父母亲人悲惨地牺牲在川陕根据地和雪山草地,是他反复吟诵这支悲歌的直接原由。然而,悲歌不只是悲伤,而且可激励斗志。毛泽东诗谓:“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李中权的“悲歌一曲”,激发他坚决跟党干革命,横戈跃马,冲锋陷阵,南征北战,终此一生。关于他的战斗生涯,他在《多梦》一诗中有较具体的描述:
多梦萦绕夜夜,往事重现于今。
喜遇同壕战友,又见兄妹双亲。
冲锋陷阵战场,枪炮飞弹齐鸣。
或似北国原野,又似草地长征。
频频辗转反侧,忽忽时喜时惊。
有时高声呼叫,醒来汗湿满身。
漫漫峥嵘岁月,历历脑海常存。
总归情系军旅,横戈跃马此生。
一件件惊心往事, 一幕幕战斗场景,常常像荧屏一般闪烁在李中权的记忆里和梦寐中,使他辗转反侧,时喜时惊,有时高声呼叫,有时泪汗涔涔。回忆在长征途中的四川达维,他曾同老师兼战友的张爱萍相遇,“重见达维草地边,喜听遵义正航道”,使他无比激动。他在梦中所经历的许多战斗情景,也和当时许多革命老战士颇为相似。如105岁的红军老战士吴丙还在梦中呼叫:“我的马呢?把我的枪拿来!”90多岁的长征老战士杨勇德在梦中叫道:“打来了,机枪准备!”这些老红军的壮烈情怀,同李中权的所思所梦,可谓一脉相通。虽然,他们各自都有一本血泪账,而李中权的家庭遭遇,兄妹双亲5人牺牲,这在革命队伍中也是少有的,所以他在梦中常会见到他思念的这些亲人。这就更使他感到特别苦楚,平添了他梦中的悲剧色彩。他常回忆起在草地和母亲痛别的情景,写诗道:“明知母子最终别,不忍回头视母亲。”不忍回头,即不忍与母离别,不忍见这揪心痛别的情景。
1936年2月的一晚,在西康宝兴城,李中权正准备二过草地时,他再次遇到带着3个小孩赶路的母亲,母子二人情深似海,谈了很多,谈得很晚。母亲深明大义,谆谆叮嘱他要全力搞好工作,不要为她们分心。当时,她母亲还不知道二儿子李中池在战斗中牺牲了,女儿中珍在过草地时饿死了。而李中权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1936年3月,在西康省丹巴县东边耳。当时,李中权已任红四方面军火金川独立二师的政委,他又遇到了带着幼小弟妹的母亲。他留下了一匹战马、一块大洋、一袋干粮,再次忍痛和亲人们告别。后来,李中权的母亲和弟妹凭着惊人的毅力和战马的帮助,翻过了雪山。1936年7月,在四川炉霍县冬古喇嘛寺附近,李中权的母亲再也走不动了,她殷殷告诉孩子们要坚决跟着党和红军走。幼小的李中衡、李中秋兄妹失声痛哭地掩埋了老人,拄着老人留下的拐杖,一直走到了陕北。
自从草地一别,李中权再也见不到慈母了,以后只有在梦中相遇,这种痛别的滋味,何人能领会?又能向谁去诉说呢?后来,为了实现他这多年的凄苦夙愿,1986年8月,他曾和他的柏弟重返当年长征路,寻觅牺牲在雪山草地的父母亲人的遗踪,结果如何呢?他在《梦后随笔》中写道:
重返长征万里寻,喊娘哭爹没回音。
雪山草地觅忠骨,常使儿悲泪湿衾。
他和柏弟沿着当年穿越雪山草地的路线,寻觅亲人的忠骨。但是,雪山皑皑,草地茫茫,回答他们的只是荒凉天地的原始的寂静,怎能找到记忆中亲人的遗迹,使他俩感到无比失望,无限惆怅,无法释却心头的悬念。无奈何,李中权最后只能这样写诗吐露自己的心曲:待到苍龙俘获日,泪书往事晓儿孙。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推翻后,他要把久久积压在心底的痛心往事告知下一代,告知后代儿孙,希望儿孙们能铭记这段血泪往事,永远不忘过去,永远跟着党走,永远成为激励后代、奋发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