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河
【作文欢乐行】
无论你生活在现代都市,还是出身于偏远乡村,你一定对农家有所了解;走进农家,你经历过什么?又有哪些生活认识和体验呢?这次习作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你笔下的农家、共同品享你所经历的乐事吧!
【写作斑马线】
根据要求,写自己在农家所经历的快乐的事儿,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你所经历的农家生活的快乐!
【审题小橘灯】
把事件的发展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表达自己所经历的农家生活的快乐。
【下笔闯迷宫】
农家有什么?在农家你又经历过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两个有关农家生活的习作片段:
a.6岁那年春末,我去乡下小姨家玩儿,特喜欢那些叽叽喳喳、毛绒(róng)绒的小鸡仔!在我的恳求下,小姨答应带我到她孵化小鸡的暖房去看一看。小鸡实在太可爱了!趁小姨不注意,我拿起一个还在动的鸡蛋……“叽叽,叽叽”一只小鸡出世了。“小姨!小姨!这是我‘接生的小鸡!”“你接生的?……”“琳琳,我们要有耐心,小鸡要自己啄破蛋壳,我们不能帮它……”第二天,我“接生”的小鸡就死掉了。
b.“光听姥爷说,我还不如亲自体验一下挑水的滋味呢!”我的脑海里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我把想法给姥爷一说,姥爷也爽快地答应了。说干就干,我找出两个废铁桶,分别倒入三分之二的水,再把两只桶分别挂在两端的铁钩子上;再走到扁担的中间位置,蹲下身体,跨开两腿,把扁担放在右肩上,右手紧紧抓住扁担前端,再合并双腿、直腰,一使劲儿,竟站了起来;刚想迈步,只觉得整个人都歪(wāi)歪斜斜的,总不平衡。就这样摇摇晃晃地刚迈了一步,只听得后面“铛铛”响了两下,原来,后面的桶碰地面了,我赶紧用右手按下扁担前面,谁料想前面也“铛”的一声着地了。看来挑水还真不是闹着玩的。“太向前了,肩膀再朝扁担的后面移移!”我按姥爷说得做了,果然,这回平稳多了……
片段a写的是年幼的“我”在小姨家“接生”小鸡的事,读后令人忍俊不禁;片段b叙写了“我”在姥爷的指导下学习挑扁担的过程。两个片段都是表现农家快乐的生活,言语表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写作启示:
一、精心选材,凸显乐趣
在习作中,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在农家的经历的所有的快乐的事都写进去,这就需要我们在习作内容上有所取舍;我们要按照习作题目的要求,从以往所经历的农家乐事中,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最令自己高兴的、最有话可说的事来写。这样,习作表达才会“得心应手”,才能表现自己的“真乐趣”、“真情意”,才能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片段a选材就很有特点,小作者选取了自己小时候“接生”小鸡的事儿,内容充满了浓浓的童趣,凸显了农家生活的乐趣。
二、分解步骤,展现过程
著名学者张志公说:“文章的结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全篇组织好。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该详的详,该略的略。”在写作前应对作文的材料、表达有一个总的设计过程——先怎样写,再怎样写,然后再如何写,最后怎样结尾,步骤要清楚;哪段详,哪段略,每个部分各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甚至于每一部分大约多少字,个别语句的锤炼运用,等等,也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写作中少一些“东一榔(láng)头,西一拐杖”的盲目性,使写作过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整体美、艺术美。如片段b写“我”初学挑扁担时的“念头”、挑扁担前的准备、失败时的情形等内容步骤层次清晰,也使“挑扁担”的过程展现得真实具体。
三、放慢“节拍”,表现动态
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部分,我们应采用细节描写,浓笔重彩,加以表现。我们应先认真思考活动过程中人物的各项动作、神态的种种表现及搭配情况,然后再把这一系列的动态活动的发展过程依次“放慢”,就如同我们学做广播体操一样,把具有连贯性的系列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节拍”,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来想、来写,这样就容易把活动的“动态”过程真实、具体地再现出来了;另外,在具体再现每个“节拍”时,要抓住人物“此时”的动作、神态特征,并选用恰切的词语加以表现。如片段b写“挑扁担”前后的“倒水”、“挂铁钩”、“蹲下身体,跨开两腿”,“把扁担放在右肩上”等活动“节拍”非常缓慢,逼真再现了“我”挑扁担时的情景。
【写作禁区行】
要精心选取最能体现农家乐趣的事来写;写作前,要分解、设计好事件的发展过程;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好细节,真实再现活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