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 Cohr PACHAI,齐晓霞,奚晔,徐小娇
(1-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丹麦萨布罗工厂,霍尔比格市 8270; 2-约克(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上海 200060)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维护分析
Alexander Cohr PACHAI1,齐晓霞*2,奚晔2,徐小娇2
(1-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丹麦萨布罗工厂,霍尔比格市 8270; 2-约克(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上海 200060)
氨作为一种天然制冷剂,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且绿色环保、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全球制冷领域;但其有毒、易挥发、可燃,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爆炸,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在安全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今天,氨的使用倍受争议。本文针对氨系统的安全性,从设计和维护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只要通过精确的系统设计,减少氨的充注量,以及细致的安装维护等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氨系统的安全运行。
氨制冷系统;安全;低充注量
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主厂房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17,234 m2主厂房及主厂房内生产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经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1]。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经现场勘查,专家论证,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热氨融霜时严重违规,导致发生液锤现象,压力瞬间升高,致使存有严重焊接缺陷的单冻机回气集管管帽脱落,造成液氨泄漏。除了业主公司的违规设计、违规施工和违规生产外,相关政府监管部门也负有履职不力的责任[2]。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制冷界就接连发生两起与氨有关的重大事故,举国震惊痛心。更有媒体把矛头指向氨,称其为这两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其实不然,在国际上,欧美国家的冷冻冷藏行业,氨作为制冷剂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欧美甚至还有很多氨应用于商业建筑空调的案例。由于全球变暖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欧美国家对高效环保制冷剂持续高度地关注,例如氨,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后容易引起人们对氨使用的恐慌。其实,人们总是会遗忘R22和HFC制冷剂在一定情况下也属于易燃物质,易引起事故。
实际上,氨作为一种天然制冷剂,在全球己有一百五十多年的使用历史。约克在中国安全用氨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了[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氨因为其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制冷效率高、低廉的价格和绿色环保,而被工业冷冻冷藏领域所青睐。为杜绝事故的发生,在全制冷行业内树立正确认识和使用氨的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势在必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怎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氨的安全使用,其中许多建议和措施同样适用于其它制冷剂。
氨是一种天然的中温制冷剂,其优点有:1)标准沸点较低(-33.3 ℃),临界温度较高(132.3 ℃),可用工作范围广,在常温和普通低温范围内压力适中;2)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汽化潜热大,节流损失小,传热性能好,制冷系统COP高;3)吸水性强,能防止管路“冰堵”;4)与润滑油基本上不互溶,且比油轻,系统排油容易;5)价格便宜,制取容易;6)常温及低温下化学和热稳定性高;7)有刺激性气味,一旦泄漏,极易检测出,空气中含有 20 ppm的氨时,人的嗅觉即可分辨,可以在达到危险浓度之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8)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氨(制冷剂名称为R717)与几种常见的制冷剂在-10 ℃蒸发温度,+35 ℃冷凝温度,0 ℃吸气过热度和 2 ℃过冷度工况下在某型号压缩机的运行COP的比较见表1。
但氨也有明显的缺点:1)有毒,易挥发——对人体粘膜组织(如眼、鼻、咽和肺等部位)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达到1,700 ppm以上时,人在其中停留30 min就会中毒甚至死亡,若有泄漏,还会污染食品或产品;2)可燃,易爆——当氨在空气中体积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燃点630 ℃),当体积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引起爆炸[4],因此,国家卫生标准中职业接触限值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 mg/m3[5]。
表1 相同工况(-10 ℃/+35 ℃)下同型号压缩机采用不同制冷剂的性能对比
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而臭氧层问题和全球气候变暖则是世界关注的两大主要环境问题。目前,全球变暖问题聚焦于人造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根据2007年的IPCC报告指出,超过10%的温室效应与制冷空调系统中的人造温室气体有关[6]。各国和非政府组织都在研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图1所示为几种常见的制冷剂的GWP值的比较。
R22即将在全球范围内面临被淘汰。由图1可知,在人造制冷剂中,只有R407C和R134a的GWP值比R22小,而天然制冷剂则更具优势。但在一些场合,R22反而被GWP值更高的HFC制冷剂所替代;而常见的 R22替代方案是用 GWP值稍小的HFC制冷剂来替换GWP值较高的制冷剂,但这并不见得是很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多个发达国家己经开始征收“碳税”。例如,在丹麦,HFC制冷剂的使用税是以CO2排放来计量的,当前的CO2排放税是DKK 0.15/kg CO2[7],如果用户使用R404A的制冷设备,就需要付出约DKK 588/kg R404A的碳税。征税被证明是一项控制使用HFC的有效措施。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调研报告,我国也将在近年逐步推出并完善二氧化碳排放税的征收和对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进行补贴的政策[8]。
既然天然制冷剂非常环保,那么它们得不到大规模应用的障碍又是什么呢?首要原因是因为设计者和使用者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成本。以氨为例,由于其危害性,受到一些法律法规的限制,在建筑、设备和工程应用方面的门槛和成本也相应提高。一般来说,氨系统的初投资比其它HFC制冷剂要高。
当成本成为决定性因素时,我们就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慎重地选择。我们推荐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这个概念来对系统的初投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等来进行全面的分析。
举例说明,图2所示为使用R404A的系统1和使用R717的系统2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全年运行能耗的对比情况。两个系统采用同型号的压缩机,R404A系统(系统1)的制冷量为302.7 kW, R717系统(系统2)的制冷量为335.2 kW;R717系统的制冷量略高于R404A。由图可知系统2比系统1全年运行能耗平均低约20%,如果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R717系统能耗将更低。
图1 几种常见制冷剂的GWP的比较
图2 使用R404A的系统1和使用R717的系统2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全年运行能耗对比
图3 使用R404A的系统1和使用R717的系统2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
经过进一步计算(图3),当我们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假定设备预期寿命为10年,R717系统比R404A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约10%,即使R717系统比R404A系统的初投资高出了17%,R717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也只有三年,这是一般客户可以接受的。如果考虑税收政策、政府补贴,以及制冷剂价格上涨等因素,这个投资回收期还可能更短。而且,一般工业制冷系统的预期寿命可达20年以上,这样,使用氨制冷剂带来的长远收益将更加丰厚。因此,在选择制冷剂的时候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慎重考虑,仅仅考虑初投资是不可取的,这样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不良的运营管理和损失。
当设计制冷系统,尤其是采用新型制冷剂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如果设计者能够正确认识制冷剂的特性,设计合理可靠的系统方案,施工单位能够进行正确的安装,用户尤其是操作人员能够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遵守操作规程,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那么使用氨等天然制冷剂的危险性就会大大降低。
3.1 减少氨充注量
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是从根本上降低泄漏危险的途径。以氨制冷系统为例,常规减少氨充注量的方法有:1)除了气液分离器外,尽可能减少压力容器的数量和尺寸;2)尽可能将氨设备局限在一个有限空间内,输送到冷库或工艺车间的冷媒尽量使用载冷剂,通过间接冷却来实现:既可以采用乙二醇等无相变的载冷剂,也可以采用CO2等有相变的载冷剂;3)尽可能降低换热温差,提高换热效率,尽量弥补间接冷却带来的制冷量损失;4)设计自动液位控制系统等。
基于对氨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市场需求的应对,约克率先在本世纪初推出了氨充注量极少的高效紧凑型PAC(packaged ammonia chiller)氨冷水机组如图4所示。其性能和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点。
1) 氨充注量极少,在机组标准设计工况下(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25 ℃/30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6 ℃/12 ℃)标准 PAC机组的氨的充注量可达0.10 kg/kW。
2) 所有氨制冷剂仅仅局限于放置在机房的PAC撬块内(组装在同一钢底座上的机组),不进入库房或工艺车间,有效避免了人身伤害,以及污染食品或产品。
3) 冷量范围广,在标准工况下冷量从 90 kW到6,200 kW,几乎可涵盖所有常见冷冻应用的冷量需求。
4) 配置灵活,根据不同需求,既可提供基于螺杆机的PAC机组,也可提供基于活塞机的PAC机组;即可提供标准冷水机组,又可提供基于乙二醇水溶液的标准盐水机组,还可根据不同需要提供丙二醇、酒精水、CaCl2水溶液等盐水选项。
5) 冷凝器和蒸发器均采用高效板式换热器,浮球阀供液,省去储液器,有效的液位控制元件和优化的结构设计是实现氨充注量极少的保证。
6) 用重力供液的板式蒸发器代替传统的满液式蒸发器,既减少了氨充注量,又减小了换热温差,过量供液增强了换热效果,提高了系统COP。
7) 气液分离器具有双重功能,既能有效保护压缩机,避免液击,又能在发生氨泄漏等紧急情况下储存整个系统氨制冷剂。
8) 整个冷水机组在工厂组装在同一钢底座上,所有电气设备的接线都己在工厂完成,客户现场接管和电气接线工作量极少;撬块便于整体移动或易地安装,现场操作简便。
图4 基于螺杆压缩机的PAC机组
目前,约克冷冻三大生产基地中国无锡工厂、美国Frick和丹麦Sabroe均己规模化生产基于同一设计理念的PAC机组,以供全球用户的需求。随着先进换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采用板壳式换热器,可使制冷剂充注量进一步降低。秉承同样的设计理念,约克Sabroe还相继推出了基于全焊板壳式高效换热器的ChillPAC机组(图5)。将PAC机组的紧凑和低氨充注量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只有不到1 m的“一门”之宽。相对于PAC机组更可减少氨充注量达58%。而采用板壳式换热器(其中蒸发器带内置气液分离器)更大大提高了系统COP。
图5 Sabroe ChillPAC机组
这种低充注量的高效紧凑型氨冷水机组己广泛用于欧洲的空调领域。例如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5号航站楼的的空调系统就采用了约克的氨PAC冷水机组供冷[7],见图 6。该系统采用了四套螺杆式PAC冷水机组,每套制冷量为6.6 MW,而氨的充注量仅为1,370 kg。为了防止大量氨泄漏到通风系统中,机房配置了一台空气洗涤器,利用水雾吸收和阻止氨的逃逸。因为氨和水有极高的亲和力,在0 ℃、1.3 bar时,1 L水大约能吸收约560 L氨蒸气。该制冷系统自2008年启用以来,一直安全稳定运行。
图6 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5号航站楼使用的PAC氨冷水机组
此外,在一些欧洲国家还有不计其数的小型商场采用了氨制冷机组。例如2009年,丹麦Aarhus市的一家购物中心原有的一台R12冷水机组被替换为三台变频控制的ChillPAC氨冷水机组[7]。该系统总制冷量约为3 MW。由于当地政府对机组HFC类制冷剂充注量的限制,迫使该用户不得不考虑采用氨制冷剂,用能耗更少更现代化的系统非常成功地替换掉原有含1,200 kg的臭氧层破坏物质的系统,新系统每套氨的充注量仅为56 kg。表3和表4为客户提供的新旧两套系统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可见新的氨系统比旧的R12系统平均每年减少碳排放118.69 t,而且新系统比旧系统能耗降低约58%。该系统运行至今,一直未出现过安全事故。
表3 丹麦某购物中心新旧两套系统的碳排放对比
表4 丹麦某购物中心新旧两套系统运行能耗对比
丹麦Aarhus市的国会中心和旅馆早在1995年就采用了氨冷水机组为空调系统供冷[7]。
由此可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配置空气洗涤器,这种新型低充注量的氨系统可用于相对敏感的场合,如医院和宾馆,从而合理地利用了氨这种高效制冷剂,既绿色环保,又节能。
3.2 全自动系统的推广应用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制冷系统,尤其是冷库自动化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内用户认识到冷库自动化的重要性,主要是受到用工成本上涨的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装备技术档次等的考虑。殊不知,全自动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制冷系统的安全性:以正确次序启停特定设备,并提供必要的电气联锁,防止误操作造成设备事故。
合理设计的全自动系统不仅可以在季节或工艺转换时能自适应,从而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使能耗水平降低,优化热力资源的分配;更具有安全保护,故障隔离,故障记录等功能。
在安全考虑中,人员安全应该首先考虑。因此,我们应该设计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和减缓氨泄漏的系统。必须做到:第一步,检漏;第二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尽快撤离;第三步,提供足够的通风;第四步,停止泄漏。而设计合理的全自动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将上述步骤有效结合起来。
在一般的工业冷冻系统中,无论采用氨等有毒可燃易爆制冷剂还是其他氟利昂制冷剂,我们都推荐安装制冷剂气体探测仪,因为即使采用氟利昂制冷剂,操作人员也有因窒息而伤亡的危险。探测仪的安装数量根据系统设备数量、容积、布置等确定,而安装位置根据制冷剂气体的特性和人员操作位置而定。制冷机房中都必须设事故通风系统,并有规定的事故通风量[9]。另外,我们还推荐在机房内,以及机房每个出入口都安装声光报警装置。系统在上述必要的探测装置的基础上,应设全自动安全回路监控(与事故风机和系统供电连锁),在不同制冷剂气体泄漏浓度等级时启动不同紧急预案,保证系统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用户根据他们的使用经验,对氨泄漏等级启动的紧急预案的规定各有不同。中国的规范规定: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 ppm或150 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事故排风机[9]。实际设计中,我们还规定在更高的氨浓度等级时除了继续发出报警信号和继续事故通风以外,还应对主要的氨电气设备,如压缩机、氨泵等实行紧急断电。 另外,某些更加严格的设计还会在主要的氨流通管路上安装自动隔断阀(block-in valve),在氨泄漏时紧急关闭,从而更便于查找泄漏点,防止或减缓氨的扩散,缩小危险范围。
而且,全自动系统应用于冷风机等蒸发器的融霜系统,尤其是热气融霜系统,其安全方面的优势更是传统的手动融霜系统无法比拟的。在系统调试结束时,设计人员将完善的融霜控制程序输入自控系统,并储存起来。在实际运行中,设备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步骤执行供液制冷和融霜过程,既可以有效避免上海 8.31事故中由于管道中液氨还未排除干净,就开始通热气,引发液锤现象,造成泄漏;又可以避免因氨调节站布局不合理,操作人员在热氨融霜控制阀门时,无法同时对融霜的关键计量设备进行监测[2],而延误了采取必要措施的时机。
另外,采用全自动系统,并设定不同等级的安全密码,可有效防止非专业人员修改系统设定参数,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制冷剂阀门的设计和维护
在制冷系统中,阀门是泄漏危险点,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阀门。正常运行时,还需设置必要的标识,甚至锁定手柄,防止误操作产生危险。
除了选用密封性好,不易泄漏的阀门外,还必须设计合理的阀门安装位置,预留足够的操作和维护空间,在发生危险情况下,使操作人员能第一时间接触阀门并进行操作,或迅速撤离。
安全阀除了应选用质量可靠,具有合理的通流面积和开启压力的安全阀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还应进行妥善的维护保养,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国家安全机构的校准检查和测试,确保阀体在设定压力开启。如果安全阀年检时,系统还需正常运行,一般需要配备带可切换阀座的一用一备的双安全阀。
另外,冷库的冻结间、冷却间和冷藏间内不宜设制冷阀门[9],一般设计中采取在冷间的屋顶安装阀站,来代替室内工作区的悬吊管和阀门。既便于集中操作维护,又减少了室内泄漏的风险。
氨与润滑油互溶性差,且一般润滑油比氨重,常聚集在容器底部,需定期对系统排油。我们推荐采用内置弹簧的排油阀,在操作人员离开时阀门能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或将油排放到专用的油回收容器,从而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氨泄漏的危险。
3.4 容器和管路的防腐蚀
设备的保温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低温容器和管路在保温前没有被妥善处理,在若干年后,就可能存在以下风险:水开始腐蚀管路,并最终导致爆炸并引起致命事故。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故,管路被腐蚀并在使用 30年后突然破裂。行内很多人认为只要容器和管路用现场发泡,外包铝皮的保温方式就不会有意外发生,其实不然。因为只要存在很微小的缝隙,水就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保温层开始腐蚀管路。据估计,优良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大约为 20年。应当定期检查保温层是否有任何损伤,尤其在阀门和其它开口等重点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发生水蒸汽的扩散聚集,从而断裂。
腐蚀问题也是造成氨系统发生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当定期检查容器和管路的表面是否有损伤。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用红外线热像仪进行定期检查。这是一种能够检测保温层和设备表面温度变化并以此来判断设备腐蚀程度的有效方式。
在保温之前,应在容器和管路表面涂刷油漆进行保护。对于应当刷几层油漆以及油漆的厚度,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如有必要,除了保温层之外,容器和管路还应加敷防潮层。另外,在选择保温材料时还应考虑热胀冷缩。如果保温材料不能适应管路的热胀冷缩变化时,保温层就有可能产生裂缝,使水蒸汽侵入,从而破坏保温层,或者腐蚀管道。尤其在特定的容器和管道材料,或管路特别长,容器外表面积特别大,或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大的场合,特别需要谨慎选择保温材料和设计保温层。
不论在运输还是在运行期间,必须保证系统和管路的洁净度和干燥度。必要时,一些容器和管路在安装前还要进行充氮保护。系统的焊接也必须由有资质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实施。良好的焊接质量是系统零泄漏的基础。
3.5 制冷机房的系统流程(P&ID)图
机房易于观看的位置应当贴上系统流程图。图上应按流程标识清楚系统中所有的管路和阀门,并应是最新版本。这是件经常容易被忽视的事。但其实业主花费一定精力和费用去维护该类文档,包括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操作维护手册,设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和年检保护,以及系统的实验和调试报告等,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系统运行多年以后,需要改造或扩建时,方便设计人员和工程公司更快速准确地了解系统,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更方便业主能够顺利通过安全或技术监督机构的相关审查,不因人员变动而受影响。
3.6 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氨
从全球范围来看,氨的产量是非常巨大的。氨是一种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它无处不在。此外,氨也可以由动物产生。从世界范围来看,据IFA估计2015年,全球合成氨产量将达1.887亿吨[10],约有85%的氨用于化肥行业[11],还有一些用于塑料生产和其它领域。每年被用作制冷剂的氨只有不超过40,000吨。但当其它氨相关行业发生问题时,制冷行业也会受到影响。尽管我们不时会听到一些氨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总的来说,每年的事故总数呈下降趋势。因此,在使用氨的过程中,既要怀有敬畏心理,杜绝人为滥用,又要树立正确合理利用的自信,不能把氨“妖魔化”,因噎废食。
通过减少氨的充注量和采用切实可行的必要措施是可以实现氨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的。许多措施不仅适用于氨,也适用于其它制冷剂。除了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建设、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和运行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外,一些基本应用常识和实践经验也很重要。
随着我国冷冻冷藏行业的飞速发展,氨制冷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必须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素养,规范从业人员的资质,强化专业培训和监督,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不断完善氨制冷系统,使氨这种古老的制 冷剂焕发新的生机。
[1] 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EB/OL]. http://www.chinasafety. 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20132/2013/0711/212 464/content_212464.htm.
[2] 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调查报告[EB/OL].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 node2314/node2319/node12344/u26ai36933.html.
[3] 黄庆鸿. 耄耋老人话液氨[J]. 中国制冷简报, 2013(6): 12-12.
[4] 彦启森, 石文星, 田长青.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 3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 GBZ 2.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S].
[6]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AR4 Synthesis Report [EB/OL].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 syr/ar4_syr_cn.pdf.
[7] PACHAI A C, WITULSKI H, HARRAGHY P. Achieving the green dream by the use of natural refrigerants[J]. Ecolibrium, 2009(9):13-13.
[8] 经济参考报. 我国可能在2012年前后开征二氧化碳排放税[EB/OL]. [2010-5-11]. http://news.sina.com.cn/c/ 2010-05-11/053620244192.shtml.
[9] GB 50072-2010. 冷库设计规范[S].
[10] 庞利萍. IFA《全球肥料展望 2011~2015》报告解读[EB/OL]. [2011-10-13]. http://www.cinic.org.cn/site951/ schj/2011-10-13/505545.shtml.
[11] 百度文库. 世界合成氨生产及市场分析[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7d1f2aed0975f46527d3e18 9.html.
Safety Design and Maintenance Analysis of Ammonia Refrigeration System
Alexander Cohr PACHAI1, QI Xiao-xia2, XI Ye2, XÜ Xiao-jiao2
(1-Johnson Controls Denmark, Hoejbjerg 8270, Denmark; 2-York (China) Commercial Co., Ltd, Shanghai 200060, China)
Ammonia, as a natural refrigerant, has great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global refrigeration field because it is green and cheap. However, it is poisonous, easy to volatilize and flammable, and it will blow up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d cause serious accidents. Nowadays, people pay high attention on safety, and the use of ammonia is very controversial. Based on ammonia system’s safe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different aspects, including design, safeguard and so on. Ammonia system can absolutely run safely only through some measures such as accurate system design, decreasing ammonia charge, meticulous installing maintenance.
Ammonia refrigeration system; Safety; Low charge
10.3969/j.issn.2095-4468.2014.03.101
*齐晓霞(1977-),女,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冷冻系统设计和应用。联系地址:上海市西康路1255号10层,邮编:200060。联系电话:021-62766509。E-mail:jennifer.xiaoxia.qi@j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