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构建探析

2014-05-25 00:35顾越桦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制度

顾越桦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杭州310018)

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构建探析

顾越桦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杭州310018)

通过分析制度和制度作用的理论,结合有关研究生培养制度关键要素和需求导向的问卷调查研究,联系制度创新工作实践,从构建涵盖多维度内容、层次结构优化和以激励为价值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关研究生培养制度构建工作。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然而,当前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认真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原因,提出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关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招生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举措、建设好学科环境和文化环境、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进培养硬件条件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直接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高校培养制度方面的深入研究尚显欠缺。本文结合现代人们对制度作用的认识,以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为研究基点,探讨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和发挥的培养制度,以及如何优化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制度环境等问题。

一、研究生培养制度推动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

目前高等教育领域中已有学者和管理者从制度分析的视野,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和制度功能的理论,研究制度对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在已有的一些研究基础上,对制度的作用和研究生培养制度对创新能力发展的推动作具体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一些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有关对制度功能的阐释,诺斯有一个重要论点,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2]31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渗透到教育学研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研究在不断发展。杨秀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认为“在新制度经济学语境中,教育制度可以看作是约束教育活动行为主体选择的边界和要素的规则网络或规则系统。”[3]49“教育制度可以称之为左右教育效率的根本因素。”[3]50对于教育活动来说,制度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体制保障,规范、引导和推动着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发展。

(二)研究生培养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培养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研究生培养制度概念及其功能,一些学者已展开了论述。黄治国认为“研究生培养制度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有组织地培养研究生活动的一系列规则体系。”[2]41“研究生培养制度促进了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稳定,使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要更加有效结合。”[2]46张俊宗认为“制度创新即是促进研究生培养制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变化的动力,也是研究生培养制度发展的标志。”[4]由此可见,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培养内容,要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然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制度对有关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协调组织作用,按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来构建研究生培养制度,积极调动制度对相关活动的促动作用,从而实现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预期目标。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构建关键要素和需求导向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制度是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构建有效的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针对制度构成的内容、层次和价值取向等关键要素,以及具体制度安排的需求导向,笔者编制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制度环境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笔者所在的高校内,随机抽取150名就读于各学科门类的各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获得了有效问卷150份。依据调查结果,笔者从研究生的实际认识和需求角度分析了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构建需要提升的关键要素和完善的实践举措。

(一)优化相关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关键要素分析

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必须思考制度构成的内容、层次和价值取向等关键要素的优化,优化的基础需掌握研究生对这些关键要素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做好制度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本次调查中,以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为出发点,设计了三个有关制度构建要素的问题,即制度构建需涉及的内容、主体层面和采取的工作举措,每一道题分设三个选项,具体调查结果统计见表1。

通过调查,可以明确从制度构建的三个关键要素分析,研究生普遍认同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需要优化的导向为:一是制度构建的内容需涉及课程教学、学位论文、科学研究等各方面;二是制度构建的层次需各级制度主体学校、学院和学科互相联结;三是制度构建从目标和方式等方面需凸显激励精神。

2)0.9mm渗层刀片虽然表层硬度最高,但由于刀片残余内应力和整体脆性也最大,从而导致刀片崩刃现象非常严重,其磨损量大部分情况下与0.6mm渗层刀片的磨损量相当。

表1 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关键要素调查结果

(二)构建有关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具体需求导向分析

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需要贴近研究生实际,多结合研究生的具体需求,构建为普遍研究生支持的制度,有利于有效推动研究生创新教育,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在本次调查中设计了系列具体关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的问题,统计了每一问题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之具体需求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反映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需求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研究工作资助、研究成果奖励、奖助体系等方面的趋向,在被调查者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研究生赞同上述培养制度构建导向,为有关培养制度的构建明确了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笔者在制度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推进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构建关键要素和需求导向的调查分析,并联系制度创新工作实践,对高校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构建工作进行了思考。

三、高校构建相关培养制度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涵盖多维度内容的培养制度体系

内容是制度构建的内在要素,构建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首先需要研究制度应该包含的内容范畴。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研究生各环节的培养活动都涉及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学习、论文撰写、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等环节,实施各培养环节的研究生创新教育,需构建涵盖各环节多维度内容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体系。

首先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和评价制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建立在创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课程建设项目、研究生多学科交叉选修课程平台、课程督导评价等制度,有效实施课程教学环节的创新教育。比如在课程教学方面通过实行贯通全校课程的选课制度,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结构上实现多学科交叉和渗透,从而拓宽研究生知识视野,打下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其次构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和优秀论文资助制度。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环节,高校在学位论文撰写管理工作方面,需要既有保障又有激励作用的措施。比如在实行严格的撰写过程报告管理、撰写过程阶段性督查评估和学位论文抽检等过程保证制度同时,建立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优秀学位论文评审等制度,以资助和选拔的方式,实现在学位论文阶段引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

再者构建促进研究生进行创新研究的制度。引导研究生在日常学习活动各个环节积极进行创新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导向,高校需要建立涵盖主要学习环节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多项制度。比如建立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资助和管理制度、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的实施规范、学科竞赛的支持和奖励制度等,培养众多研究生的自主创新研究能力。

此外构建有利于研究生拓展实践活动的制度。通过实践活动有利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实践创新能力。比如有针对性地通过建立参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考核机制、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等制度,搭建进行实践活动的平台,使研究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创新研究能力。

最后,构建激发研究生积极主动创新能力的奖助制度体系。奖助制度体系包括奖励和资助两个系列的制度:一方面是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以有效的方式进行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是对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资助推动。比如将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列入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工作的重要考量指标,制定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研究工作的资助要求和标准,使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积极推动。

(二)构建层次结构优化的培养制度体系

形式是制度的表现方式,层次结构是制度形式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研究生培养制度中有各种层次的制度,它们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制度的层次结构。”[2]208研究生培养制度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体现在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体系中,需要注重制度的层次结构建设,优化制度的层次结构,使各层次制度有机联系,协调统一,实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高校构建层次结构优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体系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建设。

首先优化制度的目标和功能层次。制度目标有总体和具体等层次,制度功能有战略性和战术性等层次,高校在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体系时,需要建立既有总体性和战略性层次的制度,又有具体性和战术性层次的制度,纲要性规划性的制度引导实践性细化性的制度。比如为激励研究生教育创新,学校首先制定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激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的规划性举措,然后围绕实施方案,分类别制定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具体操作性制度,使各项创新能力培养具体制度有共同的目标导向,合力运行有效实现既定的总体目标。

其次优化制度的主体层次。在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制度的制定主体有学校、学院和学科专业等层次。不同层次主体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有不同的组织实施范畴,所制定的制度对制度客体研究生也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力。在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学校、学院和学科专业等层次需要根据各自的施控范围,制定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制度,实现各层次制度的互相联结,多层面互相配合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比如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激发研究生凝练创新性成果,学校制定学位授予的成果要求,学院在学校制度规定基础上,结合学院培养实际工作和学科专业特点,对研究生的成果要求做出深入细致的规定,形成浓郁的制度推动氛围,共同实现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

再者优化制度的时间层次。制度的时效有长短之分,长期性制度具有长远的影响力,短期性制度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实现某一近期目标发挥作用。高校在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体系时,需要建立不同时效的制度。比如学校制定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制度,使研究生在整个学业过程有明确的创新研究制度动力,在这一制度环境中,每一年组织研究生申报创新研究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具体工作时,可以针对近期发现的问题和不同的研究引导指向,在每一年的申报、检查、验收办法中制定针对性措施,形成短期制度,不断促进创新研究项目的更好开展。

(三)构建以激励为价值核心的培养制度体系

激励是制度的重要功能,有效的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最大的目标预期。教育制度“有效地激励并保障参与高等教育各因素的寻利动力与行为,发挥各种因素效用的最大化。”[3]51由此可见,要构建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培养机制,其核心导向就是要形成有力的激励机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中的各行为主体产生有效的激励,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统一的行为合力实现研究生创新教育目标。由此,在建立相关培养制度时,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构建的培养制度体系要有明确合理的目标设置。目标能引导制度客体的行动方向,使制度客体根据目标进行行为的自我控制,产生有目的性的行为,向预期方向努力。制度目标要结合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条件,并和多方管理人员及教师沟通制定,才能体现出明确性和合理性。比如制定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管理办法,需要明确制定这一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励科研创新,资助获取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根据目标导向,学校和学院共同讨论申报遴选条件,以申报遴选条件来引导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努力方向,实现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构建的培养制度体系要有合理具体的激励措施。要使制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产生最大的功效,推出相应的激励措施是激发具体实践活动的动力。这些激励措施不仅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同时对制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正确充分的描述,通过内容表述来传达一种信息激励。比如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既需要说明评选标准和程序,也需要有对奖励的阐述,同时结合学校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恰当的表述,使研究生感受到这一制度中所传达的各种激励信息,获取进行学位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动力。

再者,构建的培养制度体系要有利于营造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要让研究生及其导师和相关人员身处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中,从而有助于研究生大胆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学术创新。因此相关制度的构建就要为营造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创造条件。比如校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中对项目申报人员范围的规定体现出普遍性,并且拓宽资助项目数量,使每一位研究生体会到创新研究资助的氛围和推动力,同时对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项目设有不同目标要求,以引导学术创新的公平自由发展。通过在制度构建的重点要素中融入激励的精神导向,使制度成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机制。

[1]周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7.

[2]黄治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内涵、主题及内容[J].江苏高教,2004(4):14-16.

Study on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Promoting Postgraduates’lnnovation Capacity Development

GU Yue-hua
(Graduate Faculty,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By analyzing theories about the system and system function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 key elements and demand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system for postgraduates,this paper combines system innovation work practice and elaborates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system for promoting postgraduates'innovation capacity development.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covers multi-dimensional content,optimization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incentive as the core value.

postgraduate;innovation capacity;training system

G643

A

(责任编辑:任中峰)

1673-3851(2014)06-0456-04

2014-04-08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年度项目(B2-2013Y12-171)、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YJG-Z13008)

顾越桦(1976-),女,浙江杭州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制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某些单位的制度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