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全程双层监管模式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初探*

2014-05-24 16:13石德清刘红陈萍黎金凤黄学平林新梅泸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脑外科四川泸州646000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手术台适应症科学合理

石德清,刘红,陈萍,黎金凤,黄学平,林新梅(泸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脑外科,四川泸州646000)

应用全程双层监管模式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初探*

石德清,刘红,陈萍,黎金凤,黄学平1,林新梅
(泸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1脑外科,四川泸州646000)

目的:采用我院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模式,探讨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强化安全输血,减少输血风险,提倡节约用血。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2年的住院病人和手术病人的用血情况及临床输血适应症符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2年住院人次和手术台次呈上升趋势;异体输血总量,平均住院人次和平均手术台次输血量呈下降趋势,而临床输血适应症符合率逐年提高。结论:我院制定的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模式,在临床输血应用效果中,达到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目的,效果明显。

回顾分析;用血管理;科学合理用血

近年来,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合理用血是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输血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1]。输血科担负着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医疗用血和指导合理用血的重要任务,为此我院建立了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标准模式,即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提倡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监督,输血科严格把关,坚持“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绝不多输”的原则,尽量做到科学合理用血。本文通过我院编制的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模式对我院2009年至2012年的住院病人和手术病人的用血情况及临床输血适应症符合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我院是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及取得的有效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我院编制的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模式,收集我院2009年至2012年输血病例临床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异体输血总量和不符合输血指征人数、输血总人数作为分析资料。

1.2 分析方法

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模式,即由院长带领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作为协调层,输血科为执行层。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使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所有用血量以单位(U)计算,全血200m l为1U,成分血以200m l全血分离出来制备的成分为1U,包括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血浆等;平均住院人次输血量(U)=异体输血总量/住院人次;平均手术台次输血量(U)=异体输血总量/手术台次。输血总量包括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和血浆。输血适应症符合率=(输血总人数-不符合输血指征人数)/输血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2009年至2012年我院临床异体输注情况统计

2009年至2012年我院住院人次从16503人次增加到19214人次;异体输血总量从3873U减少到3009.25U;平均住院人次输血量从0.23U减少到0.16U,减少了30.4%;平均手术台次输血量从0.86U减少到0.51U,减少了40.6%;手术台次2009年至2011年从4488台增加到6605台,2012年因为医院装修特别是手术室装修有所减少,但是从平均手术台次输血量可以看出控制输血效果明显(表1)。

2.2 2009年至2012年我院临床输血适应症符合率统计

2009年至2012年我院临床输血适应症符合率都是大于97%(其中2009年是9月至12月的总量),且是逐年提高的,说明我院严格控制输血适应症效果显著。但是仍然存在不符合输血指征的输血,特别是2010年24例,2011年25例,说明在这两年中控制不是很好,需要持续改进。总的来说,我院输

*泸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L2013-S-46(4/6)

表1 2009年至2012年临床异体输注情况统计

表2 2009年至2012年临床输血适应症符合率统计

3 讨论

我院2006年成立输血科,通过实践建立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模式。即由院长带领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作为协调层;输血科为执行层。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2012年输血科从检验科分开成为独立科室后,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管理上都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制定了六十多个制度和流程,输血科工作人员全部掌握并应用。输血科代表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和医务科,以多种形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的培训并考试,使其转变观念,提高对输血危险性的认识,懂得输血治疗仅是临床治疗的一部分,只有当输血对患者利大于弊时才进行输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及血液成分,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尽可能在最小的单位体积内达到较高的治疗剂量[2]。医生给病人进行输血治疗有严格的输血指征和严格的操作规程,输血治疗必须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字。

我院规定了内科和手术科患者各种血液成分严格的输血指征标准。要求临床医师除考虑病人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外,还应考虑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综合判断,针对病人的所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输血申请[3]。输血科工作人员严格审核输血申请单,对超出标准规定的病人申请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在申请单上注明输血原因。根据我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血评价公式制度规定,对输血后Hb大于110 g/L的患者,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评判其用血合理性。每月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以简报的形式将全院合理用血情况及临床用血专项检查情况等向全院进行公示并要求临床用血科室组织认真学习,对本科室在用血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整改追踪,持续改进。

另外,手术患者只要出血量没有超过自身血容量的20%,血压稳定,凝血功能正常时,就只给补充晶体液来维持血容量,靠患者自身的造血系统来补充血红蛋白。医生不能因为对病人的重视或者为了保险起见而申请输血。有些癌症病人,因为输血可能导致癌细胞生长更快,通过血液转移也更快,所以一般不主张输血,医生不能因为对病人的安慰而申请输血[4]。

再者就是积极开展自体输血,对外科手术患者采取术前自身储血,术中自体血回输及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缓解了血源紧张,也减少了输血风险,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也是杜绝系列不合理输血现象的重要措施,既节约了资源,也防止了输血并发症[5]。

最后是加强输血后评估,输血科、医务科和护理部对临床用血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我院给输血科配备了一名输血医师,建立了一系列临床输血的评价管理制度,通过输血前输血指征的评估、输血中的观察与记录、输血后效果评价、病历检查评价与整改追踪这些标准的实际应用,严格把控临床输血的薄弱环节,达到安全、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及三级医院达标条款对临床制定了临床用血质量检查标准。各临床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并指定一位质量检查人员对临床用血进行监控,并将每月科室用血质量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输血科在患者输血后3~7 d内进行输血环节病历检查,提出整改建议并进行追踪。每月输血医师或输血科工作人员在病案处进行归档前终末输血病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对出现严重缺陷的科室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与用血权限、绩效挂钩。

通过多方面努力,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临床各科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使我院的临床用血从传统的经验式向规范化转变,形成了规范的输血管理模式。即只给需要输血的患者输注其需要的血液成分,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使输血适应症符合率大幅度提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节约了血液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龙芸.我院临床输血合理性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2,8:106~107.

2.刘利明,陈蓉.成分输血不合理现象浅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86~487.

3.唐超,冯怀志,黄鹏.对血液供应和科学合理用血的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2):204~205.

4.李凤春,苗伶俐.科学合理用血的点滴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764~1765.

5.张玮.浅谈临床合理用血及血液替代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134~135.

(2013-11-22收稿)

R457.1

A

10.3969/j.issn.1000-2669.2014.02.028

石德清(1974-),女,主管检验师,E-mail:70776-7123@qq.com血科成立以来,管理逐步完善,特别是2012年,输血科与检验科分开成为独立科室后,在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不合理用血人数明显减少(表2)。

猜你喜欢
手术台适应症科学合理
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
完整精算法与简易调算法
— 多适应症药物准入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麻药
切胃减肥真相
生意
享乐适应症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修理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