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喀斯特好耍!

2014-05-22 02:06
中国国家旅游 2014年5期
关键词:华蓥山天意石林

玩穿越!追踪沧海桑田的线索

高登山是华蓥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704.1米,散布着诸多石林景观。和云南石林的尖削高耸不同,这里的石林大部分比较矮小,但石林之上的景观却颇为丰富。有的石林被藤蔓植物缠绕;有的由石中生出一棵挺拔的大树;有的石林上披着苔藓类的植物,除了南方常见的绿色苔藓,还有形似苔藓但呈铁锈色的地衣,地衣通常在海拔较高且氧离子丰富的地方才会生长,和原始森林中常见的“树胡子”一样,是一个地方空气好的象征。难怪有人称华蓥山石林为“天然大盆景”。若是从高处俯瞰,嵌落在绿色山中的石林,和周围的草木搭配得相得益彰,毫不突兀。

喀斯特大概是最能直观向人展示时间和自然之伟力的地貌,石林就让我们直接穿越回了大约两亿年前。沧海桑田,时间把线索都留在了石头上。名为“爱之小屋”的石林景观,嵌有一块硅化木,这种化石是由于大陆板块运动,大量参天大树被搬运到低洼地带,经地下水中的硅、钙等矿物质逐渐填充后形成 的,整个过程需要几亿年。在一些石林表面还能看到珊瑚化石的纹理,提醒我们这里曾经是一片茫茫大海。

玩震撼!当溶洞遇见瀑布

之前看到过天意谷景区洞中天河景观的照片,几束日光射入黢黑的洞中,有如天启一般。身临其境,感官刺激更加强烈,瀑布从溶洞顶上的天窗倾泻而下,径直落在一个水池中,旋即向前奔去,落向低处;靠近水池去感受它呼啸垂落的气势,轰隆隆的水声在溶洞里回响,整个人都浸入这强大的声场之中,其他一切声响都被屏蔽。

顺着土路绕到溶洞上方,就看到了瀑布的源头,没了洞中雷鸣般的阵仗,平淡安静。远处山上有一条长瀑布帷幔般落下,那是洞中瀑布的上源。

广安人对洞中天河有这样的描述:“聚华蓥山千峰万峡之水于一流、与喀斯特地貌的断裂层相遇后形成的地质奇观。”

玩生态!盛夏的彩虹山谷

走进天意谷景区不到5分钟就遇到一股水流,汹涌而来,在脚边哗啦啦、轰隆隆、打着转儿、翻着滚儿,眼看着就要朝身上扑来,却在关键时候收住,仅有几片水花溅到脚边。

天意谷长度仅有1.5公里,却有60余个瀑布,加之峡谷里沟壑纵横,地缝犬牙交错,瀑布奔流至此大多水势浩荡,整个峡谷成了水的世界,沉浸在一片水雾中,不禁产生了某种幻觉,仿佛无数质地纯净的水分子正争先恐后地渗进皮肤里。因为水汽足,天晴时整条山谷还会挂满彩虹。这个季节的水量并不算大,赶到水势最盛的夏天,从热成蒸笼的大城市来到这儿,任由沁凉的水花弹在身上,不知该有多痛快。

玩地气!巴王玺和麻将色子

天意谷极少房屋,只在半山处看到一座房子,侧墙上挂着一个牌子:“上下贵客请坐,这是一个中点站,上下只有一半,最好看的在上面,多带亲戚朋友来转一转,最低门票才五十元。此地有小饭店,方便游客自己选择,要吃饭上来先跟老板打招呼,有腊肉、香肠、土鸡蛋、面条,有啤酒,白酒、岩蜂糖酒,吃好、吃饱、慢慢往家走,遇到下雨天,小心路滑,注意安全,再见,下回又来。”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接地气的小广告,生动且温情。

陪我们进天意谷的甘叔是当地人,年近六十,对天意谷一带的地质和生态都有深入研究,是我们的专业向导。我们一路见到不少怪石,有一块立在瀑布前面的大方石叫做巴王玺,景点说明是这样写的:“巴王玺为一巨型山岩,由于地壳运动、此石自山中绝壁跌入谷中,因其形状酷似一方巨大印玺,且因体型硕大,唯力大无比之巴王可执,故人称‘巴王玺。”甘叔指着这块大石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他们说它像巴王玺,我觉得更像是麻将色子哦!”

TIPS

红色华蓥山

1.华蓥山游击队:1948年秋,中共川东临委组织在华蓥山地区组建华蓥山游击队革命武装,发动华蓥山武装起义。石林中华蓥山游击队宿营地、游击战壕、游击步道、藏枪存粮洞等遗迹尚存。

2.双枪老太婆:在华蓥山景区口竖立着双枪老太婆的红色雕像,她是小说《红岩》中华蓥山游击队的神枪手,是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等一大批华蓥山游击队女英雄的写照。

3.中兴纸厂:20世纪40年代初,地下党在华蓥山区建立中兴纸厂,打破国民党的封锁,保证了《新华日报》的印刷用纸,被周恩来赞为“好比我们前线作战的一个兵工厂”。造纸厂的泡料池、碾料槽、煮料灶等遗迹如今还存在。

华蓥山地貌大观

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蓥山天意石林
华蓥山游击队遗址
黄河石林
相约在石林
我用一生在华蓥山爱着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
如果爱有天意
天意
天意
李健 『假如爱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