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词的表达效果训练片段

2014-05-22 17:19李志远莫先武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数词李时珍文具盒

李志远 莫先武

教学目标:体会如何通过数词将对象描写得具体丰富,并能在写作中初步运用

教学内容:《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九上)

教学对象:五(上)

专家点评:运用数词将对象描写得丰富具体,在说明性、叙述类、议论类文体中都有典型体现。在小学阶段训练学生数词运用能力,点虽小,但训练得实在。

课堂呈现: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两段文字,大家大声读一读,告诉老师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展示:经过多年努力,多次修改,谈迁终于完成了这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的时候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生:一个有数字,一个没有数字。

师:你们更喜欢哪一段?

生(齐答):第二段。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读起来更具体,更形象。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通过具体数字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描述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专家点评:课文与一般表达一比较。学生立刻可以体验到,后一种表达比前一种表达更生动。后一种表达的生动是如何形成的?只要分析两种表达的区别立即可以得知:后一种表达是用数字来描述。这就说明:准确的数字可以让表达更加具体,更形象,更有说服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自己就可以得出结论。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没有这样的数词运用呢?

生:有,三年级的时候学过《李时珍》,那篇文章里好像有。

师:你的记忆力真好!老师把那段话已经摘录下来了,大家请看课件。

(课件展示:李时珍,花了27年的时间,完成了100多万字的著作——《本草纲目》,里面包含了1800多种药物。)

师:这里的数据给你什么感受呢?

生:这些数据首先让我知道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不容易,还有就是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全面,很详细。

师:很好!老师还找来了一段文章的节选,请大家看黑板,大声读一读。

(课件展示: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77节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方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师:这是《埃及的金字塔》节选,这段文字几处运用了数字?

生:8处。

师: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生1:写出了埃及金字塔数量多,建筑的高大,侧面也反映了修建的不容易。

生2:这里运用列数字的表达方式,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体现了作者的严谨。

生3:还有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专家点评:学生了解了数字运用的作用后,立即引进《李时珍》与《埃及的金字塔》两文,让学生通过扩展阅读对这一作用有更深的了解,起到了固化知识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通过前文对“一”——数字运用效果的认识,在这里进行有效的“三”的牵引,固化知识,为下一步迁移写作做好准备。

师:对,这些都是运用具体数词的好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介绍一件事物,或是叙述一件事情,就可以运用具体的数字,使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请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以自己的文具盒为题材,编写一段话。

(生准备,出示)

生1:我的文具盒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有25厘米长,5厘米宽,4厘米高。里面有2层,第一层放了5支铅笔、2支自动笔,这是我最器重的“干部”,还有直尺2把。第二层有20支彩色铅笔,美术课的时候,它们是我最好的助手。

师:嗯,透过数字,老师知道了你文具盒的大小和里面装的东西。

生2:我的文具盒虽然不大,但是班上最漂亮的。它穿着1件天蓝色的外套,外套有着漂亮的26个彩色英文字母,正面有3只可爱的小白猫,它们瞪着大眼睛,手上各拽着1朵花,也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

师:嗯,透过你的描述,老师觉得你的文具盒一定是最漂亮的。

专家点评:仿写能加强和巩固数字运用图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学生不断地在内心以回忆的方式呈现通过阅读建立起来的图式,并通过仿写反复练习,加强对这一图式的掌握。仿写的过程,加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实现了阅读向写作的有效迁移。

师:前面同学们用数字描写了自己的文具盒,下面请大家写一写身边的事情,在事件叙述中要运用具体的数字,看看谁写得最棒!给大家5分钟时间。

生:马上快要冬天了,妈妈为了让我在寒冷的冬天穿上毛衣,已经连续一个多星期,每晚熬夜到凌晨一点给我织毛衣,终于在昨天把毛衣织好了。穿上妈妈亲手织的毛衣,我心里暖和极了。

师:嗯,通过一个多星期和凌晨一点,老师已经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你妈妈真的很爱你。

专家点评:先是训练运用数字介绍事物,再训练运用数字叙述事情。在各种文体中反复运用,既固化学生数字运用,又能训练学生多方面运用数字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众所周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强化语言文字训练重点,加强读写训练、注重写作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叶圣陶曾经说过:“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对写作的有效迁移是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通过阅读教学的练笔,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无米之炊”的写作现象将不复存在;通过写作教学,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因此,实现阅读教学到写作的有效迁移是效果显著的。

专家点评:文本丰富的技巧很多,数字运用是其中之一。确立课文数字描写片段,训练学生通过运用数字将对象写得具体丰富这一教学目标,典型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以课文为例子训练学生语用能力的理念,实现了从“教内容”“教思想”向“教表达”“教语文”的根本转移。在课堂教学处理中,先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自己体验数字表达效果,自然而又轻松;再通过《李时珍》与《埃及的金字塔》向课外延伸,在扩展阅读中固化;最后通过运用数字来介绍事物与叙述事情片段训练,实现从阅读向写作的迁移,三个环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训练实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词李时珍文具盒
解码李时珍
数词
我的文具盒
秒变戏精
文具盒里的宝贝
文具盒的自述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
数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