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
从廊坊、张家口,到保定、沧州,再到北京、天津,资本市场围绕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大做文章,廊坊发展、宝硕股份等股短期内已实现股价翻番。自2月下旬开始的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炒作,目前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日前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七个着力”要求。更有消息称,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自贸区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受此利好影响,3月24日京津冀概念股掀起涨停潮,相关概念股合计资金净流入达9.7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
3月24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表示,将把破除行政壁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规划同图,在一张图上共同规划京津冀的发展。
王安顺在报告中指出,北京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要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必须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推动京津冀继续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
他认为,需要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共同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的结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东方证券研报称,“京津冀的提法可以追溯到2004年,但由于在过去的十年中三个地区协调困难,使得其成为三个超级城市群中协调性相对最差的一个,京津冀发展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将有效解决过去的协调性不足问题,未来三地将更好地释放发展潜力”。
资料显示, 2004年2月发改委首次提出“京津冀都市圈”概念,到今年2月26日,国家领导人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京津冀概念开始在A股发酵,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受连续的利好消息刺激,相关股票集体上演涨停秀。
京津冀概念股被爆炒
3月24日沪深两市迎来京津冀概念股的暴涨,共有19只相关个股收涨停,并拉动地产、钢铁、券商、建材等行业板块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066.28点,涨0.91%;深成指涨0.44%,报7273.76点;创业板跌1.59%,报1397.29点。让股民不禁感慨,股市变化万千。
有分析人士透露,京津冀自贸区的“主战场”很可能在京唐港和曹妃甸,与之相关的诸多实质性政策措施有望在未来两个月落地。京唐港和曹妃甸可能享受诸多政策红利,例如,首钢二期工程有望启动、曹妃甸港口码头有望成为货物码头、一批千亿元级别的央企有望入驻。
一位资深股民分析到,“如果京津冀概念最终能落实并且产生实际效果,那么在股市上的表现是可以预期的,翻翻上海自贸区概念股去年的走势就明白了。当时的自贸区概念股龙头外高桥能在短短两个多月涨4倍,今年的京津冀概念股会被炒成什么样子确实很令人期待”。
交易所公开数据显示,游资营业部最近一段时间反复参与京津冀概念的炒作。多家券商紧急召开了关于京津冀地区的策略会,一致看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前景,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管清友在3月22日举行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不是一个短期的政策推动,而是一个长期的国家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会比自贸区的规格更高,举措更实。”
各大游资纷纷进入京津冀概念,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炒作则愈演愈烈。3月24日涨停的唐山港席位显示,其前五大买入席位出现了中国银河证券厦门美湖路营业部、光大证券、上海世纪大道营业部等著名游资席位,而同日涨停的大龙地产显示前五大买入席位同样出现了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营业部等游资席位,可见游资成为京津冀概念持续发酵的主要推动力。
上涨态势或难持续
齐鲁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区域将落在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六大省市。行业层面,依次看好文化传媒、商贸零售、食品饮料、交通运输、能源。建议关注的标的:东方明珠、百视通、友谊股份、益民集团、上海九百、上海机场等。
不过在券商集体唱多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景之时,也有券商关注到了隐忧,华融证券在研报中提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带动北京的部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转移,河北不仅受益于产业、人口、技术转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负担起挤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治理生态环境的责任。
一位市场人士对媒体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自贸区等概念能否成为长期市场热点,一方面是要看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还要看其能否成为上海自贸区概念那样的主题投资机会,与上海自贸区不同的是,京津冀并没有涉足国资改革。
分析人士指出,周期股的上涨伴随着前期强势成长股的大幅回调,显示出市场中存量资金博弈的格局仍未改变,如果没有增量资金入场驰援,那么周期股的这种连续上涨态势料难持久。
更应理性的看到,压制经济增长和市场上涨的本质因素并未改变。经济面上,最新公布的3月汇丰PMI预览值意外降至48.1%,连续三个月处于50%荣枯线下方,并创出8个月以来新低。经济失速、信用风险预期升温、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多因素仍然压在A股上方,并牵动着场内外资金的神经,资金面上的考验也正在增大。在多项制约因素作用下,频繁的政策支撑难以改变市场的担忧和谨慎心态,更难以扭转市场中期的走势,预计随后政策效应将面临边际效应递减状况,而市场中期走强的条件仍不具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