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娜
摘 要 影响网络安全的事件很多,文章从网络的基本模型OSI和TCP/IP开始分析,讨论每一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关键词 网络安全;TCP/IP;OSI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83-01
从2013年斯诺登事件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互联网络安全。我国也于2014年2月27号,从国家层面上,宣布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主席习近平任领导小组组长。今年两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一次会议,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要求。
对网络安全的讨论不能浮于网络安全事件本身,应该从网络通信协议OSI七层模型和TCP/IP的四层网络模型谈起。
1 OSI七层和TCP/IP四层概述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即开放互联模型。它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模型,逻辑上将网络协议划分为七层。模型的设计严格遵守着各层之间边界清晰,每层实现协议传输的特定功能的设计原则。
OSI七层模型分别为:Physical Layer物理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和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
TCP/IP模型晚于OSI模型,它是随着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和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产生之后继而发展来的模型,现在已然成为现今互联网通信所必须遵守的协议组。
TCP/IP模型分别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和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TCP/IP模型的特点是:将OSI复杂的七层结构简化成了四层,每一层所包括的协议,实现的功能更多,在实际的网络应用更加的简单,但是结构上不够清晰。
可以简单的将TCP/IP的数据链路层理解为OSI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而TCP/IP的应用层包括OSI的上三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 模型隐藏的网络安全问题
1)物理层安全问题。物理层是为信息传输所涉及的传输介质,包括网线、光纤等。它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实体接口。物理层的网络安全是基础性的安全,一个网络应用的再好,上层的协议、措施再得当,一旦最底层的物理安全出现了问题,“上层建筑”迟早是会倾倒的。物理层的不安全主要表现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时,物理线路的隔离问题。
2)链路层安全问题。链路层网络安全,也常被叫做二层网络安全。在链路层上常出现ARP攻击、DHCP攻击、VLAN攻击等。它们都是利用了二层网络协议的特点进行的非法攻击,一旦攻击成功,网络将会出现大面积的断网或反应出网速慢,时断时续。
3)网络层安全问题。网络层的功能是实现路由的选择、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等。从功能上分析,网络的路由选择将是该层可能出现的最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大流量的应用,也可能造成网络的堵塞,出现网络瘫痪的现象。
4)传输层安全问题。传输层实现了主机端到端的连接,其中连接方式有两种TCP(面向连接)和UDP(无连接的)。大部分hacker都是通过扫描网络中开放的端口来获取网络的访问权限,进而发动网络攻击。
5)会话、表示、应用层安全问题。上三层(会话、表示、应用层)的网络安全可谓是无孔不入,恶意软件传播、僵尸病毒、恶意URL、钓鱼网站、垃圾邮件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网络应用的安全。
3 网络安全的防范手段
1)物理层网络防范。对于物理层网络安全,最好的防范措施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网络规划时使用独立的光纤线路,做到物理的隔离。公共互联网络是一张大网,供人们在上面休闲娱乐、学习、生活等,而例如政策的办公网,公安、法院、检察院的司法网,国税、地税的公务网,银行的金融网,军队的军训网都应该独立运行,从物理线路上进行绝对的隔离。
2)链路层安全防范。针对链路层的网络安全,我们要分门别类的进行防范。
ARP攻击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主机本身,在主机上利用Miscosoft操作系统的ARP工具进行静态绑定,将计算机的下一跳网关等重要的设备进行绑定;二是通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的绑定,实现端口的安全;三是在交换机上启动dot1x协议,实现计算机的准入
认证。
通过Windows 2003或2008操作系统建立DHCP服务器,Snooping过滤来自网络中非法DHCP服务器或其他设备的非信任DHCP响应报文,实现用户主机的IP安全分配。
防范VLAN洪攻击(VTP)最有效的方式是关闭二层交换机的DTP功能,将交换机互联端口设置为Trunk。可以通过设置VTP密码和VTP密码的管理来防范VTP攻击。
3)网络层安全防范。从路由的选择入手,为每个三层设备(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的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设置正确的route list,并检测是否有环路的产生。可用windows自带的tracert命令,跟踪路由,查看是否有两个地址之间,不断反复的成为对方下一跳。
例如:
3 3 ms 40 ms 16 ms 172.20.1.217
4 3 ms 2 ms 2 ms 172.20.2.108
5 3 ms 40 ms 16 ms 172.20.1.217
6 3 ms 2 ms 2 ms 172.20.2.108
....... ....... .......
这就可以判断出172.20.1.217和172.20.2.108中的路由表产生了环路。
此外,可通过网络层的ACL来严格定义,数据的访问控制和数据流向,做到高安全级别的管控,实现不同安全域之间的数据访问。
4)传输层安全防范。进行传输层的网络防范有效的方法是,在网络的边界出口设置硬件防火墙和用户主机上安装软件防火墙,防火墙采用白名单机制,仅开放必要的端口及服务。
5)会话、表示、应用层安全防范。网络的防范手段是采用IPS或IDS与防火墙联动,实现4-7层的应用告警及阻断,在单位的网页服务器前部署Web应用服务系统,防网页篡改、SQL注入、DDOS攻击等。
另外,计算机用户要保持良好的上网习惯,非法网站、陌生邮件不要打开,软件需从正规的官方网站下载。
参考文献
[1]许鹏,张继栋.通俗讲解OSI七层协议参考模型[J].华章,2009(18).
[2]王群.链路层安全隐患及防范技术[J].电子技术应用,2011,3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