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智能水利是促进和带动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革命性的方向,将是提升水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是大幅提升水资源效能的必然途径。对于智慧水利这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施,发挥多方面技术优势,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智慧水利;水联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006-02
智慧水利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体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手段。“智慧水利”的实施,能够推动水利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实现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水利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智慧水利。
1 智慧水利的基本内容
智慧水利是在水利信息化的基础上高度整合水利信息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通过物联网技术、无线宽带、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水利信息系统的结合,实现水利信息共享和智能管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运用和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智慧水利涵盖了水文、水质、水资源、供水、排水、防汛防涝等各个方面。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测量雨量、水位、水量、水质等水利要素,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和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以实现信息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计算、管理、模拟、预测和管理。
智慧水利的建设,是在物联网、无线宽带、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协助水利管理达到“智慧”状态,使管理水利的管理、服务、决策工作更加精细、动态、智能。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智慧水利”。首先“智慧水利”是将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形成的水联网,从而成功的应用到水利事业当中。其次,“智慧水利”还是基础架构应用平台,应用集成平台构建了智慧水利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渠道,使其能够很好的融合。另外,智慧水利强调智慧应用,智慧应用实际上就是运用智能融合技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计算和存储,为水利事业提供决策和咨询,使其流程得到优化。
智慧水利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基于水联网和3S技术的智能感知体系;二是高带宽的无线通信技术;三是异源异构数据集成分析技术;四基于互联网分布式计算机的云计算技术;五是具备一定的智能行为智能控制系统。概括而言,智慧水利就是使用了能自动采集信息的前端传感器,对雨量、水位、水量、水质等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实现“实时感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经济高效的综合信号传输;基于云计算功能,实现“智能处理”各类水务事件。
2 我国智慧水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水利部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2012年全国首个“水利部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成立后,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正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进行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智慧水利项目纷纷上马。2013年10月,广东省水利厅与广东联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智慧水利”无线应用平台。通过组建全省水利三防联通集群网,将水利门户、综合办公、三防决策、视频监控、会商调度、小水库监管等重点水利信息系统部署于智能手机终端上,实现水利业务信息随时随地移动查询处理和三防应急视频会商调度。“智慧水利”项目加速发展,“智慧水利”项目加速发展,有效提高防汛抗旱、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质监测等水利业务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带动水利现代化,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虽然我国智慧水利的应用发展迅猛,但在建设和应用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拥有,轻共享”等的问题十分普遍。有不少省市为了“赶潮”,不惜重金配备高档设备搞智慧水利,但却不在平台上开发加以利用。即使有应用也是各单位之间各自为政,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对信息的综合应用几乎为零,造成非常大的浪费。而且许多项目建设后,内容服务更新跟不上,辅助决策类、统计分析类系统配备不足,专业人员培训普及跟不上,不能有效满足水利决策、应急管理的需求,使许多项目都成了摆设。
3 智慧水利的发展方向
水利行业作为基础产业理应在智慧城市浪潮中优先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智慧水利项目建设全国性的问题,而不是一市、一省的问题。智慧水利项目建设必须在国家、水利部关于智慧水利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联合建设,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推动水利行业技术优化升级,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之与国民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产业的地位相适应。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形成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同时,在建设规划时我们比较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考虑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急用先建,分期建设。智慧水利必须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以防旱抗旱、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为重点,立足应用着眼发展,利用已有资源,逐步建立完善完整的体系。在智慧水利项目建设中,应在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的前提下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其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稳定性,也为以后系统设备更新和软件升级提供便利。在安全高质量的水利信息专网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现有的公网和专网,整合各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供水利人整体素质,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水资源和水工程科学利用、高效管理和有效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体现水利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目标。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智能”灌溉、水资源自动监测、工程远程控制、业务监管等水利工作各领域,通过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壮大技术力量、优化信息化工作体制等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水利部门的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芮晓玲,吴一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利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6).
[2]刘庆涛,崔瑞玲,耿丁蕤.水利信息云建设初探[J].水利信息化,2012(2).
[3]孙书.“十二五”广东水利息化建设基本思路[J].广东水利水电,2011(8).
作者简介
温金锋(1978-),男,汉族,广东揭阳人,工程师,本科,从事水电设计和信息化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