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们避税忙

2014-05-20 00:29:19祝跃
中国经贸聚焦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合组织朗德税收

祝跃

当今社会,互联网企业的一举一动都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当全世界消费者都期待它们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创新的时候,各国政府却盯紧了它们的口袋,希望能从它们那里获得更多的税收。

“我们最好有强有力的措施来阻止跨国公司在各地躲避税款。”经济和发展合作组织税务政策和管理中心主管帕斯卡·圣阿曼斯(Pascal Saint-Amans)在今年1月20日表示。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该组织就一直致力于采取措施阻止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2013年7月,经合组织启动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项目,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要求该组织成员国的跨国企业公布自己在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收益。

这样的要求可以说是为跨国互联网企业量身定制的。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一个法国消费者登陆一家英国网站购买并下载了由一家美国公司发行的APP或视频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但是,从上述交易中可以收税的只有英国和美国的政府,而法国政府对此却只能干瞪眼,因为英国网站或美国公司在法国没有相关分公司或任何经营机构,让法国政府无法找到合适的收税对象——用圣阿曼斯的话来说,经合组织很多成员国的税收措施还停留在30年前,没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

这样的漏洞被全世界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所利用。以网上酒店预订公司Priceline.com为例,2012年,这家美国企业将45%英国市场上的订单转入荷兰分公司Booking.com。由于该公司在荷兰被视为创新型企业,只需承担5%的税率,由此该公司在英国的缴税额从2011年的1590万英镑下降到2012年的580万英镑,尽管它的财报显示“公司在英国市场上表现良好,并且新招聘了100多名员工”。

“讨税者”的愤怒

Priceline.com的避税办法是互联网跨国公司的代表之作,但是它的规模比起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要小很多,所逃掉的税款也是“小巫见大巫”。

其中谷歌不仅仅在技术创新方面是一把好手,在避税方面也颇有建树。2011年,它通过将部分销售收入转到自己在爱尔兰、荷兰和百慕大等低税收地区的分公司让自己的缴税额削减了20亿美元。与谷歌同样是“避税高手”的还有亚马逊、苹果、Facebook、微软等企业。2012年美國7个互联网企业在英国的缴税额为5400万英镑,而它们在英国的总销售额为150亿美元(约92亿英镑)。同样,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报告,2011年,上述企业在法国总共只缴纳了3750万欧元的税款,而按照法国的税收条例,这些企业至少应当缴纳8.29亿欧元。

“这些企业要么在法国没有设立销售机构和营业处,要么将其在法国境内的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税率较低的国家。”巴黎格林威治咨询公司(Greenwich Consulting)分析说,“互联网公司的特性以及避税天堂的存在让它们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这给法国等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跨国互联网企业“肆无忌惮”的避税行为惹怒了一些国家。再也无法忍受巨额税收损失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在2月6日表示:“互联网企业的税务优化策略是不可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种行为在欧洲和全世界范围内都应当被视作是一个问题。所有人都必须处在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中,这也涵盖了财税方面。”而在此之前,法国财政部表示要向谷歌追讨前几年逃掉的税款以及相应的处罚,总计12亿欧元。

而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出现,法国的各路人士也积极献言献策。奥朗德表示今后法国将会针对互联网企业在法国的数据收集活动收税;一位法国电视人士建议政府在智能手机或其他可以显示内容的设备销售上增加1%的税收;法国“高级视听委员会”(Superior Audiovisual Council)则建议将“文化税”(针对影院、广播电视公司和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税收)延伸到YouTube和Facebook等娱乐社交型网站……

法国的愤怒和计划没有意大利来得实在。2013年底,意大利成为欧盟第一个颁布法律以限制互联网企业转移利润的国家。它要求所有在意大利经营的公司都必须向在本地有注册机构的公司购买互联网广告,而不得从那些设在避税天堂的企业购买广告。不过,这样的法律与欧盟所倡导的企业可以自由跨国交易的宗旨相违背,因此在欧盟的干预下,意大利将该法案的生效日期延迟到了今年7月,并利用这段时间与其他欧盟国家进行协调。

尽管欧盟暂时制止了意大利的行为,但是它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欧盟竞争委员会专员乔奎因·阿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在2月11日表示欧盟正在检查自己的公司税收法案是否有漏洞让互联网企业采取避税方案。“很显然,有些国家的法律和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企业转移收益的行为起到了激励作用。”他说,“在过去几个月我们要求一些有嫌疑的欧盟成员国提供相关的数据,我们会在此事上追查到底。”

在欧洲以外,“讨税者”们也早已展开了行动,智利宣布本国数百家企业需要为自己在2010-2013年使用谷歌的AdWords服务缴纳35%的税款,据估计这一措施会导致一百多家企业破产,这些企业将智利税务部门告上法庭,同时也可能会追诉谷歌,因为“它提供了太多的细节”;南非也宣布会在4月1日开始向本国的数字产品,包括电子书、APP、游戏和互联网广告,征收增值税。

“逃税者”的应对

一时之间,互联网公司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税收压力的陡增让所有互联网企业不得不重视起来。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数字经济税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LinkedIn、Facebook、eBay和亚马逊已经警告自己的股东“法律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会推高自己的缴税额度,损害自己的业务发展”。

但是,互联网企业并不会坐以待毙,长久以来,谷歌、Facebook等企业得以发展的秘诀不仅仅局限于创新和避税,还有它们强大的游说能力。

就在达沃斯论坛结束后不久,代表“美国和非美国软件、内容、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公司”的“数字经济集团”(Digital Economy Group)給经合组织写了一封信,表示该组织以及其成员国专门针对互联网企业采取的特别税收措施是不公平的。

“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历来都有,互联网企业不应当受到区别对待。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通过采用互联网业务来获得成本优势并且可以杜绝竞争对手也同样这么做。”数字经济集团说,“在全球经济中,使用数字交流模式的公司比比皆是,这些企业同样也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因此,任何针对跨国企业避税行为的措施应该是全行业通用的、公平的措施。”

除了代表的游说外,各大互联网企业也各自展开了行动。谷歌和苹果一直都在为说服美国政府而共同努力;在2月10日奥朗德访问美国湾区的时候,Facebook首席财务官谢莉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谷歌总裁埃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和Twitter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Jack Dorsey)组成了一个“豪华游说团”,向奥朗德阐明互联网企业的特性以及对于法国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一直在强调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并没有违反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相反,我们还为一些国家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点帮助。”桑德伯格说,“避税行为是所有跨国公司都存在的问题,这也与现在的环境有关,互联网企业因此单独受到责难是不公平的。”

谷歌们也不是单独作战,奥朗德访美代表团成员之一的让-大卫·钱伯顿(Jean-David Chamboredon)是法国反对提高企业税收的“鸽子运动”(Pigeon Movement)的领导者。在他看来,奥朗德访问湾区,特别是硅谷时应当看到“是效率、自由、资本和环境造就了硅谷以及美国科技行业的繁荣”,而不是“拼命向互联网企业收税”;同样站在互联网企业一边的还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在它们看来,发达国家应当采取更为灵活的互联网企业税收政策,因为一刀切的方案会对现在的数字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当然,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个终极法宝——避税天堂。正是因为有了一些低税率国家和地区的存在,让互联网企业通过转移收益来实现避税的目的得以实现。在欧盟范围内,爱尔兰成为这样的“卧底”:它的公司税率只有12.5%,远低于法国33.3%的平均税率,受到这样低税率的吸引,谷歌、苹果和Facebook都将自己的总部设立在爱尔兰,欧洲客户所附的款项也全部归为爱尔兰分公司;原本将欧洲总部设立在瑞士的雅虎也在瑞士受到欧盟压力准备取消本国公司海外业务税收减半措施的时候选择将总部搬到爱尔兰,继续寻求避税天堂的庇护。

因此,尽管乔奎因·阿穆尼亚没有明说,人们普遍相信他所指的“有嫌疑的欧盟成员国”中必有爱尔兰。

混乱与统一

法国与爱尔兰之间如此大的公司税率之差表明各个国家在针对“互联网公司避税”问题方面的态度大相径庭。实际上,即使是在“讨税者联盟”中,如何处理该问题也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如上所述,经合组织一直都希望采取渐进式的办法,让互联网企业上报其在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收益,以此为各国政府的收税提供合理依据。在回复“数字经济集团”的信件中,它表示这样的措施并不是专门针对互联网企业,而是整个“数字经济”,因为现在世界上“已经很难找到单纯的‘数字公司,而谷歌等企业所代表的‘经济数字化才是世界经济的趋势,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对象”。

同样,各个国家之家的税率差异是不太可能消除的,而让互联网企业接受这样的安排也绝非易事,因此,帕斯卡·圣阿曼斯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这将是“一个复杂而且有争议的过程”,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单单是准备改革的提议就要花上经合组织两年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经合组织担心欧洲和发展中国家会失去耐心,单独采取行动——实际上,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国的行为表示这种趋势已经开始了。圣阿曼斯警告说:“这样的行动会导致全球税务的混乱,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重复收税的大量出现。”

互联网企业也对可能到来的“税务混乱”感到担忧,世界第四大付费数字内容供应商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税务部门总裁保罗·莫顿(Paul Morton)表示:“经合组织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计划给我们带来了很高的风险,但是如果该计划失败了,风险会变得更大、更加不可控制。我到现在还没碰到一个希望它失败的人。”

所幸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法国那样激进。英国尽管警告亚马逊等企业正在“损害英国的税务基础”,却表示不会像法国那样计划对互联网企业加税,导致重复收税的出现;而美国则充当互联网企业——大多是在硅谷——的保护伞,虽然奥巴马也多次批评谷歌等企业转移收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是却在与奥朗德的会谈中表示希望法国不要对互联网企业采取激进的措施,担心这会“损害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英美两国的领导人都将希望放在今年年底在澳大利亚举行的G20峰会上,有关数字经济税收的议题已经成为G20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人希望本次会议的东道主、澳大利亚总理托尼·艾伯特能够在会上有所动作,推动让互联网企业上报其在各个国家活动与收益的事宜。

“我发现这么做有很多好处,它对这些企业最大的影响是让它们名誉受损,但不会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财务报表。”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主管迈克·卡拉干(Mike Callaghan)表示,“这比直接讨税的效果要温和得多。”

猜你喜欢
经合组织朗德税收
经合组织:社交和情感、实践和身体技能必不可少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税收(二)
新少年(2016年4期)2016-11-19 14:22:49
税收(四)
新少年(2016年6期)2016-05-14 11:59:22
税收(三)
新少年(2016年5期)2016-05-14 03:37:16
吉朗德露天煤矿高耗水量计算
韩国人年均工作时间2124小时 为德国人1.6倍
祖国(2015年21期)2015-12-02 22:33:00
税收伴我成长
小主人报(2015年23期)2015-02-28 20:45:30
1980—203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和供应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