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东
(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云南 昆明 650225)
草地是组成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依附的重要再生生态资源储库。草地不仅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中担负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且,其丰富多样的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并在生产体系中发挥着十分巨大的生产资料作用。此外,草地作为自然界独特的景观,人与自然的长期互作-协同效应,形成了人们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情景交融的特有草原生活方式,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与民俗文化的多元复合体。这种基垫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样也是全人类极为宝贵的财富之一,最终目标为,促进生态建设,实现草产业多元复合体可持续发展[1]。
云南立体地貌显著,气候资源类型多样,水热条件丰沛,为种植业、养殖业、药材业等产业发展创造了丰厚的条件。
根据30年云南草业发展与实践的结果,为了研究、分析和表述上的方便,依据地貌地形和草食畜牧业特点把全省大致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域。
即高海拔区域,海拔2 700~5 000 m。
1.1.1 气候
寒冷严酷,冬季冰雪覆盖期特长,年达160 d以上,年平均温度10℃以下,日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角度大,一日间,日照与雾照变换强烈,属中温带和寒温带气候[2]。
1.1.2 草原主要类型
山地草甸类(2 700 ~ 3 000 m)[2],面积有 96.5万hm2,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滇中的迪庆、怒江、寻甸等地。亚高山草甸类(3 000~3 800m),面积有48万hm2,著名的大海草原1.3万hm2,中甸的大浪坝1.6万hm2,大理的花甸,玉龙的牦牛坪,剑川的老君山等草原都属此类。高寒草甸类(3 800~4 300m以上),有41万hm2,主要分布在玉龙雪山、白马雪山、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的森林线以上。
高寒沼泽化草甸类(3 400 ~4 500m)[2],约 4.6万hm2,香格里拉县 2.6万 hm2,德钦县、丽江5 667 hm2,会泽、昭通也有少量分布。
1.1.3 人工草地建设
该区域1980—2012年,累计人工草地建设面积37.3万hm2(人工种草21.8万hm2,改良草地21.8万hm2,飞播草地1.2万hm2),栽培草种主要有白三叶(休依、海发)、红三叶(雷得昆、普通)、多年生黑麦草(卓越、前进)、鸭茅(安巴、丰收、草地瓦纳)、苇状羊茅(法恩);另外还有燕麦、青稞(裸麦)、蔓菁和小黑麦(滇东北地区有的叫黑麦)等一年生饲料作物。
1.1.4 饲养草食畜种
主要是绵羊、牦牛、犏牛,其次是云岭山羊、马属动物。根据2012年统计,有牛208.71万头、羊334.52万只、马属动物3.88万匹。牛出栏67.98万头、羊出栏196.51万只。是云南省绵羊、牦牛、犏牛的主要生产区。
1.1.5 种植农作物
青稞(裸麦)、燕麦、马铃薯。
1.1.6 区域范围
包括6州(市)、19县(区),国土总面积 805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2.05%,草原毛面积337万hm2,草原可利用面积为287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2.89%,详见表1。
中海拔区域,海拔1 700~2 700m。
1.2.1 气候
气候温暖,雨量适中,≥10℃积温在4 200~5 000℃,年平均气温14~16℃,最冷月均温 6~9℃[2],属北亚热带(区域面积大)、暖温带(区域面积比较大)和中温带(区域面积小)。
1.2.2 草原类型
主要有两类:一是山地灌草丛类(1 500~2 500m),有 561 万 hm2,遍及全省各地[2]。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滇东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和大理等州(市)。
二是山地稀树灌草丛类(1 500~2 700m,有的可下延至1 200m,上延至2 900m甚至3 000m,跨越海拔范围较宽)。指乔木郁闭度达10% ~30%的草地类,面积有 103 万 hm2[2]。
1.2.3 人工草地建设
该区域1980—2012年,累计人工草地建设面积37万hm2,其中:人工种草24.7万hm2,改良草地11.8万hm2,飞播草地4 267 hm2。栽培草种主要有白三叶(休依、海发)、红三叶(雷得昆、普通)、苜蓿(WL525HQ、三得利、游客、阿尔岗金)、多年生黑麦草(卓越、前进)、鸭茅(安巴、丰收、草地瓦纳)、苇状羊茅(法恩)、东非狼尾草(威提特)、羊茅黑麦草(黒客)、高丹草(先锋);另外还有燕麦、蔓菁和小黑麦(滇东北地区有的叫黑麦)等一年生饲料作物。
1.2.4 种植农作物
马铃薯、荞、蔓菁、燕麦、红小麦(有的叫小黑麦)。
1.2.5 饲养草食畜种
主要是山羊、绵羊、牛、奶牛和马属动物。根据2012年统计,有牛690.49万头,占全省67.03%;羊781.73万只,占全省66.34%;马属动物115.46万匹,占全省 65.97%。牛出栏 268.34万头,占全省70.8%;羊出栏566.60万只,占全省70.49%,详见表2。
该区域是云南省畜牧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全省畜产品生产的主产区。
1.2.6 区域范围
包括15州(市)、86县(区),国土总面积 2 253万hm2,占全省58.7%;草原毛面积938.6万 hm2,占全省59.25%;草原可利用面积为737万hm2,占全省58.7%。
低海拔区域(1 700m以下)。
1.3.1 气候
属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含东部区的少部分面积)气候,高温多湿,≥10℃的平均积温大于7 500℃,最冷月平均气温>15℃[2]。
1.3.2 草原类型有三类
一是山丘草丛类(1 200 m以下,多在800m以下)。分布在滇中一线以南的地区,包括滇东南、滇西南,主要在滇南、北回线以南、北纬22°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面积有 74.9 万 hm2[2]。
二是丘陵谷地草丛类(800~1 000 m)。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南的北缘地区。草地生产力较高的一类草地,面积有 240.8 万 hm2[2]。
三是河谷灌草丛类(700~1 500m,可下延至400m,上延至1 700 m)。是云南特殊地理景观的特殊草地类,因面积随着河流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分布于滇西北、滇西南、滇中、滇东北,沿金沙江、怒江、元江的中下游河谷。面积有320万 hm2[2]。
1.3.3 人工草地建设
该区域1980—2012年,累计人工草地建设面积7.7万hm2,其中:人工种草5.3万hm2,改良草地2.3万hm2,飞播草地53 hm2(详见表1)。栽培草种主要有臂形草(贝斯莉斯克)、非洲狗尾草(纳洛克)、一年生黑麦草(特高、四季、杰威、邦德)、危地马拉草、德宏象草、桂牧1号,苜蓿(WL525HQ、三得利、游客、阿尔岗金)。
1.3.4 种植农作物
水稻、玉米、蔬菜、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
1.3.5 饲养草食畜种
主要是黄牛、水牛、山羊和鹅。根据2012年统计,有牛130.95万头,出栏42.73万头,占全省11.27%;羊62.03万只,出栏40.66万只,占全省5.06%;马属动物12.35万匹,详见表2。
1.3.6 区域范围
包括 9州(市)、24县(区),国土总面积777.5万hm2,草原毛面积 309万hm2,草原可利用面积为230万hm2,是云南省水牛和鹅的主要生产区。
“中”、“高”两区域山高、坡陡、悬崖多,岩溶地貎发育,类型多样,石漠化严重,全省65个重度石漠化县主要分布在这两个区域,全省81.3%的草原也分布在此区域,草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草食家畜存栏又比重大,占全省的91.23%,详见表2,故承担着草原可持续发展、六大江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和群众养畜增收的三重责任(三副重担)。
表1 云南“三区域”草原基本情况 万hm2、%
表2 云南“三区域”草食动物情况表(2012年统计)
三区域饲料资源特点:
“低”区域:作物秸秆饲料资源非常丰富,饲料属加工收贮性短缺,不是资源性短缺。作物秸秆饲用率低。
“高”区域:作物品种单一,植物生长期短,生物产量低,饲料属于资源性短缺。作物秸秆饲用率高于40%。
“中”区域:上述两者兼有。作物秸秆饲用率约40%。
从草原面积所占比重、可利用产草量、作物秸秆现有量、承载家畜量和出栏数考量,全省草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抓“中”间,带两头(“高”和“低”)。
其根据是:“中”间自然禀赋好,饲料资源多,农作物秸秆最丰富的区域,人口多,土地资源可利用潜力大,草食畜存栏量、出栏量也比较大,按现有农业产业结构、草食畜结构和自然资源禀赋的现状来确定。但草原超载严重,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即“三多一重一不足”,可生产发展潜力大,交通相对方便,文化素质相对好。
除草食畜外,云南的养兔和蚕桑业也主要分布在此区域。
“带两头”主要在仔畜繁育、科学养畜、畜产品加工流通、市场销售、经营体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带动“两头”发展。
云南草产品市场化程度低,每年生产的商品青干草不超过5 000 t,其原因是草食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小、散,生产牛羊肉品牌的企业非常少。
云南草业发展格局:按照“三区一体”的宏观思路。
“中”是云南草业工作的重点和投资区域,也是云南草业发展的关键区域。以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为主,兼顾开展草地改良、围栏封育,治理中度、重度石漠化草地,不容忽视粮草间、套、轮作制,充分提高耕地利用率,同时科学改进农作物秸秆的收贮方式和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力争到2020年,由现在的40%提高到70%以上,减轻对天然草原的巨大压力。
一年生的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楚雄南苜蓿、红小麦(有的叫小黑麦)和蔓菁等本地品种饲草料也应扶持鼓励发展。该区域可以发展成云南草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主产区。
发展畜种以肉牛、肉羊和乳畜为主,即为云南的肉牛羊乳畜带。
“高”:草业建设重点放在保护植被,恢复草原植被上,即草原生态保护上。其次才是兼顾当地农牧民养畜保障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该区域草原植被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就很难再恢复,不仅关系到本地农牧民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江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草业建设重点:禁牧、补播、施肥和除杂等改良措施为主,草原植被较好的封育保护,增加盖度,提高频度,全垦建植人工草地只宜选择坡度小、土层厚、海拔3 500m以下的地块。蔓菁、燕麦、青稞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鼓励、补助农牧民提高饲草料生产能力。草产品生产力争在国家投资扶持6~10年自给自足。
畜种以发展牦牛、犏牛、绵羊为主,少量发展肉牛羊和马属动物。
“低”:主要是低热河谷和平坝区,经济作物和高产粮食作物发展兴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空间受到限制,产业之间的竞争十分突出。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但“夹缝”里仍然有生存的发展空间,甘蔗梢、稻谷秆、玉米秆资源量大,但饲用率低,可利用这些饲料资源发展规模养殖肉牛、奶水牛,还可利用丰厚的水热条件种植一季一年生牧草养鹅等草食动物,还可种植青贮玉米养殖肉牛、奶水牛。
草产品生产:青贮玉米原料为主,2013年价0.35~0.55元/kg。
“体”:就是体系,即云南草产业发展体系,如果不从宏观体系的角度来谋划、建设,小打小闹,各自为阵,这个体系是建不起来的,云南草产业的发展就会残缺不全。云南草业要发展成具备强大的生态功能,构建较好的经济功能和显著的社会功能,势必要构建完整系统的云南草产业发展体系,它包括草原生态保护体系、饲草(料)生产体系、家畜禽利用转化体系、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草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草原。所以,首先须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体系,具备强大、稳定的生态功能,其他功能才能显现和发挥出来。以草资源为基础所架构的复合产业运行体系,其组件衔接应以物流、能流及信息流的舒畅、完备来实现复合体功能[1]。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草原保护的法律法规,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强调“建立草原保护制度”、“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等;《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意见》。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的良好机遇,抓好182万hm2的草原禁牧和1 005万hm2的草畜平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三项制度。国家已经安排部分资金投入建设,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是抓落实,此外还有加大投资和监督管理措施。2013年5月24日,习总书记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红线是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公众健康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线。我们要深刻领会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坚决保证草原生态红线不要出现。
单靠现有天然草原提供的牧草不能满足现有存栏畜的需要,需要建设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基地,经过32年的建设,人工草地面积82万hm2,仅占草原总面积的6.53%。112个县超载684万个羊单位,年缺口鲜牧草2 246.94万t或标准干草449.38万 t,草原超载率31%,还有新增加的草食畜。所以,加快人工草地建设速度和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饲用率迫在眉睫。
云南省草、畜产品加工强度低,草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更低,特别是优质干草生产量太少。另一方面草产品销路市场较小,国内市场不宽,国际市场不畅,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草产品生产却十分缓慢,所以,发展空间很大。畜产品的加工销售稍好一点,但离草产业化发展还差得远,如优质肉牛、肉羊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草畜科学配置:如发展蚕桑的同时,可配置养牛羊,喂蚕后剩下的桑叶梗(经洗净消毒后)可作牛羊饲料。“低”区域宜充分利用丰富的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肉牛为主,其次是发展奶牛。
云南省目前1 030.14万头牛的存栏中,适龄母畜率仅占37%,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到60%。出栏量就会成倍提高,群众收入也成倍增加。
根据当前草、畜生产加工和整个产业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组织攻关研究,如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初期(第1、2年)杂害草生长茂盛的问题,不同类型天然草原改良技术措施的细节。热带、亚热带草地改良建设需要的放牧型豆科牧草品种至今未找到比较适合的。提高肉牛繁殖率,加快肉牛冻精改良体系建设,改良牛群体有较大的提高。
草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草原。所以,首先须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体系,具备强大、稳定的生态功能,其经济功能才能显现和发挥出来。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草原保护的法律法规,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5年6月18日颁布,2002年12月28日修订,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国发[2002]19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层面上第一次提出了草原保护的“三项基本制度”、国发[2008]34号《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到了迪庆“两江”沿岸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问题、国发[2011]17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还有农业部的一些规章,如“草畜平衡实施办法”等、云政发[2011]2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推进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意见》。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是抓落实,此外还有投资和监督管理措施。
国家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额的草原保护建设资金,可从建立草业产业化体系的全局安排使用的不多。应该按照草原生态保护和产业化体系建设的需要,科学、合理、分步骤、分阶段安排建设草产业化体系的项目或工程。另外,对草畜产品生产的企业、合作组织或个人给予终端产品的以奖代补支持,鼓励生产更多的优质草畜产品。
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企业生产草产品、畜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常健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机械、种畜、冻精、饲料和技术问题等都有公司帮助解决。根据草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的需要,要培育一批服务较全面的企业或政府部门的服务组织。逐步实现草畜产品的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科学化、社会化生产服务。
归纳起来讲,云南草产业能否发展壮大,其动力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的驱动(国家利益、农牧民利益),没有这两者,任你讲如何如何重要,应该怎么?都发展不起来。第三才是投入,其他与之相配套的动力因素,主要取决于前三者。例如,全国汽车行业和全球网络业的迅猛发展,大专院校近年来的扩建、扩招,云南烟草行业的发展,肉牛羊、奶牛的发展。2000年前全省奶牛存栏 10.44万头,2000年产奶12.96万 t,2012年奶牛存栏达到21.51万头,年产奶量74万t,分别比2000年增加存栏 11.07万头,奶产量增加61.04万t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坚持以优化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以增加收益促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思想,寓经济利润的增加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之中[3]。
“三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在总体思路上必须设计长远战略与短期对策,充分体现层次递进的特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设想一个永久性的最佳结构方案。因此,必须瞄准市场状况、区域内自然环境变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及科学技术发展等基本相关因素,不失时机地调整,以求得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
4.3.1 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具可持续性
粮(粮食作物)、经(经济作物)、草(饲草饲料)“三元结构”是现代农业技术革命的产物,也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草地农业作为生态农业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突出的农牧结合问题,可以解决用地、养地和畜牧业发展饲料不足之间的矛盾[4]。
为此,作为上游产业的种植业必须改变传统的“不能用于粮食的都可以作为饲料”的偏见。即到2020年以前将全国年产玉米预计总产量的一半——10 000万t改造成为高赖氨酸玉米(OPQ)[5],将常规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从0.21%提高到OPQ玉米的0.66%,那么相当于在全国广大农村建立了45座万吨级赖氨酸厂[5]。
除了上述通过高赖氨酸玉米解决蛋白质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问题外,再通过双低菜籽品种的普及解决传统菜籽饼粕中的高纤维、低能、高恶唑、高异硫问题,以及通过无腺体棉籽解决高棉酚、高环丙烯问题等,都是从三元结构的内涵性改造解决养殖业所需饲用粮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改造玉米、油菜籽、棉籽的饲用质量方面,国内外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走三元结构内涵性改造依靠农民自己解决饲用蛋白质资源问题是化人口劣势为优势,化整为零的有效途径。通过三元结构农业的内涵性改造是解决饲用蛋白质严重不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4.3.2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以高海拔区域为例,调整后粮、经、草及其它种植面积力争达到分别占总面积的62%、8%、20%、10%。农业结构由以粮为主的单极型向多极方向发展,内涵丰富,结构稳定性增强,趋于合理。
粮、经、草结构调整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今后应根据市场、土壤肥力、投入、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结构最优化、产出最大化、效益最佳化。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面对市场生产适销对路,质优价高的草、畜产品,随市场变化而变化。
[1] 多立安,赵树兰.论我国草生态产业设计原则与发展架构[J].中国草地,2003(2):63.
[2] 云南省畜牧局编著.云南草地资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3] 何翔舟.从粮食经济到草业经济的创新—甘肃中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J].草业科学,2000,17(6):52 -55.
[4] 王海波,孙娟,玉永雄.发展草地农业的体会[J].草业科学,2006,23(12):86.
[5] 张子仪.试论我国三元结构农业的内涵性改造[J].国外畜牧科技 ,2000,27(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