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年度汉字看社情民意

2014-05-17 07:51郑州大学文学院王雪娇
语文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年度话语汉字

◆ 郑州大学文学院 王雪娇

语言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以2006年至2013年“汉语盘点”活动中的年度关键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这八年来国内年度汉字的评选,探究人们社会生活以及文化心理的改变。

一、年度国内汉字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最早起源于日本,现已扩展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因为汉字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的浓缩性。

中国最早是从2006年开始进行年度汉字评选的,评选机构很多,有《重庆晚报》《羊城晚报》《厦门商报》、猫扑网络、腾讯网等等。其中,“汉语盘点”年度关键字评选,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且最权威的评选活动,它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大学、新浪网等单位共同主办,官方意味浓厚,在字词筛选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用一个汉字来概括五花八门的社会现象,或者透视语言使用情况,必定是不全面,但是“以小见大”,细微的语言现象背后也能看出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

以下是年度关键字,其他机构因为评选时间不稳定,因此简要列出。

年份国内字 当选理由 其他机构评选2006炒“炒”,炒作、炒股票、炒基金、炒鱿鱼、炒老板、炒二手房、炒原始股。“炒”字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秀2007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股票、利息、房价、物价、汽油还有工资,让人喜忧参半的“涨”字,成为国人在2007年最深刻的体验。忧、涨2008和中国大陆经受了年初雪灾和5·12地震,需要人心和;北京奥运,一曲祥和的《我和你》,显示了“宇内和”。震、众

年份 国内字 当选理由 其他机构评选2009被在2009年生发出大量“被XX”结构的流行语,如“被自杀”“被就业”“被捐款”“被涨薪”“被幸福”。它们的流行表达了公众对于公民权责名实相符的诉求。被、牛、生、蜗、具、厝(房)2010涨“涨”字多义,通货膨胀。同时,也是国力、热情、干劲的上涨,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实力、社会生活、自身工作等方方面面“节节高”的期许。涨2011控通货膨胀之下,“控”是政府责任,也是公民的期望。“控”显示了国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一系列的“XX控”,更折射出“控”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微2012梦“梦”,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社会环境,成为公民期待的梦。最大的“中国梦”是强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平2013房“楼价如此虚高,引无数百姓竞折腰。”“房”字的当选,也是民众对于利好政策出台的期望。法

二、从年度汉字看社会语言生活与社会心理转变

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认为,“语用学要以宽广的认知、社会和文化视角考察语言和语言使用。”

(一)年度汉字反映社会语言生活

罗常培指出:“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也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虽然不同的评选机构对年度汉字的选取各有不同,所评选出的年度汉字也并非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年度汉字在某种程度上必定会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某一个焦点与热点。

1.新的语言现象出现

词汇是语言感知社会的最敏锐的触角,社会的细微变化都会首先被词汇系统感知。有时候一个字或词就能引发人们一系列的联想,再加上如今网络上使用的花样繁多的修辞手段,导致词语衍生出更多微妙的含义。另外,用汉字造词具有很强的能产性,一个字往往就能造出一系列的词语。这些特点使我们能够透过年度汉字,看到一些新的语言现象。

一是大量新词语的产生和旧词新义现象的出现。如“炒”,原义只是一种烹饪手法,后来不仅有了“炒作”的意思,还有“倒买倒卖”之意,如今“炒房”“炒股”“炒地皮”等词语已经成了惯用表达。“控”形成的“XX控”格式,是受到日语的影响,日语中“コン(con)”,是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衍生出“大叔控”“萝莉控”“毛绒控”等一系列词语。再如“房”字,在每年热词提名中都备受关注,“井族”“蜗居”“蚁族”“房奴”等新词都与“房”有关,“有房”乃是中国人最实在的人生愿望,2013年由“房姐”又引申出“房叔”“房婶”“房爷”“房妹”等“中国房族”,围绕“房”字出现的新词比比皆是。

二是词语来源的多样性。除了外来词语和新造词语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通过仿造、类推等方式衍生的大量“词语群”以及方言词语的广泛运用,前者如“微XX”“XX秀”“XX梦”等,不再多述。后者则应归功于网络的超时空性,网络这一平台把说各种方言的人聚集在了一起,网民为了表现自己的地域特色常用自己的方言进行戏仿。有些产生于或常用于某些方言地区的词,由于具有某种特殊的表现力或特殊表现范围,已经或将会成为普通话中某同义词群中的有用的一员,这类词无论在词的义项或义素方面,还是在色彩意义或搭配范围方面都是有差别的。

三是新兴表达方式的产生。如由“被”字构成的“被XX”结构的流行语,突破了语法语义规则的限制,在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加上“被”,是中国式黑色幽默,凸显了人们的无奈。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时,“蒜你狠”“豆你玩”“苹神马”“糖高宗”“油你去”等词语风行一时,人们纷纷感慨成了“菜奴”。网友借俏皮、调侃戏谑的谐音词语表现自己的无奈和愤怒,用一个个幽默的隐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思考,最终归结为一个“涨”字来表达对物价直线上升的不满。其他如“具”催生的网络新词“杯具(悲剧)”“餐具(惨剧)”“洗具(喜剧)”等,也是使用了谐音的修辞。

2.话语风格的变化

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中国使用网络的人已达5亿,网络用语逐渐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很多词语都是先在网络上出现,接着传播到其他媒体,网络使得语言的传播者从最初的有限群体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人人都成了语言的创造者。任何一个词、一段话、一种语法结构、一个字……只要能够表现人们当下的心态,且形式新颖,或耐人寻味,或谐谑幽默,都能迅速传播成为流行语。近些年来,学界都将网络语言看作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的以上特质都会对整个社会的话语风格产生影响。

年度汉字“炒”“涨”“控”“被”等,一方面反映了公众在使用汉语词语时较以往更加活泼诙谐,语言生活表现出了更大的活力与创造性;另一方面,虽然年度汉字的产生是由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三个阶段组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受控性”,但一些针砭时弊、表达民意的字、词仍旧能够“脱颖而出”,这充分说明了话语方式的转变。原先“命令式”的话语风格,逐渐向“平等式”的话语风格转变,并且后者已经成为时下的主流风格。这一系列变化,表明社会开放程度增强,人们权利意识觉醒,人与人之间、社会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淡化权势、强化平等、尊重个体的重大变化。

(二)年度汉字体现社会心理

流行语之所以会流行,本质上就在于它们词义中所蕴含的观念、它们所表示的事物,与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势以及这种走势下人们普遍的心态相吻合。流行语不仅仅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心态、文化走向的被动折射,更是公众针砭时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分析历届的年度汉字,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的这些发展趋势。

一是政治对社会语言的引导作用。如2011年的“控”,这一年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调控房价等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政府政策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12年的“梦”之所以备受关注,是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二是民众权利意识的集体觉醒。大众主体精神的归位,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事务,政治、经济、民生、国际……人们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内容,以更好地确定自身的公民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薛国林教授表示,网络热词是一种民意表达,这种表达是自我意识的自然流露,是对社会现象的发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民生热点的关注、对不良现象的批评。从2006年的炒股、炒房、炒基金的“炒”,到 2010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煤超疯”的民生之艰,从2008年心手相连的“和”,到2012年中国梦的“梦”,都体现出人们对社会事务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而许多源于草根、网络的词语成为流行语,则展现了民众尤其是网民对社会百态的认知和态度,揭示了主流媒体话语民主化、话语权利走向平等、社会自由度提升等趋势。

年度汉字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文化意象,是对公共管理水平的考量,也是对公众内心感受的测试。它应该被视为一种民意,来催发各级政府积极履行公共责任,使社会更加公平与公正,使公众拥有更多的尊严与幸福。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徐默凡,刘大为.汉语语用趣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王铁琨,侯敏.从2008年度调查数据看中国的语言生活[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5]郝世宁.从 2009年度流行汉字看社情民意[J].中国统计,2010,(6).

[6]张虹.国内年度汉字评选的推动力和出现的问题反思[J].新闻知识,2012,(10).

[7]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

猜你喜欢
年度话语汉字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年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