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医用导向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

2014-05-16 09:54朱松盛吴小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工生物医学医用

王 伟,段 磊,朱松盛,刘 宾,吴小玲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29)

深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医用导向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

王 伟,段 磊,朱松盛,刘 宾,吴小玲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江苏南京 210029)

“医用导向型”培养模式是“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在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创性应用,而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则是该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针对医疗卫生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本专业确立了“医用导向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医工融合”式的教学体系,并探索了分层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医用导向型

0 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以现代科学及工程技术研究解决医学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目前,我国设置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大部分为理工科或综合性院校,少部分为医学院校。前者侧重工科技能的培养,其毕业生缺少系统的医学知识,无法了解工程技术在诊断、治疗、防控等医学领域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其能力在医疗卫生相关行业的发挥[1]。而后者医学背景深厚,与医学临床紧密联系,学生能迅速发现并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相比之下,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更能在医疗卫生行业发挥积极作用[2]。

鉴于此,2006年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办以来,充分发挥医科院校优势,针对医疗卫生相关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江苏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逐步确立了“医用导向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医工融合”式的教学体系见图1,并探索了分层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图1 “医用导向型”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图

1 确立“医用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

生物医学工程不是将理工科与医科知识简单组合,而是根据人才市场特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将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3]。因此,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针对学生(本二)的实际情况,瞄准医疗卫生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确立了培养熟知医学知识并深入了解医学领域需求的“医用导向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的目标[4]。

2 完善“医工融合”式教学体系

为保证“医用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在充分发挥医学院校优势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搭建了“医工融合”式的课程教学平台和实验教学平台,打造了“医工复合”教学团队,完善了教学体系(见图2),彰显了专业特色。

图2 “医工融合”教学体系

2.1 搭建课程教学平台

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有丰富的医学资源,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医学课程教育及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完善了学生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医学资源优势,搭建了“医工融合”的课程教学平台。

课程设置上进行“四个调整”:调整基础课程中医学课程比例,调整专业课程中“医用”课程比例,调整实验课程中跨学科融合实验比例,调整实习和毕业设计中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比例[5]。

教学过程中强调“四个注重”:教材选择上注重“工中有医”,教学内容中注重“医工渗透”,教学方法上注重“医工联合”,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中注重“工为医用”[6]。

以“四调整四注重”为特点的课程教学平台,发挥了医学院校优势,体现了“医工融合”。

2.2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了改善医学院校的工科实践条件,使之充分满足临床医学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本专业大力加强工学实验室建设[7],搭建了基础训练、综合提高和拓展创新3个实践教学平台[8],创建了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并于2011年获得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大大提升了工学实力,使本专业的实践体系呈现出“医学深厚,工学完备,医工融合”的特点。

(1)基础训练平台。整合数学、计算机、物理等理工科原有实验室,共享学校完备医学实验室。以掌握医学与工学基本操作技能和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目标,是“医工融合”的基础。

(2)综合提高平台。新建了8个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综合实验室和附属医院7个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融会贯通及发现与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是“医工融合”的重要过程。

(3)拓展创新平台。包括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室,所有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均在此平台进行,学生选择与医学紧密联系的题目参与其中。以工学知识的医学应用与创新为目标,是“医工融合”能力的体现。

实验中心的3个平台既有机衔接又层层递进[9],对学生进行了系统化工程实践训练,是“医用导向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2.3 打造“医工复合”型教学团队

培养“医用导向型”复合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0],不仅要有多学科复合的知识背景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更要有服务临床的意识。专业充分利用了学校优秀的医学师资,联合附属医院资深的临床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结合理工背景的本专业教师,组成了“医工复合”型师资队伍。

同时加强对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对理工背景的教师,进行医学知识培训,鼓励其参加临床科研合作;安排理工类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带教综合实验,参与课题研究,加强交流,促进其知识结构的“双向融合”,培养了一批理工医知识融会贯通、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优秀师资[11]。目前该系共有专、兼职教师29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

3 探索分层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培养是“医用导向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核心。充分发挥实验示范中心的创新资源优势,构建并实施了“认知体验,实践锻炼,深化拓宽”三阶段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见图3),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相长[12]。2010年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三育人优秀集体1项,扬子江奖教金1项,2012年获青年奖教金1项。

图3 三阶段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

(1)认知体验阶段激发创新意识。引导低年级学生从基础课程中寻找创新切入点,组成各种兴趣小组,激发创新意识。本专业学生100%参与兴趣小组,50%以上参加高等数学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寒暑假低年级学生均可进入实验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2)实践锻炼阶段促进创新思维。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和各种科技竞赛及创新项目,促进学生创新思维[13]。近4年本专业有60%学生参加了实践锻炼,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共计33项,获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项。

(3)深化拓宽阶段提高创新能力。高年级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及毕业设计。以学生自学、自设计为主,教师适当指导,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可持续性发展[14]。2010年至今已获省优秀团队毕业设计2项、优秀个人毕业设计三等奖1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

4 人才培养成效斐然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的“医用导向型”创新人才,总体素质高,各项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能从医学工学两个视角观察思考临床工程中的问题,将工程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就业针对性强,真正做到了“工为医用”[15]。

(1)学生总体素质高。毕业生中党员达到35.4%,历届学生共获奖学金91项,其中3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校长奖学金。

(2)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08以来,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计33项。其中,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李开良等3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是当时唯一获此奖项的医学院校学生。

(3)就业针对性强。三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2%,96.67%及97.62%,其中到三甲级医院工作的就有27%,专业对口率达96%。我们向10余家高校、医院、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本专业“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占92%,说明本专业培养的“医用导向型”创新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5 结语

“医用导向型”培养模式是“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在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创性应用,而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则是该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针对医疗卫生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本专业确立了“医用导向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了“医工融合”式的教学体系,并探索了分层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目前该成果已获得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今后本专业将依托省项目的支持和学科优势,依托省实验示范中心平台,进一步深化“医用导向型”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1] 匡宝平,李玉生,王秀莲.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生理科素质培养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4,22(18):7-9.

KUANG Bao-ping,LIYu-sheng,WANG Xiu-lian.Thoughts on American Medical Education Quality Training of Medical Physiology[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04,22(18):7-9.

[2] Griffith L G,Grodzinsky A J.Advance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J].JAMA,2001,285(5):556-561.

[3] 吴向明,余红娜,陈春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96-399.

WU Xiang-ming,YU Hong-na,CHEN Chun-gen.A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Compound Talents and Some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08,7(4):396-399.

[4] 宁 旭,秦明新,金 贵,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28-133.

NING Xu,QIN Ming-xin,JIN Gui,et al.Exploration and Ponder for Rais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J].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2,33(1):128-133.

[5] 马春排,李天钢,李自毅,等.生物医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103-105.

MA Chun-pai,LITian-gang,LIZi-yi,etal. Constructionof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0,29(4):103-105.

[6] 董亚明,余学飞,董哲宇.医科院校开设医学工程类专业的前景及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29-230.

DONG Ya-ming,YU Xue-fei,DONG Zhe-yu. MedicalSchools Opened Med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ospects and Strategies[J].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2009,17(2):229-230.

[7] 刘文军,余学飞,李光明,等.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5):107-109.

LIU Wen-jun,YU Xue-fei,LIGuang-ming,etal.Study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BM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J].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08,29(5):107-109.

[8] 马冬梅,朱正伟,陈树越,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95-97.

MA Dong-mei,ZHU Zheng-wei,CHEN Shu-yue,et al.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xperiment[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08,29(5):107-109.

[9] 龚学余,朱卫华,黄智伟.大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方案及提高就业率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6):32-35.

GONG Xue-yu,ZHU Wei-hua,HUANG Zhi-wei,Exploration in Engineering Design Abi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 and Improving Employment Ratio[J].Journal of EEE,2005,27(6):32-35.

[10] 孙浩宇.略论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5(4):146-147.

SUN Hao-yu.Cultivating the Integrated and Qualified Candidate Teachers:A Retrospect and Exploration into the Reform of Quality Education[J].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6,25(4):146-147.

[11] 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90-96.

YU Zu-hua,ZHAO Hui-feng,LIU Lan-cha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eam Building Theory and Practice[J].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Sciences Edition),2008,25(2):90-96.

[12] 高路斯,邹龙江,潘学民.设计性综合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96-97.

GAO Lu-si,ZOU Long-jiang, PAN Xue-min. Exploration of Designable Exoteric Teaching Mode in Experiment Course[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06,23(3):96-97.

[13] 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7):67-69.

ZHAO Jian-hua.Analysis of the concept,structu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J].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2009(7):67-69.

[14] 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48-51.

WEI Tian-xing.Thoughts on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J].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2010,28(1):48-51.

[15] 张学龙,黄 勇,程海凭.日本临床医学工程师制度提供的启示[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1-4.

ZHANG Xue-long, HUANG Yong, CHENG Hai-ping. Enlightenment from the System of Japanese Clinical Engineer[J].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2007,22(1):1-4.

Deepening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Developing a"Medical-oriented"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novation Talent

WANG Wei,DUAN Lei,ZHU Song-sheng,LIU Bing,WU Xiao-ling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Nanjing 210029,China)

"Medical-oriented"training mode is a"demand-oriented"model in our school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originality applications,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e training model.Based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demand,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center,the medical and health-related professions establish a"medical-oriented"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to improve the"integration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type of teaching system,and explore tiered progressive system of innovative ability.

Innovative training;Biomedical Engineering;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Center;medical-oriented

G 642.0

A

1006-7167(2014)05-0138-03

2013-08-15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KY-11)

王 伟(1980-),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医疗仪器与图像处理。

Tel.:13913843531;E-mail:bmeww@njmu.edu.cn

吴小玲(1961-),女,江苏东台人,博士,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为纳米磁性材料。Tel.:13851588926;E-mail:bmewxl@163.com

猜你喜欢
医工生物医学医用
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国外生物医学文献获取的技术工具:述评与启示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新环境下医工教研室构建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