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便,何成江,邓光校,鲍 典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
塔河油田自北向南凸起可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以及海平面多次升降,导致岩溶叠加改造作用发育,沿断裂、裂缝和风化壳形成了以大型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古喀斯特储层。岩石基质不具储渗能力,有效的储集空间主要依赖于地层中次生孔隙(次生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发育程度。研究表明,岩溶水系发育区的喀斯特古河道系统是整个岩溶体系的核心,不同尺度和岩溶形态千差万别的溶洞体与古河道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岩溶斜坡带地下水动力具垂向渗入和水平运动,洞穴型储层非常发育。塔河油田整体处于岩溶斜坡带,是缝洞型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塔河油田234口钻井直接钻遇溶洞,并且20%以上油井累产油大于10×104t以上,表明这些溶洞体系不是孤立发育,且有一定的规模和展布方向。因此,系统开展岩溶古河道描述与刻画研究,对促进喀斯特古河道的深化研究、以及该类油气藏的开发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岩溶演化阶段,岩溶水始终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可溶岩和水是岩溶作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而水的循环交替是决定其溶蚀能力的决定因素;同时水动力条件也决定了水流侵蚀能力,因此水流作用是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岩溶暴露时期的长短、古地貌发育的差异(岩溶台地、缓坡及洼地)与岩溶水动力条件的强弱,控制着岩溶发育的强度[1-2]。
现代岩溶研究表明,受古岩溶水系作用形成的洞穴系统的平面展布一般可分为网状(迷宫式)、树枝状、羽状、单一管道、个体溶洞等不同形式[3]。其中,单一管道洞穴多发育在地层倾角较陡,受可溶岩层间隔,可溶岩成狭长条带分布的地区以及河谷深切、地形高差大、有利于地下水排泄和产生分异溶蚀的地区。树枝状洞穴系统则发育在径流条件较好、可溶岩大片连续分布的地区,并受到一定分布规律的构造裂隙网络所控制;当其一侧受到非可溶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则可发育羽状洞穴系统。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的岩溶古环境及缝洞发育特征,该区处于阿克库勒凸起岩溶斜波带的中段,石炭系沉积前呈现北东高、南西低,暴露时间长,长期遭受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经过多期岩溶和构造运动改造,平面上发育了单支管道型、网络型管道以及竖井型(落水洞)等溶洞类型。
垂向上受多期岩溶旋回及构造运动影响,不同岩溶地貌单元,岩溶纵向发育强弱及地下水运动方式、岩溶作用方式不同,纵向岩溶带的发育程度相差较大。根据地表、地下岩溶水系的不同,将塔河地区的岩溶剖面纵向上划分为以表层溶蚀为主的地表水系构成的明河和以内幕岩溶为主的地下水系(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形成的地下暗河两大类。总体来看,地表水系发育的岩溶峡谷地区,地表水流与地下水流的水平与垂直强烈交替,形成的溶洞规模较大[4];而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形态为主的地下暗河形成的潜流溶洞,虽然受潜水基准面和水动力变化控制,沿层面、不同的断裂、裂缝带溶蚀形成的古河道形态结构和规模千差万别,但共同的特点是垂向溶洞的层楼状结构,例如塔河西部良里塔格组尖灭线附近井区纵向上发育的2套溶洞体系。浅部及地下水径流带的水动力作用较强,古河道系统连通性相对较强,携带机械物质较多,因而机械充填程度较高;而垂向渗滤溶蚀带、潜流溶蚀带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缝洞连通性相对较弱,机械物质携带充填相对较弱,后期化学充填程度相对较高[5-9]。
不同古构造形态决定了岩溶暴露时期的长短,不同构造位置与覆盖条件下的岩溶作用差异大。其中塔河主体上奥陶统剥蚀区与外围上奥陶统覆盖区接受岩溶作用的时间与强度不同,古河道的形成受控因素有一定的差异性。塔河油田上奥陶统尖灭线以北,海西期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形成喀斯特岩溶地貌,地表河流水系及地下暗河非常发育,地下暗河以及地表河两岸岩溶残丘往往是储层最为发育的部位。
1.2.1 塔河主体上奥陶统剥蚀区
主体区加里东中期至海西期整体构造较高,长期暴露地表接受岩溶作用时间长、强度大,是岩溶大气水的主要补给区。碳酸盐岩岩层中地下水受大气淡水和地表径流的补给,地表水沿着溶蚀裂隙、落水洞和竖井等迅速消入地下,在地下渗流运动一段距离后,在适宜的部位又以岩溶泉、暗河出口等形式将地下岩溶水流排泄至地表,这就形成了浅层岩溶地下水的补给—运动—排泄系统。浅层岩溶含水层基本处于无承压状态,岩石透水性较好,岩溶水的运动过程比较通畅,水的径流量较大,地下水以裂隙流—管道流为主,且流速较快。岩溶水在流动过程中,塑造了岩溶区特殊的地表形态(如溶丘—谷地)和地下形态。塔河主体区的岩溶水文系统,主要是在这种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
1.2.2 塔河外围上奥陶统覆盖区
外围区在岩溶时期基本位于岩溶斜坡带,属于埋藏型岩溶作用区,与主体区暴露型岩溶有着截然不同的水动力条件。覆盖区在恰尔巴克组等上覆地层沉积之前接受过短暂的大气淡水淋滤岩溶作用,随着风化面被覆盖进入埋藏型岩溶发育阶段,地表无岩溶现象,但是在局部深大断裂及内幕断裂发育区,可溶性大气水及地层承压水可通过断裂和岩溶不整合面对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断裂、裂缝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溶蚀改造,形成了发育程度较高的岩溶缝洞系统。在上奥陶统尖灭线附近,覆盖区风化面顶以上发育的水系与裸露区大部分向南发育的地表水系可以对接。可见覆盖区水系成因主要是北部裸露区水系向南延伸继承性发育,局部沿断裂下渗穿层形成[10-13]。
基于古河道实钻储层发育特征建立了不同地质模型,分别进行自激自收式正演模拟,可以得到不同缝洞结构类型理论状态下的地震反射结构。根据实钻分析,共建立4种储集体规模、充填、纵向发育特征不同的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图1)。
图1 塔河奥陶系油藏古河道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剖面对比Fig.1 Forward model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actual seismic section of ancient river system in Ordovician reservoirs,Tahe Oil Field
(1)缝洞体距风化面表层10 m左右,其中的溶洞难以区分,且随着缝洞体尺度变小反射强度逐渐变弱直至消失;(2)缝洞体横向尺度小于地震采集面元时,正演无法形成有效反射;(3)大尺度缝洞体对其下部发育的小尺度缝洞体具有遮挡作用,造成小尺度缝洞在地震剖面上无法成像;(4)沿古河道走向发育的缝洞体经后期岩溶改造差异巨大,能量强弱差异也较大,缝洞发育段主要对应风化面强波峰下的波谷反射及波峰,与研究区内反射特征基本一致。
根据目前的研究和认识,把岩溶古河道划分两类:一类是发育在风化面表层,岩溶水溶蚀下切形成的明河河道;另一类为风化面内幕潜流、径流带溶蚀形成的管道状暗河河道。根据分类的不同,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也有所差异。识别明河技术主要包括岩溶构造的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以及振幅、相干类识别技术;识别暗河的技术主要有各类振幅属性、混相分频刻画技术等。
2.2.1 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层位、构造的精细解释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地质背景与岩溶河道成因分析,可精细刻画岩溶古地貌及地表明河的微观分布特征。具体识别过程中,利用3D Canvas软件系统,通过混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可视化技术——数据体浏览技术和几何面浏览技术来进行古河道识别与雕刻,并实现三维可视化,古河道明河段主要呈较为连续的局部构造低部位以及地震属性能量较强的特征。利用该技术在塔河10区、12区东部剥蚀区初步识别出2条近南北向的明河河道,展布宽围较宽(700~920 m)、流域较长(18~22 km),下切深度较深(约300 m)(图2a)。
2.2.2 精细相干识别技术
应用精细相干技术,可以较好地刻画明、暗河岩溶河道,利用Pardigm及LandMark中的本征值相干、三维数据体相干算法并结合Dip an Azimutch倾角方位角属性解释古河道。解释成果可见在古河道系统发育区,沿河道展布方向明显呈连续弱相干属性特征。
图2 塔河奥陶系油藏古河道三维可视化雕刻、相干属性识别河道成果Fig.2 3d visualization and seismic coherent attribute extraction results of ancient river system in Ordovician reservoirs,Tahe Oil Field
精细相干技术利用河道储层的相干及倾角属性较连续的特性对识别明、暗河均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对明、暗河融会贯通、叠合展布较复杂的井区进行河道识别效果显著。目标区利用相干属性识别出明、暗河交互的网状河道2条,展布宽度较窄(400~636 m)、流域较长(16~22 km),下切深度较深(150~250 m)(图2b)。
2.2.3 混相分频刻画技术
混相分频技术在古水系、断裂和溶洞的刻画上效果较好,能分频率(河道厚度不同其调谐效益也不同)、分颜色(RGB)精细刻画古河流古水系在平面和地震剖面中的展布特点[14]。通过对比振幅、相干等其他储层识别技术,该方法能较好刻画出小范围暗河河道及孤立发育的溶洞,特别是河道刻画清晰准确,溶洞亮点特征明显,方便识别,更具有地质意义。目标区利用混相分频技术识别2条暗河,展布宽度较窄(462~700 m)、流域较长(8~12.6 km),下切深度较浅(约150 m)(图3)。
古河道最基本的地震响应特征是地震振幅的强能量反射、地震道的不连续性,特别是中深部局部连续的强振幅异常与地下水系(暗河)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选定具体时窗,提取地震振幅变化率、地震相干等属性,开展地震反射结构、多属性叠合综合解释,可清晰再现地下古河道系统的分布(表1)。
图3 塔河奥陶系油藏古河道混相分频技术雕刻成果Fig.3 Characterization of ancient river system in Ordovician reservoirs using mixed phase frequency technology,Tahe Oil Field
表1 塔河奥陶系油藏古河道识别地震技术汇总Table 1 Summary of seismic techniqu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river system in Ordovician reservoirs,Tahe Oil Field
3.1.1 明河古河道
1、4号明河位于工区中西部,主要发育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明河主干延伸长度较长,平面上流经上奥陶统尖灭线,在上奥陶统覆盖区仍继承性发育。主要发育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等地层,局部通过断裂及不整合面对下部地层进行溶蚀,地表径流、垂向渗滤和水平径流等岩溶作用均较强,因此溶洞、溶蚀裂缝均比较发育,局部发育小型岩溶管道。发育支流12条,流域范围较大,平面延伸长度18.8~22.3 km;地震反射特征比较明显,沿河道走向切取地震剖面,主要反射特征为风化面层位下强波谷和强波峰特征。目前河道上有钻井25口,钻遇溶洞井15口,钻遇溶洞17个,钻遇溶洞井产能较高,而未钻遇溶洞井产能相对较差,表现出较强的横向非均质性(图4,表2)。
3.1.2 暗河古河道
工区识别暗河主要位于中东部上奥陶统剥蚀区,平面分布范围大且支流极为发育,呈网状河道分布;整体为北西向走向,延伸长度长(12.6~22.1 km),支流发育29条。沿暗河走向,地震剖面上以风化面层位下强波峰和强波谷反射特征为主,以垂向渗滤或潜流溶蚀为主,岩溶管道、溶洞规模一般相对较大。但受局部崩塌堆积及化学充填作用影响,暗河形态破坏较严重,受不同期次断裂分割,横向连续性相对较差,局部河段有一定的连续性。目前钻遇暗河段钻井77口,钻遇溶洞井60口,钻遇溶洞64个(图4,表2)。
图4 塔河奥陶系东部古河道系统综合识别成果Fig.4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river system in Ordovician reservoirs,eastern Tahe Oil Field
表2 塔河奥陶系油藏古河道发育特征Table 2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ancient river system in Ordovician reservoirs,Tahe Oil Field
明河水沿断裂、落水洞等注入暗河,暗河水在残丘角洞等泄水口出露地表并排泄入明河,补充明河水量,两者不断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现今地下巨大的古喀斯特岩溶水系网络系统。分析塔河油田明、暗河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成因地质背景相同。塔河古河道系统的主要形成时期为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岩溶时期,主体区岩溶高地接受岩溶大气水的区域补给形成古水系水源,沿早期深大断裂对可溶岩冲刷并逐渐向下溶蚀形成河道,同时向西、南部较低的斜坡区延伸发育,形成了现今的古河道缝洞管网系统。
(2)宏观内部结构相同。根据河道识别成果发现,现今河道系统不存在绝对单一的明、暗河系统,明、暗河沿主干河道两翼总会发育多个小规模的明河或暗河分支。对应纵向结构特征,沿河道方向表层岩溶带及内幕岩溶带(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多为叠合发育或相互连通,目前明、暗河分类主要基于识别的主干河道性质而定。
(3)储集体分布与构造—断裂的关系。根据工区识别的明、暗河与断裂、构造匹配关系可知,平面上明河发育主要受控于深大断裂及区域构造特征,工区主要发育多条近北东向深大断裂,岩溶水沿断裂溶蚀下切形成主干明河河道,同时区域构造控制明河主要沿沟谷等构造低部位继承性发育;暗河河道主要沿工区多条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展布,与构造高低没有明显对应关系,多处可见暗河贯穿残丘的“穿山”现象。
古地表河系统由古地表河沟谷及周边残丘两部分组成,由于残丘幅度和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古地表河干流及支流储集体发育规模及深度各不相同。总结明河发育区主要的特征组合有以下几类:两侧“高幅”残丘+串珠状反射、分支河道+小幅残丘或无残丘、明河干流低部位或构造单斜。其中古地表河干流两侧残丘根据幅度分为高幅度残丘及低幅或无残丘两种类型,距地表河干流远近则分为近岸残丘及远岸残丘两类。研究岩溶发育程度以及实钻井分析数据表明,古地表河近岸岩溶台地和岩溶缓坡的溶峰边坡等部位受强水动力冲蚀形成的溶丘地貌,易形成“穿山”管道系统,后期受充填破坏程度较低;形成的储集体规模较大,且通常具有多层洞的特征,为井位部署的优先区域。
远岸高幅残丘区距地表河干流较远,远离岩溶水力较强区域,储集体发育程度明显下降。古地表河支流下切深度浅,两侧以溶丘边坡及沟槽谷洼地边坡地貌单元为主,构造幅度普遍较低,形成的储集体一般规模较小,且深度较浅。储集体地球物理特征表现为“小串珠”状形态,表征小规模溶洞体,实钻井普遍供液较差,地层能量不足。
实钻井表明,沿地表河道从补给区—补给径流区—径流汇流区一排泄区,地表水的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对应缝洞型储层受泥质充填破坏程度提高;未充填与半充填溶洞型储集体主要发育在岩溶台地和岩溶缓坡的溶峰边坡、溶丘边坡及沟槽谷洼地边坡等微地貌单元。
古暗河在暴露岩溶区发育程度最高,由于断裂发育程度高,水动力条件强,通常以断裂为溶蚀通道形成较大规模的管道型通道。开发钻井表明,无论是主干断裂还是次级断裂组合,古暗河型储集体均能良好发育,储集体通常具有规模较大、延伸长、垂向分带多层洞发育特征。同时,断裂作为油气的运移通道,与古暗河型储集体形成不同配置关系时,储集体内部油气的充注程度不同。总结暗河发育区主要的特征组合有以下几类:古暗河+断裂、次级断裂+暗河易充填段、暗河管道低部位、中深部孤立岩溶管道。
在油气成藏期,古暗河匹配深大断裂或次级断裂时,未充填或半充填储集体内具备开放的油气运移通道,能有效储集并在后期调整中良好成藏。对于断裂与古河道匹配、地震反射呈“串珠、杂乱强反射”的区域实钻效果较好。而古暗河与断裂匹配程度较低的区域,包含次级断裂+暗河易充填段、暗河管道低部位、中深部孤立岩溶管道等模式,由于储集体缺乏供油断裂且有效储层发育较差,通常储集体内部仅能小规模成藏。且在油气充注过程中未能彻底排驱地层水,导致生产中供液低且中高含水。因此对于断裂与古河道匹配较差区域开发风险较大,目前仍处于初步评价探索阶段。
暗河段充填作用较为普遍,在暗河入口处、支流与主干河道交汇处、暗河与明河交汇处、暗河变窄及转弯处,水动力条件明显变差,缝洞体充填较为严重。受暗河内部垮塌、充填作用影响,沿古暗河通道形成多个独立的段塞式油气藏。
(1)根据古河道缝洞系统纵向发育强弱及地下水运动方式、岩溶作用方式及古河道油藏岩溶地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古地貌恢复成果,将古河道岩溶剖面纵向上划分为明河表层岩溶带及暗河内幕岩溶带(垂向渗滤溶蚀带、径流溶蚀带、潜流溶蚀带)。
(2)利用地震正演模拟分析古河道储层响应特征,当缝洞体尺度小于地震采集面元时识别难度大;大尺度缝洞体对下部发育的小缝洞体具有遮挡作用;古河道缝洞发育段主要对应T47强波峰下的波谷反射及波峰。利用地震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混相分频刻画技术以及振幅、相干属性识别古河道效果较好。
(3)利用多属性叠合并结合岩溶地质分析,在塔河油田共识别出主要古河道6条。由于岩溶发育成因的差异,古明河及古暗河系统内缝洞储集体形成模式不同,储集体规模、延展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4)古地表河、古暗河内部有利储集体发育的表现特征:明河为两侧“高幅”残丘+串珠状反射区;暗河为断裂与古河道匹配区、地震反射呈“串珠、杂乱强反射”的区域。
[1] 鲁新便,蔡忠贤.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古溶洞系统与油气开发:以塔河碳酸盐岩溶洞型油藏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1):22-27.
Lu Xinbian,Cai Zhongxian.A study of the paleo-cavern system in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oil/gas development:taking the reservoirs in Tahe oilfield as an example[J].Oil &Gas Geology,2010,31(1):22-27.
[2] 鲁新便,赵敏,胡向阳,等.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建模方法技术研究:以塔河奥陶系缝洞型油藏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2,34(2):193-198.
Lu Xinbian,Zhao Min,Hu Xiangyang,et al.Studies of 3D reservoir modeling:taking Ordovician carbonate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s in Tahe Oil Field as an example[J].Petroleum Geology &Experiment,2012,34(2):193-198.
[3] Robert G Loucks.古洞穴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埋藏改造、空间复杂性以及储集油气的意义[M]//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编译.裂缝碳酸盐岩勘探开发和盐下地震成像技术,2000:1-34.
Robert G Loucks.The cause of the ancient cave carbonate reservoir,buried reformation,space complex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M]//The star oil company of sinopec northwest petroleum compilation.Fractured carbonat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alt under seismic imaging technology,2000:1-34.
[4] 杨明德.岩溶峡谷区溶洞发育特征及水动力条件[J].贵州地质,1998,15(1):17-25.
Yang Mingde.Karst gorge area kars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dynamicconditions[J].Guizhou Geology,1998,15(1):17-25.
[5] 王俊明,肖建玲,周宗良,等.碳酸盐岩潜山储层垂向分带及油气藏流体分布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03,21(2):210-213.
Wang Junming,Xiao Jianling,Zhou Zongliang,et al.The carbonate buried hill reservoir vertical zoning and reservoir fluid distribution[J].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2003,21(2):210-213.
[6] 张文博,金强,徐守余,等.塔北奥陶系露头古溶洞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储层意义[J].特种油气藏,2012,19(2):50-54.
Zhang Wenbo,Jin Qiang,Xu Shouyu,et al.Paleo-caver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 implication in the Ordovician outcrops in northern Tarim Basin[J].Special Oil& Gas Reservoirs,2012,19(2):50-54.
[7] 肖玉茹,何峰煜,孙义梅.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洞穴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75-80.
Xiao Yuru,He Fengyu,Sun Yimei.The ancient cave type carbonat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In tahe oilfield ordovician ancient caves,for example[J].Oil& Gas Geology,2003,24(1):75-80.
[8] 焦方正,窦之林.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研究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6-22.
Jiao Fangzheng,Dou Zhilin.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ahe oil field[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8:6-22.
[9] 马晖.利用测井方法识别和评价塔河油田岩溶溶洞[J].断块油气田,2012,19(2):266-269.
Ma Hui.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karst caves with well logging method in Tahe Oilfield[J].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2012,19(2):266-269.
[10] 周江羽,吕海涛,林忠民,等.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09,31(6):547-550.
Zhou Jiangyu,Lü Haitao,Lin Zhongmin,et al.Karstification models of the Ordovician carbonstes and their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ahe oilfield,The Tarim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2009,31(6):547-550.
[11] 鲁新便.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地质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5):508-512.
Lu Xinbian.Several problems in study of development programme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ahe oilfield,Tarim basin[J].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2003,25(5):508-512.
[12] 林忠民.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J].石油学报,2002,23(3):23-26.
Lin Zhongmin.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ahe oil field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forming conditions[J].Acta Petrolei Sinica,2002,23(3):23-26.
[13] 蔡忠贤,刘永立,刘群.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岩溶古水系对接现象及其意义[J].现代地质,2010,24(2):273-278.
Cai Zhongxian,Liu Yongli,Liu Qun.The appear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palaeo-drainage systems connection in the top of Lower-Middle ordovician in Tahe Oilfield[J].Geoscience,2010,24(2):273-278.
[14] 李宗杰,韩革华,张旭光,等.塔河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方法研究[C]//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Li Zongjie,Han Gehua,Zhang Xuguang,et al.Tahe carbonate reservoir predi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C]//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Tarim Basin.Beijing:Geology Publishing House,2005.
(编辑 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