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的“鹤壁模式”

2014-05-16 09:28:34
河南电力 2014年3期
关键词:鹤壁变电站调控

杜 涛

“鹤壁全市两县三区,均实现了变电站数据的集中化管理和监控远程查看,通过‘千里眼’和‘顺风耳’,为调度员驾驭电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2月25日,鹤壁供电公司调度班班长宋晓磊告诉笔者。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地县调控一体化建设试点单位,鹤壁公司紧密结合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从地区调度数据网建设、调度EMS系统建设、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等七个方面入手,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了具有鹤壁特色的“地县调控一体化”体系。

1月26日,鹤壁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全面建成,调度D5000系统所有功能全部进入实用化阶段。鹤壁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作为新一代电网调度技术的代表,填补了省内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空白,其体系架构、广域分布式数据采集集群、分区子系统解并列技术等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变革:市县同步推进

图.调度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探讨

“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改革创新,对鹤壁公司来说,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一次成功的蝶变之旅。”鹤壁公司副总经理潘龙介绍说。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鹤壁公司实现了地、县两级电网调度“组织结构、管辖范围、业务流程、管理标准、技术平台”的五统一,大幅提升了电网应急处置能力。

鹤壁电网具有网架结构小巧、设备精良、管辖县数量少、交通便利等多个特点。鹤壁公司将所属两个县公司调控一体化建设和地调大运行建设紧密结合,根据“标准化、一体化建设,精益化、集约化管理”,确保与市县两级调度以及调度与设备运维单位之间的无缝衔接和密切配合。

鹤壁地县调控一体化建设,主要包括管理模式调整、调度业务模式转型、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标准制度修编五个方面的内容。

针对淇县、浚县两家县公司的实际特点,鹤壁公司指导县调编制工作标准8项、管理标准4项、技术标准2项,建立健全了适应体制运转的标准制度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职责调整;完成县级调度数据接入网及县级通信网改造等工程,将淇县、浚县县域范围内所有厂站信息接入鹤壁地调监控系统,县调配备地调调度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终端,实现地、县级电网调度监控技术支持系统一体化运行。

2013年9月,地县调控一体化模式进入试运行阶段。鹤壁公司组织了地县反事故演习,县域变电站资产的监控权试调整。2013年10月,将县域范围内110千伏电网调度权、方式计划安排、继电保护整定职责上收至鹤壁地调。鹤壁电网调度、监控、自动化专业整体技术水平及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安全稳定水平也相应提升。

协同:一体化高效运转

“所谓‘调控一体化’,即采取‘电网调度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的管理模式,二者各司其责但又紧密配合。”鹤壁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徐晓光告诉笔者,具体而言,就是将电网调度与变电监控一体化设置,鹤壁公司地县调控一体化是在调控一体化基础上,再把辖区县调全覆盖而打造的“升级版”。

鹤壁公司根据地县电网调度范围的重新划分,将两县辖区内全部110千伏变电站进行重新调整,县调负责县域内所有35千伏及以下电网调度,地调负责110千伏及以上电网的调度,实现主网调度层面上的“调度一体化”。

目前,鹤壁地区调度数据网,已全面覆盖两县三区的8座220千伏变电站、16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具备调度监控信息双通道采集条件,满足调度监控信息高效、可靠采集,实现了鹤壁地区变电站调度数据网络集中监控覆盖率100%。其中,220千伏变电站平均监控信息接入量为420条,与改造前相对比,减少810条。

鹤壁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目前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它完美地诠释了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理念的一个现实版缩影。它真正意义上使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数据监控和调度。

为弥补县调在专业管理方面人员、技术力量的不足,鹤壁地调从运行方式、调度计划、继电保护、二次管理等多方面协同配合、深入对接。编制了《县级调度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实施方案》,全面强化在调度运行、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的专业管理,实现核心业务纵向拓展,专业流程优化配置,切实做到地、县调控管理一体化。

融合:打造坚强电网

地县调控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的调度、监控业务合一,它是技术的革新,更加注重标准统一和信息的融合。这也是缩短管理链条、提升生产组织专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最直观、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极大地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和电网调度应急反应能力。”该公司调度员索贵龙说,调度、监控业务有效整合,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事故处理环节。

统计数据显示,从发生电网故障到下达调度令,鹤壁公司调度人员的处理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别小看这短短的10分钟,它降低了电网故障的概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进一步提升。”该公司调度班班长宋晓磊说。

目前,鹤壁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无人或单人值守,并成立了浚、淇两县运维操作队,运维人员由116人减少至68人,减员率达到59%。淇县公司和浚县公司通过“大运行”体系建设和地县调控一体化的实施,人员效率提高30%,工作效率提高了49%,同时统一了标准和流程,工作更加集中高效,业务全面集成贯通,电网运行绩效得到了稳步提升。

“新系统实现了地调与县调间数据互联互通,横向与纵向数据整合。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实现地、县调控一张网,全盘化,形成全网协同化运作,为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保驾护航。”鹤壁公司总经理李伟充满信心地说。

猜你喜欢
鹤壁变电站调控
新担当 新作为 开创鹤壁人大工作新局面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48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中国外汇(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34
宣传好鹤壁人大履职的鲜活实践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0
建设“法治鹤壁”人大全力以赴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2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电子制作(2018年8期)2018-06-26 06:43:34
“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