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连根
学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壮大,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自上海市钱币学会在老一辈钱币学家和钱币收藏家的创建下,于1983年10月17日在上海成立。如今上海市钱币学会已走过光辉而美好的三十个春秋。我为此纪念着这份收藏缘分。
对一名钱币学会名誉理事的我来讲,回想在收藏与鉴赏咸丰大钱的活动中,同上海市钱币学会结下的那份不解之缘,更是心情激动,感慨万分。
儿童时期的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收藏,但常常拿一些铜元与邻居小朋友在地上做滚铜板的游戏。直到读书时,也只是对钱币好玩而已。1960年我在上海医专毕业,留校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至1975年春,这段期间,我开始经常到附近花鸟市场去收集一些古钱,从而步入到收藏古钱的殿堂。1997年9月,我正式加入上海市钱币学会,成为会员。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我被推选为第五、第六届理事,现为名誉理事。上海市杨浦区收藏家协会成立时,我被聘任为理事。任职期间,曾在上海市钱币学会活动室和云洲古玩城,为钱友讲解咸丰大钱的收藏与鉴定。并多次被邀请到上海市钱币学会与上海市黄浦区老年大学共同举办的钱币知识讲习班授课,为中老年朋友传授古钱币文化知识。每次讲课,总带些古钱实物,供大家观赏。杨浦区收藏家协会在延吉和长白社区开办古玩讲习班,我也前去为居民普及古钱币科普知识,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点滴奉献。
改革开放后的1993年8月,我赴北京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第二届中专卫校解剖教学研讨会,休会期间,借机去北京琉璃厂古玩城寻宝,逛着逛着,在一家古玩店发现一枚紫铜色咸丰元宝当千大钱,细看古钱,为传世包浆,开门见山,是枚铸造精良的咸丰大钱,爱不释手,经一番讨价还价,化了200元人民币捷足先登地收入囊中。常言道,收藏古钱讲究缘分,时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此钱直径60毫米、厚4.5毫米、穿9.6毫米,重81.5克。钱文面为“咸丰元宝”四字楷书钱文对读,文字规整。钱背满文宝泉纪局,出头宝,汉文当千纪值。这枚咸丰大钱是大名誉品,为咸丰三宝之一,极为难得。钱币行家通常将咸丰通宝、重宝和元宝尊称为咸丰三宝,当百以上面值的大钱俗称“元宝”,但也有例外,宝福局铸造的当百大钱,只有通宝和重宝,而无元宝记值钱文。
同年冬天,有钱友吴先生从江苏淮安收集到一枚宝苏局咸丰钩咸当百大钱,回沪请我鉴赏,我想要他转让给我收藏,他一直没有表态。直至1996年春,钱币市场现代流通纪念币走红,他才同意用现代流通纪念币进行交换,我就拿28枚纪念币(折合人民币700元)换取这枚咸丰大钱。等待三年的持久战,才算圆满地完了与此枚大钱有缘的梦。此钱,铸造精良,品相极美,直径61.3毫米、厚3.7毫米、穿10.2毫米,重66克,黄铜质地。钱面钱文“咸丰元宝”四字楷书,文字劲细刚健,秀丽端庄,钩咸挺头,大字“元”。钱背宝苏满文记局,合尾开口宝,汉文“当百”记值。以后经孙仲汇先生鉴定,确认为宝苏咸丰元宝当百钩咸宽缘大样钱,相当珍贵,集得此钱也是乃幸有缘吧。
咸丰大钱钱体雄浑,硕大厚重,铸造精湛,钱文秀美,铜质精良,版别繁多,受到钱币爱好者喜欢和青睐,尤其对咸丰大钱有缘的我来讲,更是情有独钟。为此,不管天寒地冻,暑夏炎热,每到周六,我总得到福祐路及藏宝楼古玩市场去看一看,寻找喜爱的咸丰三宝,经多年来的努力,已集聚到数百枚不同钱局铸造的咸丰大钱,初成系列。
1997年初夏,我同方家礼先生应上海市钱币学会的邀请,参加《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钱币》图版编辑工作,前后近四个月,将35包《清钱币》拓片资料梳理成章。2002年7月,《大系》的总主编马部长要我们编纂人员重新将咸丰大钱的图版按各铸钱局再审排一次。在马部长严格要求和亲自参与指导下,总算顺利完成此项审排工作。记得有一天上午,我协同大家一起送咸丰钱币的资料去马部长府上,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兴致勃勃地将他多年来收藏的咸丰大钱取出,请我鉴赏,客气地对我说,你是咸丰大钱专家,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赝品?我仔细欣赏了他收藏的近百枚部分咸丰大钱,其种类繁多,版别丰富,有雕母、母钱、铁母、样钱和流通大钱等。其中有些大钱很珍稀:如宝济局、宝蓟局当百大钱,宝泉局克勤郡王当五百、当千大钱,宝泉局当五十样钱等等。欣赏马部长收藏的咸丰大钱,大饱眼福,增长知识,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提升了我收藏咸丰大钱的信念。
《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钱币》图版编辑工作是在外滩中山东一路23号的上海市钱币学会秘书处办公室内进行的。其间得到了上海市钱币学会领导沈宁秘书长和沈鸣镝副秘书长大力支持和关心,胡祖尧等同志在生活上给予很大的照顾,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也是我与上海市钱币学会的情结吧。至今,念人难以忘怀。审排工作结束后,受总主编马部长的旨意,《大系》编委会赠送一套《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民国时期国家银行、地方银行纸币》第九卷给我留念。《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钱币》第六卷在2004年底,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卷上载录我收藏的55枚咸丰大钱拓片,为《大系》增补了宝贵的咸丰大钱图录资料。《清钱币》卷出版后,我专门拙写《喜谈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钱卷问世》一文,刊登在2005年第4期《钱币博览》上,表达我内心喜悦心情。如今,马部长已去天国。我更加缅怀《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总主编马飞海先生,愿他一路走好。
珍藏咸丰大钱是成果,著书立说是为了深化成果、传播成果。我在收藏之余,将藏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参考古钱图录和文献资料,也舞文弄墨起来,先后在《中国钱币》《江苏钱币》《安徽钱币》《收藏》和《收藏界》杂志及《钱币博览》上发表38遍有关咸丰大钱的文章和论文,特别是在《钱币博览》上发表了16篇,居首位,受到收藏界同人和文物考古工作者认同和好评。我的藏品在2000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上海“石化杯”社会文化大赛民间收藏展中获得“精神文明大赛奖”。
人们希望活着健康、长寿、幸福、多财、多子多孙、官运高照、天下太平、国家昌盛,因此,每逢喜庆佳节,总要用吉祥语和赞颂诗来表达心愿和期望。
为此,官府和民间均会铸造一些非流通的钱币,作为纪念品赠送。这些非流通古钱,学术界称之压胜钱或吉祥钱,俗称花钱。其中尚有专门为宫中帝王、皇后生辰和民间老人生辰贺寿而铸造的吉祥语钱,简称祝寿钱。如“千秋万岁”“福寿双全”“福宁万寿”“长命富贵”“福寿康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吉祥语句。这些祝寿钱在老寿星贺寿时,进行佩戴及玩赏,以祈求吉祥、平安、长寿。多年来,笔者喜爱收藏历代古钱币。1993年初春的一个偶然机会,在旧货市场,发现一对祝寿的大花钱,花了173元将它们捷足先登收入囊中。
珍藏至今,已有20个春秋。这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吉祥语祝寿大花钱,无论从钱制、包浆、铜质、文体,还是色泽诸方面鉴别,应该是清朝与民国两个不同时期的铸品,铸地在苏州,属苏炉制造的佳品。清代中期,苏州是江苏省铸钱局所在地,钱局为“宝苏局”,咸丰年间,曾铸造过咸丰宝苏当五十,当百大钱。因此,宝苏局完全有可能来制作此类吉祥语祝寿大花钱。
今天,在祝贺上海市钱币学会成立30周年喜庆的日子里,一名退休的医生和医学教师回顾往事,处处都洋溢着与古钱有缘的浓浓情感,领会到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真是天大的福分,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