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良
“创新支点”的大梦想
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十分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2013年5月,他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今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北京、天津、河北的广大干部群众倍感兴奋,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地加快了推动协同发展的步伐。
作为京津地区科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京津科技谷也因逢此“天时”而兴奋不已。“京津科技谷就会成为屹立在北京、天津之间的一座科技新城,它有可能会形成京津两地发展的新引擎,乃至中国发展的新引擎。”京津科技谷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刘钢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这是一个大“天时”。
京津科技谷位于武清区西南部,园区自2007年2月启动建设,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自2009年明确“科技立谷”定位后,竭力依托京津城区科技资源优势,打造承接科技型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电子商务、航空航天以及关联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正逐步构筑起京津科技发展带。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支点,建设中国硅谷产业核心。”在刘钢看来,2014年是京津科技谷抢抓战略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为实现新突破,他们确定了今年完成引资到位额50亿元、税收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新增建设用地2000亩以上的发展目标。
借势首都智力资源
京津科技谷在对接北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耕北京,与首都智力资源形成无缝对接成为科技谷实现突破发展的“杀手锏”,而这一步,京津科技谷走在了前边。
2013年8月22日,京津科技谷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共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化促进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此基地也是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在全国两大产业化促进基地中的京津冀重点支持基地。
根据合作框架,双方实现“强强联手”: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高端人才高度聚集优势和天津武清区域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双方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互利共赢、共建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化促进基地,打造跨区域的高层次创新创业资源交流合作平台,为京津科技谷及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的创业人才提供更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袁方表示:“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和京津科技谷迎来两地人才发展大好时期,是双方最佳合作时期。未来将通过人才交流、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把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高度聚集的优势和天津武清区区域优势紧密结合,为广大海外人才搭建更为优质的服务平台,共同打造产业促进平台。”
谋定而后动。近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王禹带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20余人,来到京津科技谷开展产业项目专题对接。在听取园区对投资政策及发展规划介绍后,王禹副主任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表示,学人中心本着交朋友、搭平台、创事业,通过双方牵线搭桥的形式为海外归国人才开展好合作交流。希望北京海外人才及海创企业不论在政策上还是投资环境上都能够在京津科技谷找到适合自己的落脚点,同时祝愿京津科技谷在未来发展中取得辉煌成绩。会后,海外高层人才们实体参观了在建的国美物流基地项目及园区科技型企业加速器。
主动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基地
除了从北京“引人才”,京津科技谷还把握机会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主动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联合建设国家级开放实验室,为京津冀合作谱写新篇;2014年4月,京津科技谷产业园——天津市新材料科技园项目顺利通过市科委认定。“我们要形成‘京津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叠加的政策服务特区”刘钢表示,这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如何对科技园区运营?这是摆在京津科技谷管理者面前的问题。与成熟的园区服务提供商进行对接合作,无疑事半功倍。
3月27日,京津科技谷与清控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双方经过多次沟通与协商后达成共识,形成合作互动、互利共赢、共建北京科技型企业家创业基地,打造跨区域的高层次创新创业资源交流平台。同时,借势扩大清控科创有限公司及京津科技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清控科创是一家以科技创新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园区建设运营商和科技服务提供商,公司总资产逾20亿元人民币,核心团队由清华科技园的主要建设运营团队组成,拥有十余年丰富的科技园区建设运营和科技企业服务经验。他们不仅肩负清华产业体系与区域对接融合的使命,同时也是清华控股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力量。经过不断的开拓与创新,清控科创的合作伙伴覆盖全国五十余个城市和地区,基本形成遍布全国的科技服务载体网络,园区面积超三百万平方米,服务企业超千家,在孵科技型企业超百家,投资企业十余家。同时清控科创积极推行海外发展战略,在美国硅谷建立国际孵化器,搭建了连接海内外优秀科技资源与创新人才的桥梁。
“我们要搭建一座京津之间科技和经济合作的桥梁。”清控科创副总经理程方表示:“在‘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双方建立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园区招商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希望通过清控科创的平台,将产业资源,企业项目和科研成果,有序的引入到京津科技谷。”
武清区副区长余元堂指出,京津科技谷在贯彻武清区委“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开放发展、建设美丽武清”的总体要求方面非常积极,成效显著。同时得到了北京科技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武清区非常重视科技和产业的结合,科技是引导未来的重要力量,京津科技谷承载了武清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期待。”他强调,武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的引进工作,各级各部门会秉持“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合作平台,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
打通“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京津科技谷内各类企业5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90%以上。这其中有以国美电器、苏宁易购、上海建配龙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有以深圳沃尔核材、津猫线缆、山西东义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还有以北京氢神氢燃料电池、格律诗锂电池、优乐桑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合作进程的加速,产业园区之间合作与交流也日渐增加。做好园区入园企业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服务体系,畅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环境,全面打造服务型科技园区,成为京津科技谷的重点工作。
4月初,天津市公交商务班车开进了京津科技谷。这是科技谷为入园企业定制的公交开通服务小微企业直通车,为产业园区内三家企业员工解决“最后一公里”接驳问题。该线路每日7点20分自地铁1号线果酒厂站发车,途经刘园地铁站,全程23公里,历时25分钟,直达武清区汊沽港镇京津科技谷产业园区内。
“定制公交的开通,为京津科技谷无缝接驳市区,无论是从企业员工现实需求还是从引进高端人才、推进整个京津科技谷的转型升级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京津科技谷副总经理袁志兴表示,天津市公交集团推出的服务正好为科技谷服务企业发展、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通路。开通园区公交仅仅是京津科技谷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的一个缩影,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当你走在京津科技谷的土地上,就能感受到喷腾而出的活力与激情。
园区的优质服务不仅为京津科技谷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天津市示范工业园区、武清唯一的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天津市专利园试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园区、天津市科技服务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等殊荣。
京津合作的大幕已经拉开,“深耕北京”的京津科技谷无疑已经走在了前面。京津科技谷打通了与北京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京津之间的“美丽园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