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
大圈子小圈子算是社会网络研究的经典问题了。做社会网络研究的什么千奇百怪背景都有,比如学物理的,模型复杂得能用来催眠,可是不管多复杂的模型理论和数据,万变不离其宗,讲的不過就是不同网络结构的trade-offs,用史湘云的丫鬟的话说“都是些阴阳”。什么叫社会网络的阴阳呢?比方说吧,小圈子可以膨胀变成大圈子,大圈子可以缩小割裂成小圈子。这种动态的平衡,是不是有点太极生两仪的意思?
亲密的小圈子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之利器。可是,小圈子也有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就是这个道理。更要命的是,圈子小,眼界就小,一来小圈子里人少,二来关系重叠多了,相互影响,观点逐渐趋同,乏味得要命。
很多时候,小圈子的问题就是大圈子的优势所在,要不怎么说是阴阳呢。大圈子人脉广,眼线足,东方不亮西方亮。王熙凤同学讲究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白了就是圈子大,玩得转。然而,像小圈子一样,大圈子也有令人扫兴的阴阳两面。网络上大大小小的论坛里,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号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要么他的四海只有茶杯那么大,要么他的兄弟不过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孙悟空当年纵横三界,和各路神仙妖怪称兄道弟,一旦被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来,“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孙大圣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关键时刻大圈子是多么的不靠谱。
没有孩子之前,我虽然是混迹科研队伍中的一个光荣的小兵,也很敢于在内心深处对社会网络研究嗤之以鼻,不是常识吗?骗科研基金的吧?有了孩子以后,我从科研队伍中光荣退伍,有些研究结果却让我感觉到很多压力。比如说,从我师妹和她导师的研究综合来看,已经不仅仅是智识问题,而是告诉我一个重要的道理—— 孩子的社会网络决定他幸福,我的社会网络决定孩子的社会网络,这岂不就是说我的社会网络间接决定孩子的幸福?
对于移民家庭来说,也许你跟我一样,是个得过且过的人,懒得刻意思考什么是圈子不圈子。但是对于孩子,“外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祖国”,就不可避免地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是想在移民文化的狭小世界里建立肝胆相照的小圈子呢,还是大胆辛苦地跨越鸿沟,在肤色文化混杂的大圈子里大展拳脚呢?”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