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价值链

2014-05-12 02:59孙佳凤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概念

摘 要:创新价值链由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推广构成,各阶段有相应的计量方法。为企业创新不足及盲目创新提供了具体的创新框架,在创新方法论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关键词:创新价值链;概念;计量方法

一、引言

Hansen, Birkinshaw(2007)采访了北美和欧洲30多家跨国公司的130多名高管,调查了15家跨国公司的4000多名普通员工,并对120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以及100个新业务单元的创新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创新价值链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管理者应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将创新当作一个端到端的完整流程,这样才能发现自己在创新价值链上哪些环节最薄弱,哪些环节具有优势。

二、创意价值链的概念

创新价值链将创新视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由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和创意推广三个阶段构成。

创新总是从一个好的创意开始,但创意从何而来呢?Crépon et al.(1998)认为内部研发是创新知识的唯一来源;最早指出很多创新实际上主要是由用户和供应商等企业外部知识源完成的是MIT的Von Hippel(1998)。随后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创新活动中企业网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网络的存在能够使得企业分担风险、获得接触新市场和新技术的机会、以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结合他们的研究,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就逐渐将外部知识获取渠道细分开来。系统的分析企业知识来源的研究当推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奥斯陆手册(Oslo Manual)中的分类,该手册每四年更新一次,为OECD国家的知识创新提供指南。具体来说,目前学者提出了七种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的知识来源:内部研发、外部研发、前端和客户的联系、后端和供应商或咨询顾问间的联系、水平和竞争者或其他公司间的联系、和大学或研究中心的公共联系和展览会、专业协会或技术标准之间的非正式联系。

创新价值链的第二环节是创意转化。找到大量的好创意固然重要,但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创意却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如果没有健全的筛选和投资机制,创意非但不能开花结果,反而会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和障碍。摒弃掉那些与核心能力发展无关或弱相关的知识,获取行业领先知识和企业欠缺的知识,进行加工过滤(陈力,鲁若愚,2003)。企业价值和规范扮演着知识筛选和控制的角色(Leonard Barton,1995;周江华,魏江,2004)。另外,这一环节关注的还有企业获取到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创新输出的效率。Michie,Sheehan(2003)就强调了在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Joshi, Sharma(2004)则认为为了提高公司创新成功的可能性需要加强和客户之间的前端联系;Roper et al.(2006)提出后端和水平的知识联系在企业过程创新中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不同的知识来源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表现。

创新价值链的第三个环节是创意推广。我们是否擅长把创意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产品、业务和最佳实践?成功进行的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能否为公司带来价值?

三、创新价值链的计量方法

创新价值链的特点是将创新过程视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单独考察企业在每一环节的表现有助于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每一环节的研究都有各自适宜的研究方法。

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估计创意产生这一环节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变量Probit(MVP)模型。而Greene(2005)认为当独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时,MVP模型的结论有效性将会大大降低。因此Roper et al.(2008)采用了五个单独的Probit模型来代替MVP。他们认为尽管这种方法牺牲了一些统计上的有效性,但可能更为清楚的反映出不同的知识来源之间的关系。

第二环节知识转化环节过程中,前人研究都采用了知识生产函数(Geroski,1990;Harris, Trainor,1995)来计量。Love,Roper(1999)认为企业的知识转化活动还受公司特征的影响如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在企业创新输出的指标衡量上,Pittaway et al.(2004)强调创新输出不仅要关注企业的产品创新,还要考虑到企业的过程创新。而知识生产函数合适的估计方法则取决于因变量的本质。产品或过程创新的虚拟变量意味着简单二变量Probit模型最为合适。创新输出的另一种衡量方式是创新成果。用销售额中来自新产品的额度比上总的销售额来表示,数值在0到1之间。当知识生产函数的因变量是创新成功这一指标时,Tobit模型则更为合适。L??f,Heshmati(2002)认为在知识转化过程中,由于样本选择或调查方法的不同,可能会产生选择性偏误问题。

在最后知识推广环节,我们假设前两个环节已经顺利进行了,即知识已经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过程创新。这一过程可以采用扩展的生产函数来计量,函数中公司绩效如员工生产力或单位员工价值增加作为因变量。在这过程中Caves(1998)认为即使将行业分类缩小到非常精细的分类,企业绩效的衡量方法仍然存在很大的变化。因此Roper et al.(2008)就采用了稳健回归方法来估计扩展的生产函数。另一个估计的困难是企业创新输出衡量方法的内生性。众多学者已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包括:两阶段估计方法(Crépon et al.,1998)、创新和扩展生产函数的联立估计(L??f,Heshmati,2002)等。

四、总结

创新价值链理论为致力于创新的组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框架,为不善于创新的组织指明了方向,其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首先,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创新过程视作一个首尾相接的连续链状流。虽然它将创新的过程分割为三个环节,但其重点强调了这三个部分之间是首尾相连的。创意产生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意转化是必经之路,创意扩散是创新的最终目的。这三个部分对创新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次,创新价值链体现了木桶原理。创新价值链理论认为,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取决于创新链上最为薄弱的环节。价值链上的环节之间并不存在互补的关系,每一环节对创新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组织必须加强对创新价值链上薄弱环节的健全。第三,创新价值链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将整个创新过程更加具体化到六个关键活动,并提出了辨别薄弱环节的评价指标,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认识创新活动中的问题。

创新价值链系统总结了企业创新的各个环节,将创新视为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在创新方法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Crépon, B, Duguet, E, and Mairesse, J.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at the firm level[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8, 7(2): 115-158

[2] Hansen M T, Birkinshaw J.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7, 85(6): 121

[3] L??f H and Heshmati A. Knowledge capital and performance heterogeneity: A firm-level innovation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2, 76(1): 61-85

[4] Love J H, Roper S. Location and network effects on innovation success: evidence for UK, German and Irish manufacturing plants[J]. Research policy, 2001, 30(4): 643-661

作者简介:孙佳凤(1990-),女,汉族,江苏张家港市人,东南大学金融硕士,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存在与守恒:《红楼梦》中的物极必反概念探讨
TGY多功能多品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古代的时间概念
论间接正犯概念之消解
概念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