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山寨思维”需及早矫正

2014-05-12 07:17:24胡印斌
居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物部门狮身人面像复制品

胡印斌著名评论员

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近日亮相河北石家庄,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埃及文物部门主席阿里表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建造复制品,都侵犯了文物所在国主权,埃及方面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投诉。石家庄“狮身人面像”所属文化创意园区工作人员则表示,雕像是方便以后拍影视剧,并非恶意山寨埃及建筑(5月25日新华网)。

操办其事的企业即便再强调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或者出于一种弘扬古埃及文化,搭建两大古老文明沟通桥梁的美意,山寨建筑已存在,并且面对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赔偿还是拆除?一切都无济于事。

不过,由于埃及狮身人面像并不存在任何归属权的争议,同时,中国也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缔约国,不仅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也有维护公约不被破坏的权利。因此,相信事件会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一桩桩山寨建筑事件背后的山寨思维。因为,若想去除国内很多地方肆无忌惮的山寨建筑,必先根除百无禁忌的山寨思维。

政府办公楼高仿白宫,大学校园建筑模仿哥特式建筑,还有山寨天安门……类似的做法,近年来层出不穷,已被视为见惯不怪的寻常事,很少有人检讨这其中是不是存在侵权事宜。

客观而言,“仿制”一些有名的建筑,或者说,在建筑设计中揉入一些别家的因子,并非完全是坏事,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确实有新奇、好玩的特殊效果。然而,这样的做法必须建立在建筑权属方许可、有益己方建筑文化提升的前提之上,不然,即是赤裸裸的抄袭,并不可取。

这样做的危害还在于:其一,一味照搬照抄别家的建筑,必然会断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质,使得国内的建筑成为拙劣的异国风情复制品,不仅不可能引来真正的异国风情,也会将自身的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建筑并不是孤立于环境的单一物体,而应该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

其二,基于利益之上的仿制,更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不仅时时会面临被仿制者的权利诉求,也不可能真正带来可持续的利益。另外,随着国人的视野逐渐开阔,假东西的市场注定会越来越逼仄。民众不仅不会为那些拙劣的仿制品买账,而且也会从心底逐渐滋生抵制类似侵权行为的想法。

事实上,正是近年来山寨思维的盛行才导致了中国城市的千城一面。追根究底,山寨成瘾的中国建筑,实际上折射的是中国地方官员、建筑师想象力的贫乏乃至枯竭。没有真正的创意,只想走捷径。在一些地方,甚至还将其作为有关各方大力推举的做法,若听任山寨建筑盛行,不仅传统的建筑文化会消失,也不可能真正建设起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城市和建筑,因此,需要及早矫正这种思维。

猜你喜欢
文物部门狮身人面像复制品
面带微笑,埃及迷你狮身人面像出土
环球时报(2023-03-08)2023-03-08 15:16:32
公安机关会同文物部门追缴文物5.8万件
千年石刻遭大学生非法拓印
博物馆该不该使用复制品替代文物展出?(下)
艺术品鉴(2019年6期)2019-09-02 01:37:26
狮身人面像
宝藏(2019年7期)2019-07-29 09:32:32
埃及发现新的狮身人面像
世界知识(2018年16期)2018-09-18 05:28:34
千万千万别复制自己
城市不应是复制品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37
书画收藏,该如何对待高仿复制品与赝品
丹青少年(2017年5期)2017-02-06 03:04:04
国家文物局:不可移动文物应尽可能开放
收藏界(2016年11期)2017-01-11 17: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