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国:家庭教育应该是一种潜在的教育

2014-05-12 18:16孙建辉
中国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祖辈独生子女家长

许建国,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电子商贸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师》: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您认为家庭教育在整个人生教育过程中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许建国:我认为父母不应该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就是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高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人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在现实生活中误导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做起教师应做的事。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并不是教师,他们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这是他们之间最根本的链条,是没有办法替代的,所以我认为父母就是父母,不应该被看作是教师。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在整个人生的教育中,它应该是第一位的、最原始的和起步性的教育,所占的分量最重,发挥的作用最重要。人在很小时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会决定他的一生。我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开始,他就是一个非常高级的信息储存器,有能力去收集他周边发生的一切,如语言、声音、光亮。早期教育是一种潜伏型的教育,这种教育接受信息之后,人们可能会在今后的5年到10年间才会看到它的效果,父母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各种信息的表演等对孩子具有潜在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外界的任何灯光、信息、语言、声音与现象等对孩子来说都有一种储存的功能,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我历来都认为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社会是读者。自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开始写这本“书”,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时,父母就已经开始写这本“书”了。

《中国教师》: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那么您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许建国:我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团队,多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优势,兄弟姐妹之间可以你带我、我帮你,大家构成一个团队。在物质分配方面,独生子女就是独占,物质分配是唯一的,但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会平均分配,每个孩子得到的东西是相对均衡的。另外,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矛盾与争吵对孩子来说是他们长大之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锻炼,他们在将来步入社会后可以很快地融入到团队与社会中,但独生子女没有这种经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给了他们“唯一”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过于自我、唯我,以个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在情感方面,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只存在父母与祖辈的情感给予,存在某种情感的缺失,而多子女家庭孩子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是连在一起的。我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任务的艰巨性。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工作,让祖辈抚养或者他人代养孩子,这就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受到很大的影响。父母不能亲自养育孩子,娇惯、溺爱、迁就、让步、满足、放纵等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问题。现在社会上未成年人不良表现的萌芽已经暴露出来,犯罪率居高不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幼小时并没有对他们“团队”进行概念的教育,而主要是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很危险的。

我认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应该遵循下列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教育。独生子女的父母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他们要想教育并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就要做好自己的人格教育,心中有他人,遇事敢担当,生活态度乐观,待人厚道,有宏观的大智慧。二是家庭教育要立足于生活。家庭教育没有课本、教室与作业,那么家庭教育依靠什么,在我看来,生活是课堂,父母的言行举止是课本,父母的情趣是家庭教育的文化,孩子的表现是父母教育的成绩单,我们要坚持将家庭教育立足在家庭生活当中。三是家长应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孩子构建一个团队。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群体的环境,如家庭作业互助组、夏令营,有了群体生活的磨炼,孩子长大之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四是家长的期望值不宜太高。现在我们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将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就导致孩子身上出现三层叠加的期望值,即祖辈对孩子说:“爷爷奶奶这辈子没什么成就,就看你的了。”父辈对孩子说:“我们这一辈子不行,就看你的了。”学校教师又对孩子说:“作为学生,你的一生能不能辉煌,就看你自己的了。”人要想成才必须遵守三个基本规律,即社会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与个体成长规律。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段特征,一定要适当,这样才能够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中国教师》:您如何认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三教”衔接?

许建国:我认为“教育”概念是一个总体系,下面分为三个支体系,即基础性体系、主体性体系与环境性体系,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性体系,学校教育是主体性体系,社会教育是环境性体系。对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孩子的学校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延续与发展的。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不仅送去他们家庭教育的成功,更多的是给学校教育送去他们家庭教育的失败,所以学校教育的起点往往要受家庭教育的制约。此外,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具有导向价值,学校教育会引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社会教育既可以给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提供环境,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检验,同时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相互关联、不可缺失的,各有各的地位与作用,不可相互取代,这构成一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所有教育。

如何更好地做到“三教”衔接,我认为应该将家庭教育列入教育体系当中,加强政府监管,避免家庭教育处在民间状态。现在我国家庭教育是比较混乱的,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与大纲,各自为政,因此,国家要赋予家庭教育一种基础性的地位,进行统一管理。我记得拿破仑曾经问过他的部下怎样才能使他们法兰西民族强盛起来,他的部下就说如果他们有钱的话,把钱交给天下的母亲。民族能不能成看个人,而个人最重要的教育在家庭。同时,学校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教育思想的偏颇,认为上课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得高分,得高分是为了排名次,排名次是为了创造成绩,成绩是为了决定自身的成败,教育被严重简化。

如何将“三教”更好地结合,我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这个信号告诉我们要综合治理、全面治理与整体治理,不能单一地解决问题。可喜的是,我们党中央在这方面的治理决心很大,这也会对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也相信,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三大教育体系都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进步。

《中国教师》: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不多,孩子基本上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这就出现了隔代教育,您认为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许建国:隔代教育的弊端很多,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祖辈不讲原则与标准扭曲。不管是祖辈抚养还是他人代养,孩子毕竟不是他们亲生的,情感距离是不一样的,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目标是扭曲的。在人类繁衍过程中,祖辈对孙辈的期待会让他们在教育孩子上不讲原则、迁就、让步、娇惯与溺爱。在他们看来,保证孩子的安全是最主要的,他们教育目标扭曲、教育责任缺失,谈不上教育的多元化与教育方法,我认为这是隔代教育带来的主要问题。此外,如果在0~3岁是祖辈抚养孩子的话,在人生教育最关键的3年时间内,父母没有亲自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和父母之间就开始存在一定的距离。现在的孩子在七八岁时就开始和父母产生距离,就是因为父母在孩子两三岁时没有在身边,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

我认为人生教育应该分三段。0~12岁应该是人生教育的黄金段,13~25岁是人生教育的提升段,25岁之后是人生教育的发展段。黄金段中还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0~3岁、3~6岁与6~12岁,其中0~6岁是黄金段中的黄金段。我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表明0~6岁教育的重要性。人们也说“一个人活到80岁,在他8岁的时候就具备了他活到80岁所应该具备素质的80%”,这表明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性。如果祖辈抚养的话,我认为这些目标很难达成。

《中国教师》:随着社会家庭离婚率的增加,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您认为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许建国:我认为这个影响是全面的。对孩子来说,离婚很恐怖,但比离婚更恐怖的是离婚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由心理问题引发产生精神问题、情绪问题,这在整体上都是一种溃败的趋势,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学业,必然会出现成绩滑坡的情况。此外,这也会导致孩子行为规范缺失、学坏,流浪社会。现在社会上问题型少年的数量越来越多,基于此,离婚过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把“利剑”,这把“利剑”正在刺向孩子成长的道路,让孩子不可能健康成长。而离婚的结果让孩子的家庭情感出现缺失,孩子失去父爱或者母爱,成人社会对这些孩子的情感拒绝,可能就会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是三次伤害。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人说感情需求既要有父爱又要有母爱,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有父爱与母爱,还要有祖辈的爱、亲友的爱与团队的爱,这种爱的需求是多元的、是复杂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心与关注这一团体。

对于单亲家庭教育来说,我们应对孩子缺失的爱给予弥补,单一依靠母爱的加倍是代替不了父爱的,这时这位单亲妈妈可以让她的同事、兄弟或者祖辈更多地关照孩子,尽量弥补孩子缺失的爱。这方面是没有诀窍的。我认为对孩子的关爱不能有附加条件,血缘之爱是没有代价的,这才是最爱。

《中国教师》: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进行思考,您认为在家校合作方面,他们应该怎么做?

许建国:学校和家长沟通的主渠道是学校的一线教师,他们大概每个学期有几次和家长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学校各种政策的最终落实也依靠这些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们必须要面对家长,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对一的沟通。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他们要懂得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若干问题,如娇惯溺爱、训斥暴力、家教“空白”等,知道由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家长不能全面地看待孩子,仅仅关注考分,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了解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会根据学校的导向走,运用应试教育片面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这些问题都是一线教师必须深刻了解与掌握的内容。一线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坚持平等的原则,采用平等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说理,这容易导致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不能推心置腹地说心里话。同时,一线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有礼有节,既不要过多地给家长讲大道理,也不能长期不管、三言两语地应付家长,要有足够的时间与耐心和家长交流,现身说法,既有正面的经验,又有反面的教训,易于让家长产生共鸣。此外,教师还应该给家长推荐一些书籍与读物,让家长去读,提升家长的自身素养。最重要的是一线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与人生态度,成为家长的楷模,令家长佩服。

《中国教师》:刚才您也提到教师可以给家庭推荐一些书籍与读物,那么您对当今市场上有关家庭教育的畅销书是怎么看待的?

许建国:市场上有关家庭教育的畅销书很多,可以用“乱”字来形容,更重要的是这些书籍没有体系与核心,存在一些不懂家庭教育的人随意拼凑图书来忽悠家长的情况。在一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会议上,我就提出如果不对这种情况给予治理的话,家庭教育会越做越乱。畅销书市场不但乱,而且对家长的误导也比较严重,伪命题很多。例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个伪命题,“给孩子吃补品,吃了比不吃好”等都是教育的误区,这些错误的观念都是不符合人类成长规律的。究其背后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利益与金钱的驱使。到目前为止,真正得到教育部门认可的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并不多。家庭教育是不能复制的,简单地复制他人教育孩子的做法,这是非常有害的。

《中国教师》:您对家庭教育有哪些寄语?

许建国:我殷切地希望政府把家庭教育纳入行政管理的范畴,列入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变成整个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政府要在政策与管理层面给予关注,设立专门的机构,如教育部有家庭教育管理司、各教育局有家庭教育处,有专门的人负责任地进行统一管理。此外,我也希望国家加快家庭教育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法律与政府管理的有效配合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会健康蓬勃地发展。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祖辈独生子女家长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家长错了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