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鹰
开栏的话
中国人自古以来看重家庭,很多人家里都有“传家宝”。它记录了家族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承载着祖先为人处世的原则;它汇聚家族文化,教育一代代后人;它潜移默化融入社会,凝聚成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它作为精神原动力,推动国家和民族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不断追求进步与美好。
从本期起, “传家宝”栏目与您见面了。如果您的家里有代代相传的一个老物件、一本书、一个相册、一枚挂件,甚至是一封家书、一枚勋章、一句话……欢迎您把它们背后的故事写出来,寄给我们,与大家分享交流。
相信您的“传家宝”可以感染更多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家庭愿景与社会梦想,会因此获得更有力的支撑。
人的心灵需要抚慰,最大的抚慰就是给它自由,民主与自由是智慧的源泉。这不是警世恒言,而是“秦家门大聚会”留下的最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父亲如果健在,今年有101岁了。父亲是个“多面体”,他给我们后代留下的,当然也是多棱镜般的记忆。
人这辈子,有的记忆会随时光流逝而飘散,有的记忆会随寒暑转换而枯萎。只有那些看似并不重要,却如影相随,溶入了生活习惯,甚至变成了一种语境的;只有那种影响后来人对人生对事业选择的;只有那些让我们在寒冷中感到温暖、在痛苦中感到慰藉、在失意中感到坚强、在寂寞时感到充实的往事,才值得依恋和追忆。当我们无限感慨于这种往事肘,也许会发现自己已是热泪涔涔。
让我最为追念的记忆大概就是“秦家门”的周末大聚会了。
2幢104室的记忆
从1958年到2005年,父母住在北京报房胡同的一所机关大院近50年。我现在虽然已不在那里居住,但有时经过,特别是看见熟悉的门牌——2幢104室时,感情还是常常难以自持。
恍惚中,我甚至觉得,那扇门会忽然打开,从里面传出爸爸略带乡音的高声发问:“谁呀?谁来了?”
恍惚中,年迈的妈妈会颤悠悠地扶着墙走出来……常年照顾父母如同一家人的白阿姨在厨房里包着堪称一绝的饺子,她来开大门时手上还沾着面……
恍惚中,我仿佛又听到姐姐细柔的声音和姐夫大嗓门的笑声,听到哥哥总是探讨式的发问和弟弟使用了特别多的语气词和感叹词的神侃。当然,声音最大的还要首推第三代人……我的女儿枫枫,我的侄子侄女威威、禾禾和琳琳。他们爽朗愉快又有点童蒙初开式的欢笑永远都像一缕缕闪亮的阳光。
其实,这恍惚并不是幻觉,而是记忆的定格。他们也正是我下面要说的“秦家门”周末大聚会的主要的固定成员了。当然,参加这聚会的还有我们兄弟三人各自的妻子,她们也是不定期的成员。这样一算,每次聚会都有10~13个人哩!聚会的核心当然是父亲。而他作为“一号首长”成为“核心”,还是从1983年他离休后才实至名归的。父亲是抗日战争前的老共产党员,又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外交家。革命战争和外交生涯经历让老爷子很有些胸怀四海、目极八方的味道。加上他对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对有关中国外交的林林总总极为关注,以至于儿孙辈每到周末对他和母亲的例行探望,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无所不包无话不谈的“神仙会”。
我还记得每次走进父亲的卧室时,他不是在一边喝茶一边看《参考消息》,就是在听BBC或其他外台的广播。顺便说一句,老爷子当年在北平教会学校学的英语可扎实了,战争年代愣是没有忘,直到他80多岁时还能用英语背诵《鲁宾逊漂流记》的精彩片段呢。由于大家下班放学的时间各不相同,所以来的人有先有后。但不管是见到谁,儿子或孙子孙女,父亲的第一句话总是:“有什么新闻消息吗?”如果我们摇摇头或摆摆手,那么他的第二句话就一定是让你谈谈对某些国内外大事件,尤其是对国际上的热点焦点有什么看法。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变化莫测的中国外交、波谲云诡的世界形势,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全家人最为感兴趣的话题。况且当时我的姐姐姐夫都在外事部门工作,我本人的专业又是研究世界历史,我哥哥对外国艺术(特别是音乐)十分内行,有家电台甚至聘他开办西方音乐讲座。如此这般,国际问题对我们家的这些成员来说还会陌生吗?
开明宽容民主的家风
这种被我戏称为“秦家门国内外形势分析会”的活动之所以能从1984年一直“开”到2004年老爸住进医院,长达20年未曾中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爸营造的开明宽容民主的家风——恐怕是它得以存在的基础。从八十多岁的老人到三四十岁的兄弟姐妹,从新中国两代外交家到还在上初中高中的学生,从对国际事务极为熟悉的内行专家到只能从报纸电视新闻中得到点信息的业余爱好者,“周末大聚会”的成员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经历不同、工作不同,却都能就一两个国内外的焦点问题争论得热闹非凡。
海湾战争该不该打?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是被误炸还是有意为之?朝核六方会谈是将胎死腹中,还是阴晴未卜?20年中,这类问题到底有多少?恐怕总不下一百多个吧。即便是各种争论已争到面红耳赤的地步,每个人依然是平等的一员。谁都不会因为知之较多而自傲,也不会因为知之较少而自嘲。每个严肃的问题都可能得到一个幽默的回答,每个幼稚的问题都可能得到一个循循善诱的解释。信息虽不对等,但人格都是平等的,没有长幼之分,更没有高下与尊卑之别。
父亲对我们议论乃至争论的所有问题,都是静静地听,微微地笑。有时这厢吵翻了天,他那厢至多也就是摇摇头或点点头。真正能够水波不兴地从容应对众人提问的,当然还是已经成为我国某部新闻发言人的姐夫。
姐夫的幽默常常使众人哄堂大笑。他的不少见解,比他在任何其他正式场合中的看法,即便是针对同一事件也都来得更加轻松,显得更加睿智。十分有趣的是,不知有多少次,我们正在海阔天空地神侃时,父亲家的座机电话会突然爆响起来。姐夫一声“嘘”,众成员立刻无声。搅了我们兴头的要么是发生了国际突发事件,要么就是被外国人突然盯上的某些中国国内的大事。有时是中南海的某位大人物询问某国际问题的始末缘由。有时甚至是老外的越洋电话,美国某位国务卿或联合国秘书长要找“密司特×”。记得有一次打来电话的竟是那位魅力四射、让以色列前总理沙龙都犯过晕的“黑姑娘”——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女士。另一次则是前联合国秘书长、埃及人加利。
当然,周末大聚会必有物质基础,那就是以饺子为“基础”的大快朵颐。有时大家吃得高兴、说到兴头,竟会放开歌喉唱起来。此时的老爸老妈也会随着大伙唱起那些久远的歌……“长城外,古道边”“我们都是神枪手”。筷子敲碗就是伴奏,其景难忘,其情感人啊。
也许正是这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周末聚会和其中迸射的思想火花点燃了秦家第三代孩子的心火。我的女儿在大学本科本来是学电子商务的,但上研究生时竟“背着”大人拿了个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位。如今她正以一名国际时政新闻记者的身份常年奔波在世界各地。时隔多年,我有时还会遐想,如果每家老人都有父亲当年那样的宽容与民主的涵养,都能在身边打造出如“秦家门周末大聚会”的氛围,都能让人淋漓尽致地表达意见,又何愁社会的智力资源缺乏?
人的心灵需要抚慰,最大的抚慰就是给它自由,民主与自由是智慧的源泉。这不是警世恒言,而是“秦家门大聚会”留下的最得珍惜的精神财富。
(责编:萧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