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明:思想并快乐着

2014-05-10 13:30聂北茵
新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明白人桥牌小平

聂北茵

人不怕老,思想的老比身体的老更可怕。只要思想不老,你就不老。

——王大明

北京社科联大厦一层,四卷本《王大明文集》新著发布会即将开始。忽然,所有目光都转向了会议室门口,一行人中,两位“80后”让众人眼前一亮——书作者王大明和著名作家王蒙说笑间一同走进会场。

坐在我们面前的王大明,今年已经85岁了,举手投足间依然散发着书卷气。1946年的暑假,还在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的他只身投奔解放区张家口。暑假结束他已经是党的人了,被派回北平搞地下工作。

“两头儿真”是王大明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年轻时真诚参加革命,工作中,真诚地为民办实事,老年以后回望过去,真诚地反思。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对自己的选择他始终无怨无悔。

……

他可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一个思想年轻的“80后”。

要用明白人

王大明屡屡被人提起的一个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时任北京市经委副主任的他提出,领导班子要配几个“明白人”。

一言激起千层浪。

刚刚粉碎“四人帮”还没多久,那时候相当多的有识之士和技术干部都还在车间猫腰扫地呢!王大明在调研中发现,凡是起用中青年干部和技术业务干部的企业,生产就能迅速发生变化。他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搞好,首先要用“明白人”。

1982年,在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的提议下,王大明在一个全国企业整顿工作会议上,作“要用‘明白人”的发言,得到许多同志的赞成。但也有人说,用“明白人”不就是说,没学历、没技术职称的人都是糊涂人吗?

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看了会议上报的材料,批示:“从企业基层单位来说,领导班子配上几个‘明白人,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接着,《人民日报》以耀邦同志的批示作为编者按,摘发了王大明的发言。

用“明白人”这个提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但争论并没有停止。

尽管阻力重重,当时北京市还是提拔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担任企业领导职务。用王大明的话说,用人是个关键——“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明白人”上来后,企业面貌为之一变,有的企业搞起了“浮动工资”的改革,有的厂原来赔钱,现在赚钱了!最终,邓小平同志给予肯定的讲话传达以后,“明白人”的风波才渐渐平息。小平同志说:“就像北京市王大明讲的,企业领导班子要有几个‘明白人,企业才能有效益。”

历史证明,“明白人”的争论在北京市工业改革之初是绕不过去的,思想不解放,改革就迈不开步,王大明要用“明白人”,着实展示出一种超越极左思维的独特眼光。

“弱势群体”代言人

1985年,中组部找王大明谈话,希望调他去中宣部工作。没想到此前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医生误诊他患了食道癌,这一折腾就是4年。

与死亡擦肩而过后,王大明的体重从80公斤瘦到只剩50公斤。他想激流勇退了。这时,耀邦同志亲自找王大明谈宣传工作,中央已经作出决定——尽管身体不好,他仍然去中宣部报到,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后来,王大明又去了北京市委和政协。

在政协工作15年,王大明坚决反对“该说不敢说”“说了也白说”的种种不作为作风,强调政协要“协商于决策之前”,提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参政权”。

1998年在一次全国政协的会议上,他呼吁全社会都要关注弱势群体,并且代表课题组发表了专项调查研究报告。

这时,却有人说这是给社会主义抹黑,他是讲了讨人嫌的话。对此,王大明非常有底气——我们对“群体性事件”“弱势群体”“城市贫困”等现象是做过大量调研的,关注民生疾苦,我们政协义不容辞——“不管是不是讨人嫌,我们该干的还得干。”

为此,王大明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一封信,并把“群体性事件”和“城市贫困”的调查报告送给了朱总理。

几天后,朱总理的秘书告诉王大明,总理已经批示了。后来民政部的同志告诉他,政协的这个报告对弱势群体很有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大了对城市贫困问题解决的力度。

再后来,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用了“弱势群体”的提法。

邓公牌友

1961年王大明还是个32岁的年轻人,从这一年起,时任北京市处级干部的王大明和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就开始了桥牌桌上长达33年的友谊。

那一年在顺义调研休息时,小平同志想找人一起玩玩桥牌,就问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有没有人会打桥牌啊?”那时,王大明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研究室的副主任王汉斌也随邓小平、刘仁在顺义搞农业调查。于是,王汉斌、王大明就被推荐与小平同志一起打牌了。回忆起第一次和小平同志打牌,王大明记忆犹新:

“一见面,小平同志就问我们的名字,因为王汉斌比我大几岁,小平说王汉斌就叫大王,你就叫二王。”

“一开始啊,我也紧张,可是打着打着就不紧张了。因为小平同志在桥牌桌上没有架子,非常平等。”

“您和小平同志打过对家儿吗?”记者问到。

“打过啊!如果来的人不齐,我和王汉斌也跟小平打对家儿。他打牌很讲输赢,但输了就输了,从不埋怨别人,也不用让着他。比如说他出错牌了,你可以批评他,刚才不应该那么叫牌。你说得对他点点头,你说得不对,他还和你辩论呢!”

“有时候,打牌打晚了,我们几个牌友就和小平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气氛很好。饭桌上孩子们什么都说,他一句话也不评论,就是听。这是他了解社会民情很重要的一个渠道。”

“当小孙子、小孙女在他身上爬来爬去的时候,他会露出一种孩子般纯真的笑容。他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很民主,对子女真是有一种爱!”

小平同志去世后,王大明和老伴儿曾一起去看望卓琳,“刚一下车,就看到孩子们列队在门口迎接我们。走的时候又是全家人出来相送。当时真是很感动!”endprint

人会老 心不老

很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人都或多或少会感到失落。可王大明说,他退下来10年了,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失落。

2004年,王大明退居二线。但他的思考依然没有停滞,看问题更加犀利尖锐。这位经历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变革全过程的思想者,一贯旗帜鲜明地倡导解放思想。在各种座谈会上,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他总是直抒胸臆——

“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更是打破思想禁锢的核心问题。”

“现在我们的一些同志总喜欢还把非公经济看做是补充,不能平等对待民营企业,根子就是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得出的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教条,生产力发展了,真正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高了,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今天,改革再出发,仍需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

生活中的王大明是一个爱好多、兴趣多、朋友多的人。

在他的书房里有一面墙的书柜里摆放的都是他参加桥牌比赛获得的奖杯。

离休以后最多的时间王大明都用来读书,他也有自己的微信,“现在有几天不看点东西,就觉得落后了。”

每个季度他要和经济界退下来的朋友有一次不定期的经济形势分析会,离休以来他们已经讨论过60多次了。每周他都要和牌友们打一次桥牌,李岚清同志也是他的牌友之一。王大明特别喜欢唱歌,有一批歌友,差不多到了一定的时间,大家就去卡拉OK唱歌。他还是三个合唱团的名誉团长。2011年,根据李岚清、吴仪等同志的提议,他们组织了一场“忆之声”音乐会,演唱的都是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和部分苏联歌曲。2012年,在抗战胜利65周年的时候,他们又搞了一场以抗战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忆之声”音乐会。今年,老同志们为新中国成立65周年要再来一场“忆之声”音乐会呢!

王大明能够如此智慧而快乐地享受离休生活,与他的“半边天”密不可分。王大明和妻子安静媊相识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安那时是贝满女中的团总支书记,王是东南区书记,算是她的顶头上司。1953年他们结为百年之好。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相濡以沫,真正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责编:萧茵)

个人简介

王大明,广东南海人。1946年入党。早年担任北平地下党中学委员会小委员会委员、南城区委书记。1949年后任青年团北京市委第五区工委书记等职。1953年起,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业组副组长、组长、北京市经委主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1985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87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1988年,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93年,任北京市政协主席。1998年,任全国政协常委。2004年离休。endprint

猜你喜欢
明白人桥牌小平
桥牌:大脑的健美操
喜报!玉泉桥牌选手获奖啦
“解疙瘩”调解室:居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
印尼78岁首富斩获亚运铜牌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放风筝
做个明白人
科技离不开“明白人”
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