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芳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生 空间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11-01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地显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几何图形经验,培养完善的空间观念,对于小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遵循形象思维的发展规律,给学生提供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而多媒体可以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一、丰富学生的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是指关于物体、图形的形状、大小及距离、方位等位置关系的知觉。大量获取空间知觉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丰富的物体原型和几何图形,让学生在观察、感知中丰富自己的空间知觉。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比较单一,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展现出丰富的图、文、声、像等内容,动感逼真,形象直观,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时,笔者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红领巾、三角尺、钟面、扇面、五角星等实物图,让学生找找这些图上有没有角,角在哪里。随着教学的深入,利用视频播放功能动态演示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并通过照相机功能定格了几张时钟图片,让学生比较角的变化。从静到动,从具体到抽象,多角度给出各种各样的角,让角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有了丰富的空间知觉的积累,再让学生概括角的特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利于学生把握规律
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地揭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体积》时,以前的做法是直接让学生想象一个大的长方体中包含了多少单位体积的小正方体,最终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但这种教学方式,空间思维跨度过大,学生很难理解。于是笔者改变了思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设计一个长方体框架和若干单位体积的小正方体,并利用动画表现技术,把小正方体拖入长方体框架中。这一过程既形象可感,又易于理解,学生在动画演示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表象认识,再结合后期的练习,许多学生都能把握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演变过程。
三、有效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
“空间想象”是在丰富的“空间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概括、加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需要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培养,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测、转换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拥有大量便捷的交互功能,正好适应了这种学习的需要。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要求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想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拉,一种是割补。显然前一种方法是不行的,拉伸后的长方形比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大,而这一点学生对它是半信半疑。这时,笔者利用电子白板用方格做背景,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通过数方格,很快学生就知道了,拉伸前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是不相等的。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时,可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通过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小亚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积木搭出了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大正方体,并且将它的表面积涂上了红色。问:①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②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④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积木有多少个?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由2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模型,让学生通过这个模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能力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空间观念强的学生凭空就能够想象出来,空间观念弱的学生就需要借助图形甚至是实物模型帮助理解。学生只有不断地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才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锦上添花,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形象,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迁移。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