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血塞通滴丸的分析

2014-05-08 16:27王苏会王瑞孙晓迪李志平杨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6期

王苏会+王瑞+孙晓迪+李志平+杨峰

[摘要] 目的 了解血塞通滴丸中的药物三七总皂苷与载体聚乙二醇(PEG)形成的低共熔固体分散体。 方法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血塞通滴丸、PEG4000、PEG1500和三七总皂苷及其物理混合物进行试验扫描并分析图谱。 结果 PEG4000、PEG1500、三七总皂苷及其物理混合物分别存在着对应的吸热峰,而血塞通滴丸中PEG1500和三七总皂苷吸热峰消失。 结论 初步分析认为血塞通滴丸中药物与载体已经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低共熔固体分散体。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固体分散体;血塞通滴丸

[中图分类号] R657.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c)-0004-03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for Xuesaitong Drop Pills by differentia scanning calorimetry

WANG Suhui WANG Rui SUN Xiaodi LI Zhiping YANG Fe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Command,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about the eutectic solid dispersion formed by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Xuesaitong Drop Pills. Methods The PEG4000, PEG1500, PNS, physical mixture of PNS and PEG, and Xuesaitong Drop Pills were scaned, compared and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method. Results The correlative endothermic peak could be observed in PEG4000, PEG1500, PNS, and the physical mixture. However, the endothermic peaks of PEG1500 and PNS were disappeared in Xuesaitong Drop Pills. Conclusio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rug and carriers interact and form the eutectic solid dispersion in Xuesaitong Drop Pills.

[Key words] Differentia scanning calorimetry; Solid dispersion; Xuesaitong Drop Pills

固体分散体指药物以分子、微晶、胶态等形式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中所形成的分散状态[1]。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可使药物,尤其是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于另一载体中,固体分散体是一种新型的载药系统,能够提高药物溶出度、溶解速率及生物利用度。作为一种中间剂型,固体分散体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胶囊剂、片剂、微丸、滴丸、软膏等多种剂型。鉴定药物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方法主要有: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光谱法、红外光谱测定法、平衡相图法、显微镜法、溶出速率测定法和生物实验法等,但目前较为常用的以DSC为主[2],DSC以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所需供试品量少、不用预处理,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药学各个领域中。DSC指在一定的程序温度下使样品和参照品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用补偿器测量使两者的温度差保持为零所必须的热量对温度(或时间)的依赖关系。DSC曲线以热流率dH/dt为纵坐标,以温度T或时间t为横坐标,可以测定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如熔点熔距、比热容、反应热、相图、物质相变热、结晶速度、反应速率、高聚物结晶度、供试品纯度等[3]。

血塞通滴丸是北京军区总医院自制非标制剂,由三七总皂苷加适量载体聚乙二醇(PEG)4000和聚乙二醇1500两种混合基质依照制备方法滴制而成,血塞通滴丸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等多种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心脉脑络癖阻、胸痹及心绞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多种病症,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好评。三七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扩张冠状动脉的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和治疗作用[4],三七总皂苷是采用中药现代化提取、分离技术从优质三七中提取的有效的药用组分,其中含有多种皂苷类活性物质成分、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糖类成分等。研究中采用DSC对三七总皂苷、PEG4000、PEG1500以及三种物质的物理混合物、空白滴丸、血塞通滴丸进行热分析试验扫描,并对图谱和数据分析处理,比较PEG4000、PEG1500、三七总皂苷、物理混合物、空白滴丸和血塞通滴丸的DSC谱图,通过吸热峰的变化了解血塞通滴丸中药物与载体之间固体分散体的形成。

1 仪器与试药

TA-DSC-Q20型差示扫描量热计;三七总皂苷(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云南玉溪万方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批号:030102);聚乙二醇(PEG)4000(批号:030516)、聚乙二醇(PEG)1500(批号030422)(均由北京市海淀会友精细化工厂提供)。空白滴丸、物理混合物、血塞通滴丸均由北京军总医院制剂中心提供。

2 方法

2.1 物理混合物制备

将三七总皂苷置于乳钵中,加入二倍量PEG4000和PEG1500(1∶1)混合物研磨制成均匀的物理混合物,备用。

2.2 空白滴丸制备

PEG4000/1500(1∶1),置水浴熔融后,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储液瓶中,保温90℃左右,滴入冷却剂为轻状液体石蜡(12.5℃)溶液中,滴制成丸,晾干备用。

2.3 血塞通滴丸制备[5]

称取三七总皂苷二倍量的PEG4000/1500(1∶1),置水浴熔融后,加入药物三七总皂苷,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储液瓶,保温90℃左右,滴入冷却剂轻状液体石蜡(12.5℃)中,滴制成丸,晾干备用。

2.4 差示扫描热分析条件[6-7]

样品质量3~5 mg;升温速率:10℃/min;坩埚:铝制;气氛:氮气;流速:50 mL/min;初始温度:20℃;最高温度220℃。

3 结果

按照上述实验分析条件,依次对各个样品进行DSC分析,并对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和三七总皂苷及其三者物理混合物、空白滴丸、血塞通滴丸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见图1~5。

结果表明:PEG1500和PEG4000吸热峰分别为48.64℃和58.96℃,制成空白滴丸的PEG1500和PEG4000发生低共熔作用,PEG1500的吸热峰消失,空白滴丸吸热峰与PEG4000基本一致。三七总皂苷吸热峰为83.39℃,制剂血塞通滴丸中PEG1500和三七总皂苷吸热峰消失,血塞通滴丸DSC曲线峰与PEG4000峰基本相同。对比物理混合物和血塞通滴丸的DSC曲线图谱,在物理混合物DSC曲线中三七总皂苷、PEG4000和PEG1500的吸热峰基本保留,但三七总皂苷峰型不明显;血塞通滴丸中PEG4000吸热峰基本不变,但三七总皂苷和PEG1500吸热峰消失,初步分析认为三七总皂苷与载体PEG在通过熔融法制备成滴丸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低共熔固体分散体。

4 讨论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分散状态有多种形式[8]:分子状态、亚稳定状态、胶体状态、微晶或微粉状态[9],各种分散状态与原药物的DSC图谱比较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有药物晶体存在,吸收峰会存在,晶体越多,吸收峰总面积越大。上述实验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吸热峰为83.39℃,但峰型较差,吸热峰面积较大,峰型宽度大,峰分辨率低,可能因为三七总皂苷含多种物质和晶型。三种物质的物理混合物中,PEG1500和PEG4000吸热峰峰型尖锐明显,分辨率高,但三七总皂苷峰分辨率很低,可能由于在物理混合物中三七总皂苷含量偏低,或者由于PEG1500和PEG4000载体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先于三七总皂苷溶解,载体成为三七总皂苷的有效溶剂,使三七总皂苷在实验升温过程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前就逐渐溶解在熔融的PEG载体中[10]。物理混合物中,由于药物和载体简单混合,没有改变药物内部结构,仍以多晶形式存在,在载体和药物的位置可见晶体峰,但强度有所下降。血塞通滴丸DSC图谱中,三七总皂苷的特征峰消失,与PEG4000/1500形成低共熔物固体分散体,药粉以细微晶或分子形态均匀分散存在于PEG载体中,由于PEG为亲水性载体,当药物和载体所形成的分散体与水接触时,载体亲水性发挥作用首先溶解,随之药物以细微晶体或分子状态分散在水中,从而加快药物溶出,且利于人体吸收[11],提高药物疗效。

利用DSC测定曲线判断药物晶型或者物质相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物质颗粒大小、样品的质量和升温速率等。郭永辉等[12]通过实验研究,对影响DSC图谱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应尽可能减小物质颗粒直径,粒度以过100目筛较合适,增加供试品与坩埚底部接触面积,增加受热面积,使供试品快速均匀升温加热;其次供试品称样量以3 mg为宜。如超过5 mg,供试品厚度相应增加,传热速度减慢,温度梯度变大,导致DSC曲线中峰宽度增大,熔点熔距测量值偏差增大,供试品峰分辨率降低。上述血塞通滴丸DSC试验中,取样量控制在3~4 mg之间,以达到较好的峰型和分辨率;再次需控制升温速率,升温过程中有些供试品对热不稳定,会发生部分分解和物质结构转化等问题,从而影响DSC曲线和峰型宽度等热分析参数,控制升温速率至关重要。文献查阅表明升温速率一般控制在10℃/min较为合适,保证供试品的不稳定热分解发生在熔融相变之后,对DSC曲线和峰型影响较小,同时保证分析参数的准确性和实验重现性。

固体分散体作为中间体可后续根据临床需要制备成多种制剂,但由于贮存期的稳定性、制备过程、扩大生产等问题的制约,上市品种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首要问题是固体分散体性质不稳定,如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中一部分以分子状态存在,另一部分以无定形或微晶形式存在,随储存时间推移会慢慢老化甚至析出结晶:如滴丸类制剂容易发生开裂、含量下降等问题,对长期储存造成困难需要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13],保证制剂质量稳定。其次是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作为中间体的固体分散一般比较软且粘度大,流动性较差,混合困难,可压性比较差,与药物载体相溶性比较差,难以粉碎和过筛,对大规模生产不利[14]。

综上所述,对固体分散体的药学制剂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闫波,孙志海,马静.固体分散技术对中药制剂的影响探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77-178.

[2] 丁洪,吴芳.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23(5):193-195.

[3] 张晓楠,郭士岭,陈宜俍,等.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35-437.

[4] 龙朝明.三七研究综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6):502-503.

[5] 闫荟,赵汉臣,靳英华,等.血塞通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7):1299-1230.

[6] 李维峰,王玉蓉,杨春梅.五味子及其滴丸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J].中成药,2005,27(10):1218-1219.

[7] 周毅生,贾永艳,申小清,等.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42-44.

[8] 陈超,周福军,刘时乔,等.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4):279-281.

[9] 刘娱姗,高署,柯学,等.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研究新进展[J].药学进展,2013,37(4):166-173.

[10] 李娜,崔翰明,吴萍,等.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3):8-12.

[11] 赵巧玲.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1):52-56.

[12] 郭永辉,杨宁,吕扬.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晶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第二届中国晶型药物研发技术研讨会,2010-5-(21-23).

[13] 闫荟,费嘉,王苏会.血塞通滴丸长期试验及其影响性考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438-1440.

[14] 任秀华,李高.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进展[J].医药导报,2003,23(2):110-112.

(收稿日期:2013-10-15 本文编辑:卫 轲)

2 方法

2.1 物理混合物制备

将三七总皂苷置于乳钵中,加入二倍量PEG4000和PEG1500(1∶1)混合物研磨制成均匀的物理混合物,备用。

2.2 空白滴丸制备

PEG4000/1500(1∶1),置水浴熔融后,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储液瓶中,保温90℃左右,滴入冷却剂为轻状液体石蜡(12.5℃)溶液中,滴制成丸,晾干备用。

2.3 血塞通滴丸制备[5]

称取三七总皂苷二倍量的PEG4000/1500(1∶1),置水浴熔融后,加入药物三七总皂苷,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储液瓶,保温90℃左右,滴入冷却剂轻状液体石蜡(12.5℃)中,滴制成丸,晾干备用。

2.4 差示扫描热分析条件[6-7]

样品质量3~5 mg;升温速率:10℃/min;坩埚:铝制;气氛:氮气;流速:50 mL/min;初始温度:20℃;最高温度220℃。

3 结果

按照上述实验分析条件,依次对各个样品进行DSC分析,并对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和三七总皂苷及其三者物理混合物、空白滴丸、血塞通滴丸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见图1~5。

结果表明:PEG1500和PEG4000吸热峰分别为48.64℃和58.96℃,制成空白滴丸的PEG1500和PEG4000发生低共熔作用,PEG1500的吸热峰消失,空白滴丸吸热峰与PEG4000基本一致。三七总皂苷吸热峰为83.39℃,制剂血塞通滴丸中PEG1500和三七总皂苷吸热峰消失,血塞通滴丸DSC曲线峰与PEG4000峰基本相同。对比物理混合物和血塞通滴丸的DSC曲线图谱,在物理混合物DSC曲线中三七总皂苷、PEG4000和PEG1500的吸热峰基本保留,但三七总皂苷峰型不明显;血塞通滴丸中PEG4000吸热峰基本不变,但三七总皂苷和PEG1500吸热峰消失,初步分析认为三七总皂苷与载体PEG在通过熔融法制备成滴丸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低共熔固体分散体。

4 讨论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分散状态有多种形式[8]:分子状态、亚稳定状态、胶体状态、微晶或微粉状态[9],各种分散状态与原药物的DSC图谱比较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有药物晶体存在,吸收峰会存在,晶体越多,吸收峰总面积越大。上述实验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吸热峰为83.39℃,但峰型较差,吸热峰面积较大,峰型宽度大,峰分辨率低,可能因为三七总皂苷含多种物质和晶型。三种物质的物理混合物中,PEG1500和PEG4000吸热峰峰型尖锐明显,分辨率高,但三七总皂苷峰分辨率很低,可能由于在物理混合物中三七总皂苷含量偏低,或者由于PEG1500和PEG4000载体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先于三七总皂苷溶解,载体成为三七总皂苷的有效溶剂,使三七总皂苷在实验升温过程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前就逐渐溶解在熔融的PEG载体中[10]。物理混合物中,由于药物和载体简单混合,没有改变药物内部结构,仍以多晶形式存在,在载体和药物的位置可见晶体峰,但强度有所下降。血塞通滴丸DSC图谱中,三七总皂苷的特征峰消失,与PEG4000/1500形成低共熔物固体分散体,药粉以细微晶或分子形态均匀分散存在于PEG载体中,由于PEG为亲水性载体,当药物和载体所形成的分散体与水接触时,载体亲水性发挥作用首先溶解,随之药物以细微晶体或分子状态分散在水中,从而加快药物溶出,且利于人体吸收[11],提高药物疗效。

利用DSC测定曲线判断药物晶型或者物质相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物质颗粒大小、样品的质量和升温速率等。郭永辉等[12]通过实验研究,对影响DSC图谱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应尽可能减小物质颗粒直径,粒度以过100目筛较合适,增加供试品与坩埚底部接触面积,增加受热面积,使供试品快速均匀升温加热;其次供试品称样量以3 mg为宜。如超过5 mg,供试品厚度相应增加,传热速度减慢,温度梯度变大,导致DSC曲线中峰宽度增大,熔点熔距测量值偏差增大,供试品峰分辨率降低。上述血塞通滴丸DSC试验中,取样量控制在3~4 mg之间,以达到较好的峰型和分辨率;再次需控制升温速率,升温过程中有些供试品对热不稳定,会发生部分分解和物质结构转化等问题,从而影响DSC曲线和峰型宽度等热分析参数,控制升温速率至关重要。文献查阅表明升温速率一般控制在10℃/min较为合适,保证供试品的不稳定热分解发生在熔融相变之后,对DSC曲线和峰型影响较小,同时保证分析参数的准确性和实验重现性。

固体分散体作为中间体可后续根据临床需要制备成多种制剂,但由于贮存期的稳定性、制备过程、扩大生产等问题的制约,上市品种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首要问题是固体分散体性质不稳定,如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中一部分以分子状态存在,另一部分以无定形或微晶形式存在,随储存时间推移会慢慢老化甚至析出结晶:如滴丸类制剂容易发生开裂、含量下降等问题,对长期储存造成困难需要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13],保证制剂质量稳定。其次是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作为中间体的固体分散一般比较软且粘度大,流动性较差,混合困难,可压性比较差,与药物载体相溶性比较差,难以粉碎和过筛,对大规模生产不利[14]。

综上所述,对固体分散体的药学制剂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闫波,孙志海,马静.固体分散技术对中药制剂的影响探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77-178.

[2] 丁洪,吴芳.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23(5):193-195.

[3] 张晓楠,郭士岭,陈宜俍,等.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35-437.

[4] 龙朝明.三七研究综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6):502-503.

[5] 闫荟,赵汉臣,靳英华,等.血塞通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7):1299-1230.

[6] 李维峰,王玉蓉,杨春梅.五味子及其滴丸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J].中成药,2005,27(10):1218-1219.

[7] 周毅生,贾永艳,申小清,等.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42-44.

[8] 陈超,周福军,刘时乔,等.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4):279-281.

[9] 刘娱姗,高署,柯学,等.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研究新进展[J].药学进展,2013,37(4):166-173.

[10] 李娜,崔翰明,吴萍,等.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3):8-12.

[11] 赵巧玲.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1):52-56.

[12] 郭永辉,杨宁,吕扬.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晶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第二届中国晶型药物研发技术研讨会,2010-5-(21-23).

[13] 闫荟,费嘉,王苏会.血塞通滴丸长期试验及其影响性考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438-1440.

[14] 任秀华,李高.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进展[J].医药导报,2003,23(2):110-112.

(收稿日期:2013-10-15 本文编辑:卫 轲)

2 方法

2.1 物理混合物制备

将三七总皂苷置于乳钵中,加入二倍量PEG4000和PEG1500(1∶1)混合物研磨制成均匀的物理混合物,备用。

2.2 空白滴丸制备

PEG4000/1500(1∶1),置水浴熔融后,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储液瓶中,保温90℃左右,滴入冷却剂为轻状液体石蜡(12.5℃)溶液中,滴制成丸,晾干备用。

2.3 血塞通滴丸制备[5]

称取三七总皂苷二倍量的PEG4000/1500(1∶1),置水浴熔融后,加入药物三七总皂苷,搅拌均匀并转移至储液瓶,保温90℃左右,滴入冷却剂轻状液体石蜡(12.5℃)中,滴制成丸,晾干备用。

2.4 差示扫描热分析条件[6-7]

样品质量3~5 mg;升温速率:10℃/min;坩埚:铝制;气氛:氮气;流速:50 mL/min;初始温度:20℃;最高温度220℃。

3 结果

按照上述实验分析条件,依次对各个样品进行DSC分析,并对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1500和三七总皂苷及其三者物理混合物、空白滴丸、血塞通滴丸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见图1~5。

结果表明:PEG1500和PEG4000吸热峰分别为48.64℃和58.96℃,制成空白滴丸的PEG1500和PEG4000发生低共熔作用,PEG1500的吸热峰消失,空白滴丸吸热峰与PEG4000基本一致。三七总皂苷吸热峰为83.39℃,制剂血塞通滴丸中PEG1500和三七总皂苷吸热峰消失,血塞通滴丸DSC曲线峰与PEG4000峰基本相同。对比物理混合物和血塞通滴丸的DSC曲线图谱,在物理混合物DSC曲线中三七总皂苷、PEG4000和PEG1500的吸热峰基本保留,但三七总皂苷峰型不明显;血塞通滴丸中PEG4000吸热峰基本不变,但三七总皂苷和PEG1500吸热峰消失,初步分析认为三七总皂苷与载体PEG在通过熔融法制备成滴丸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低共熔固体分散体。

4 讨论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分散状态有多种形式[8]:分子状态、亚稳定状态、胶体状态、微晶或微粉状态[9],各种分散状态与原药物的DSC图谱比较有明显的变化。如果有药物晶体存在,吸收峰会存在,晶体越多,吸收峰总面积越大。上述实验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吸热峰为83.39℃,但峰型较差,吸热峰面积较大,峰型宽度大,峰分辨率低,可能因为三七总皂苷含多种物质和晶型。三种物质的物理混合物中,PEG1500和PEG4000吸热峰峰型尖锐明显,分辨率高,但三七总皂苷峰分辨率很低,可能由于在物理混合物中三七总皂苷含量偏低,或者由于PEG1500和PEG4000载体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先于三七总皂苷溶解,载体成为三七总皂苷的有效溶剂,使三七总皂苷在实验升温过程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前就逐渐溶解在熔融的PEG载体中[10]。物理混合物中,由于药物和载体简单混合,没有改变药物内部结构,仍以多晶形式存在,在载体和药物的位置可见晶体峰,但强度有所下降。血塞通滴丸DSC图谱中,三七总皂苷的特征峰消失,与PEG4000/1500形成低共熔物固体分散体,药粉以细微晶或分子形态均匀分散存在于PEG载体中,由于PEG为亲水性载体,当药物和载体所形成的分散体与水接触时,载体亲水性发挥作用首先溶解,随之药物以细微晶体或分子状态分散在水中,从而加快药物溶出,且利于人体吸收[11],提高药物疗效。

利用DSC测定曲线判断药物晶型或者物质相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物质颗粒大小、样品的质量和升温速率等。郭永辉等[12]通过实验研究,对影响DSC图谱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首先应尽可能减小物质颗粒直径,粒度以过100目筛较合适,增加供试品与坩埚底部接触面积,增加受热面积,使供试品快速均匀升温加热;其次供试品称样量以3 mg为宜。如超过5 mg,供试品厚度相应增加,传热速度减慢,温度梯度变大,导致DSC曲线中峰宽度增大,熔点熔距测量值偏差增大,供试品峰分辨率降低。上述血塞通滴丸DSC试验中,取样量控制在3~4 mg之间,以达到较好的峰型和分辨率;再次需控制升温速率,升温过程中有些供试品对热不稳定,会发生部分分解和物质结构转化等问题,从而影响DSC曲线和峰型宽度等热分析参数,控制升温速率至关重要。文献查阅表明升温速率一般控制在10℃/min较为合适,保证供试品的不稳定热分解发生在熔融相变之后,对DSC曲线和峰型影响较小,同时保证分析参数的准确性和实验重现性。

固体分散体作为中间体可后续根据临床需要制备成多种制剂,但由于贮存期的稳定性、制备过程、扩大生产等问题的制约,上市品种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首要问题是固体分散体性质不稳定,如采用熔融法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中一部分以分子状态存在,另一部分以无定形或微晶形式存在,随储存时间推移会慢慢老化甚至析出结晶:如滴丸类制剂容易发生开裂、含量下降等问题,对长期储存造成困难需要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13],保证制剂质量稳定。其次是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作为中间体的固体分散一般比较软且粘度大,流动性较差,混合困难,可压性比较差,与药物载体相溶性比较差,难以粉碎和过筛,对大规模生产不利[14]。

综上所述,对固体分散体的药学制剂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闫波,孙志海,马静.固体分散技术对中药制剂的影响探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77-178.

[2] 丁洪,吴芳.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剂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2,23(5):193-195.

[3] 张晓楠,郭士岭,陈宜俍,等.差示扫描量热法在药物多晶型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35-437.

[4] 龙朝明.三七研究综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6):502-503.

[5] 闫荟,赵汉臣,靳英华,等.血塞通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7):1299-1230.

[6] 李维峰,王玉蓉,杨春梅.五味子及其滴丸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J].中成药,2005,27(10):1218-1219.

[7] 周毅生,贾永艳,申小清,等.葛根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42-44.

[8] 陈超,周福军,刘时乔,等.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4):279-281.

[9] 刘娱姗,高署,柯学,等.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研究新进展[J].药学进展,2013,37(4):166-173.

[10] 李娜,崔翰明,吴萍,等.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3):8-12.

[11] 赵巧玲.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制及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1):52-56.

[12] 郭永辉,杨宁,吕扬.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晶型药物研究中的应用[R].第二届中国晶型药物研发技术研讨会,2010-5-(21-23).

[13] 闫荟,费嘉,王苏会.血塞通滴丸长期试验及其影响性考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438-1440.

[14] 任秀华,李高.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进展[J].医药导报,2003,23(2):110-112.

(收稿日期:2013-10-15 本文编辑:卫 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