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虹��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当中的表现日益受到挑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管理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政府的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当中,从这一视角分析政府公信力问题,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上存在权威性较弱、执行力度不足、信息透明度低等方面问题,基于公共政策本身、政府、以及受众,探索完善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由政府主导,鼓励公众参与,涉及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环节。要系统把握全局,统筹各个层面,必须综合考虑问题的复杂性与多重性,以及资源的有限性,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政府的公共政策,恰是关涉到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方方面面,在这一领域中,政府公信力就成为政府及社会关注的核心,也应当是政府着重处理的难点。本文力求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全面审视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缘由,并找寻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
一、公共政策与政府公信力
在公共部门行政的过程中,赢得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公信力的主要体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政府权威树立的坚实基础。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态度与评价,体现着政府在公众中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高低。[1]作为政府的潜在实力,政府公信力的增强有助于有效利用政府自身的权力与资源,并吸引社会大众的参与与支持,获取丰富的社会资源,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与高效。强大的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得力保证,是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需遵信的行为准则,它贯穿于政府行政活动的各个环节与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与监督等各个环节都与政府公信力建设密切相关。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看,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的许诺,公共政策的颁布意味着政府与社会之间契约的存在,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承诺,以公民利益为立足点,维护社会根本利益。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稳定性、可行性、科学性、民主性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改革开放促进国际交流融合的背景下,我国的政府公信力状况在整体上主要呈现稳定、良好的状态与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我国国际综合竞争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政府近几年着力推进民生建设,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正日益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多的不理因素,诸如国民对政府期望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以及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不足等,我们不可否认,我国政府公信力逐渐显露出了些许不容轻视的紧张态势。政府的一些失信行为造成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公共服务水平与公民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公民对政府的不满观念增长,信任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的政府逐渐出现公信力危机,自20实际90年代以来,在发达的西方国家或是正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政府公信力危机的困境。
我国的政府公信力危机主要体现在,首先,地方政府缺乏权威。随着国内外环境的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亟需提升以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但我国尚未全面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而在公共管理与服务上表现出的不足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日益递减,政府权威流失,成为政府公信力的“短板”。[2]其次,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度不足。政府部门层级交替以及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再次,政府的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政府人员贪污腐败,铺张浪费的现象仍旧存在,导致公众对公共政策的推行持质疑与排斥态度,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出现“公信力怪圈”。最后,政府信息透明度低。政府与社会公众之前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信息传播不力,公民无法有效感知、参与和监督政府的社会管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决策的制定与执行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政府的公信力也难以提高。
三、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
首先,我国的公共政策在设计上缺乏整体性。公共政策的设计基础,即充分的社会调查研究与反复的商讨上力度不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也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稳定性。[3]其次,公共政策未能有效反应民意。我国的官贵民贱思想仍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度与实施,政府缺乏对公民利益诉求的重视,公共政策缺乏坚定的受众基础。再次,公共政策程序仍有待完善。我国在政策的运行上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程序,但部分政府未严格按照程序执行,以及部分程序确定非制度化等村田仍旧存在。最后,公共政策的执行不力。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当中,政府未能落实到位,存在“行政不作为”、“阉割政策”等行为,导致公众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政府与政策受众关系日益绷紧,政府公共危机逐渐严重。
(二)公共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思想观念禁锢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即政府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价值的取向上,仍旧却在这偏差。一方面,政府内部仍旧存在着官本位的传统思想观念,过于维护自身的个人利益和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忽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辜负群众的期望,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却被部分政府人员亵渎了。另外,政府行政人员的思想仍然禁锢不前,缺少创新意识和变革思维,使得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被监督逻辑”存在。政府仍处在被动地位,缺乏自我监督意识,将重大事件的责任推诿到公共政策上来。部分政府人员运用手中权力逃避责任,掩盖事实,对信息的传播也进行强制干预,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信息受众,任何缺乏诚信的行为都将造成群众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
(三)公共政策受众主体意识淡薄
首先,作为公共政策决策的主体之一,公民并未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作为公共政策执行和反馈的主要客体,公民也未科学合理的履行其监督义务。我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仍旧淡薄,对公共决策的制定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单一,反馈路径不畅通。[4]其次,公共政策的“动议过程常常脱离了那些见多识广、有活动能力、承担着一定政策制定职责的公民的意愿” [5],在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过程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没有实现以公民利益为核心,没有鼓励公民的积极参与,公民的利益诉求无法有效传达并体现在公共政策当中。再次,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利益也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政府人员制定公共政策的出发点错位,强调自身需要而忽视群众利益的需要。
四、完善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建议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将会造成公民对政府的质疑,公共政策也因公众的不信任而难以推行,使得政府行事效率低下,政策效果不佳,而公共政策效果与公民期望的落差又降低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死循环。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意识与智能转变,也需要社会与公民的共同协作。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说,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主要有:
(一)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流程中,无论是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还是终结,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并立足于实际,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满足人民需求为根本目的。公共部门应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地域优势,不同的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有效的,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公共政策,只有止痒,公共政策才具有可行性,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发布,都不能无条件的随意更改,各个政策之间相互协调,消除“盲区”。
(二)公共政策向民众倾斜,保证公共政策的民主性,建设服务型政府
公共政策的主要面向群体是我国的全体公民,要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首先,必须保证全体公民的有效参与。政府的公信力主要是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也建立在政府对公众的新人之上。政府相信群众,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监督,有效听取公众的心声,以公众的利益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政府部分与公众相互信任并有效合作,政府公信力才得以提升。其次,我国目前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过于单一,迫切需要拓宽公民参与方式的多样性,丰富参与方式,拓宽参与渠道,鼓励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当中来。[6]积极开拓听证、天等公民参与机制,适应大数字时代,发展网络参与途径,增强政府信息的透明性,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再次,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政府需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提供有效的社会救助,维护社会和谐,赢得公民的信任。
(三)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保证公共政策的法制性
公共政策制定法制化的目的不仅在于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也在于保证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主体有章可循,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提升政府公信力。[7]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的法制化建设,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公民道德教育和国家法制教育中加入提倡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机制的内容,加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识。第二,加强和完善公共政策决策方面的法制建设,将公共政策制定的具体程序、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规范、利益表达机制、民主化机制以及行政问责制度等内容纳入法律法规。第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为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创造了条件,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四)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增强公共政策透明度
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不了解是造成政府公信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强政府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公民掌握信息知情权,提升公民主体地位,增强其责任意识,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有效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变意识的增强,我国政府对信息共享的意识也已经得到一定的提高,信息共享内容与范围也逐渐丰富与拓宽,但程度仍然不足。与其让公众胡思乱想,不如通过公开的信息来加强彼此的联系,这一方面能够使政府掌握公众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也让公众了解了政府的难处,政府公信力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地缺失。[8]
此外,政府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必须主动、及时、准确的发布关于事件状态的权威信息,不断的引领主流舆论,从而牢牢的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避免网络谣言、假新闻的破坏作用,促使事件更稳妥、更快捷、更有效的解决,有效缓解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会和带来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蔡雪珍, 郭世玉. 破解中国转型期政府信任缺失的原因[J]. 理论观察, 2012 (6): 60-61.
[2]邓引远. 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研究 [D][D]. 南昌大学, 2010.
[3]刘超, 胡伟. 论当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公信力的提升[J].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z1): 53-55.
[4]张杰, 王琳.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有效性分析[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9 (6): 7-10.
[5]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周红云.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的有效参与[J]. 人民论坛: 中旬刊, 2011 (1).
[7]沈晓霞, 廖锦亮. 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41-44.
[8]付海宁. 浅谈政府公信力与公共决策[J]. 青年与社会, 201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