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琦
2014年2月4日,一艘长相“时髦”却又有几分奇特的新型潜艇,通过伊朗伊斯兰通讯社(伊通社)的新闻照片展示在外界的眼前。这艘被音译为“法塔赫”级首艇的潜艇的出现,不仅使伊朗海军向拥有可靠的国产水下战力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也使得近海潜艇这个许久“未添新丁”的潜艇家族分支在21世纪迎来了第一个新成员……
从蛙人运载艇到“加迪尔”级
伊朗自行制造潜艇的开端,大约可以上溯到上世纪80至90年代。和很多后起的中小国家一样,伊朗从制造运载蛙人的袖珍潜艇开始。毕竟潜艇不比水面舰艇,水面舰艇就算设计得再失败,下水即沉的也是“凤毛麟角”,潜艇要是造得失败,出了事故可是很能要人命的。先后有两型运载蛙人的袖珍潜艇在伊朗海军组织的历次演习中登场,但是都属于“人操鱼雷型水下运载器”,搭载的蛙人兼驾驶员需要穿着潜水服并且带压缩空气瓶。不过,伊朗先着手解决运载蛙人的袖珍潜艇也有好处,就是后来发展近百吨和百吨以上的小型潜艇的时候,可以专注地研制鱼雷攻击型潜艇,而无需多考虑“用小型潜艇运载蛙人”的问题了。
用于水下鱼雷攻击的伊朗国产潜艇首次露面是在2006年3月底至4月初进行的“伟大先知”演习中。从伊通社和法新社的新闻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一艘黑色小型潜艇似乎正降下桅杆上的伊朗国旗,准备下潜。从“个头”上看,该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可能在100吨左右,其指挥台围壳很长,大约占全艇的三分之一,这是该型潜艇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指挥台围壳上从左至右依次布置有潜望镜、通讯天线、雷达以及某电子装置(可能是敌我识别天线,也兼作桅杆使用),通气管则布置在艇身上。从通气管的外形上看,潜航时可以放倒以减小阻力,这种设计在小型潜艇上倒是很普遍。该型潜艇的艇艏为近似“鲸鱼”型,艉部的情况不大清楚,但可能是比较简单的单轴推进和桨后舵设计,水平升降舵则布置在指挥台围壳上。不过,这种围壳舵设计在之后的伊朗潜艇上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该型潜艇的相关资料不多,内部电子设备和武器的情况更加不明,考虑到其大小和吨位,最多也只能携带2条鱼雷而已。
另一种更加“著名”的伊朗国产潜艇就是在2006年3月下水的“加迪尔”(音译)级小型潜艇。由于时任伊朗总统的内贾德亲自主持了下水典礼,因此给外界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并被很多文章认为是伊朗第一型国产潜艇。而实际上伊朗国产潜艇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没“加迪尔”级那么高调而已。“加迪尔”级潜艇后来被投入量产,如今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位数。这是一种绿色涂装的百吨级小型潜艇,尺寸和排水量比之前“伟大先知”演习中出场的伊朗小型潜艇要大一些,长度约为20米,其水下排水量可能为100~200吨,指挥台围壳很低矮,甚至不及新闻照片里伊朗水兵的身高。“加迪尔”级艉部为桨后舵布局,水平升降舵也布置在艉部,其结构与德国205型潜艇比较相似。通气管布置在艇身上,竖起时紧贴指挥台围壳,但潜航时可放倒并收纳到艇身内的“沟槽”里。在通气管还上装有某种类似敌我识别天线的电子装置。
从伊朗官方公布的一些照片和视频上看,“加迪尔”级潜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至少艇体内的计算机显示屏数量不少。武器方面,“加迪尔”级的艇艏有2具鱼雷发射管,与二战末期纳粹德国ⅩⅩⅢ型和战后联邦德国202型比较相似。这类小型潜艇多没有备用鱼雷,重新装填需要到基地进行,“加迪尔”级也不例外。“加迪尔”级的定位与联邦德国202型(后者的技术渊源就是纳粹德国ⅩⅩⅢ型)、前苏联“婴儿”级相似,是以浅水区活动为目的研制的小型攻击潜艇。其优点在于小巧灵活、上浮和下潜的速度快,如果数量多,就可以对大多数在浅海区活动不便的大型常规潜艇和核潜艇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可以用于破交作战。当然,这类潜艇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是自持力弱,一次出海仅能进行一次战斗,活动半径不会超过200海里。
有不确切的信息显示,“加迪尔”级是伊朗在朝鲜的帮助下设计制造的,其朝鲜原型是一种被西方称为“玉高”(Yugo的音译,即西方认为朝鲜是在前南斯拉夫的技术帮助下建造的该型潜艇)级的小型潜艇。但将“加迪尔”级与“玉高”级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者的制造工艺远好于后者。而且,这类小型潜艇设计在上世纪70—80年代还是很多见的,包括意大利MG130型和SX756型(曾经出口巴基斯坦和中国台湾)、联邦德国“多尔戈雷”级(出口给韩国后被命名为“李舜臣”级)、苏联“比拉鱼”级等等。因此“加迪尔”级的技术渊源到底来自何方,或许现在下定论有些为时过早。
来自俄罗斯的中坚
上世纪90年代,伊朗从俄罗斯购得了3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基洛”级的到来使伊朗获得了波斯湾及阿曼湾海域首屈一指的水下力量。2001年7月,伊朗与印度签署了包括联合对“基洛”级877EKM型潜艇进行升级改造的协议在内的一揽子军事合作条约。在2006年夏季伊朗举行的“佐勒法尔加的打击”三军联合演习中,伊朗伊斯兰通讯社发布了该国“基洛”级潜艇在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新闻视频。西方国家的媒体则认为这些视频是剪辑他国演习中水面舰艇发射反舰导弹的场景拼接制作而成的。但很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若有心剪辑,那么用他国潜艇在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镜头岂不是更好,而且从画面上不会有任何破绽。所以,至少西方媒介的“证据”也很存疑。但考虑到印度也不具备维修和升级“基洛”级的本事,伊朗能从印度获得多少维修升级“基洛”级的技术也不好说。
不过在2012年又有了有意思的新闻,伊朗宣布对本国“基洛”级的维修升级工作“胜利完成”,并且对相关有功人员进行了嘉奖。从其他国家的经历来看,维修和升级“基洛”级是一项有相当技术难度的工程,很难相信仅凭伊朗自己的力量就能“搞定”。
对于“基洛”级这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型远洋潜艇,伊朗海军自然不会摆在波斯湾这个“小池子”里,印度洋才是其施展拳脚的舞台。于是,3艘“基洛”级被伊朗海军用作“袖珍核潜艇”,轮流在印度洋活动。其名义上算作伊朗海军在包括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特遣舰队”的一部分,实际上就使得伊朗获得了在印度洋水下常态化活动的能量,是伊朗远海警戒力量的一部分。无论是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基洛”级877EKM型都是伊朗海军潜艇部队的中坚力量,在保卫伊朗领海和领土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基洛”级的熟悉,伊朗科研人员也获得了一些关于潜艇设计制造的有用技术。这些技术也都陆续出现在了新一代的伊朗国产潜艇上。endprint
从传说到现实
伊朗自造新一代潜艇的传说从2006年“加迪尔”级出现起就开始了,到了2009年夏季一些模型被伊朗媒体披露出来。不过这些模型形态迥异,实在是说不上“靠谱”,可能是新潜艇研制过程中的早期方案模型,也可能是为了宣传造势。2011年,伊朗官方宣布其自行研制的600吨级新潜艇开始建造,到了2013年初,号称在“100天左右的时间里”对外公开新型潜艇。可是几个“100天”过去了,外界依旧什么都没见到。就在大家都没多少期待时,2013年11月,有卫星照片显示,一艘比“加迪尔”大两倍以上的潜艇在伊朗南部造船厂下水,这显然就是传说已久的“伊朗国产新型潜艇”。2014年2月初,一些清晰度尚可的照片被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披露出来,或许是因为新型潜艇测试比较顺利,所以就对外公布了。于是,外界终于得以见到伊朗新型近海潜艇,也是21世纪新建的第一种近海潜艇的大致面目。
从这些公开的新闻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艘长度超过40米的新型潜艇。一些人用“谷歌地图”软件推算其下水后,在水面上的部分长度约为48米。考虑到其卫星照片上显示其长度是20米长的“加迪尔”级的两倍以上,这个参数是可信的。根据国外媒体报道,伊朗新型近海潜艇的排水量超过600吨,参照尺寸类似的联邦德国206型潜艇,后者长度为48.5米,水面排水量450吨、水下排水量600吨,由此推定伊朗新潜艇的“600吨”应该是水下排水量。也就是说,这应当是一艘与德国206型、意大利“托蒂”级处于同一等级的近海潜艇,具有较长时间的近海活动能力和有限的远海活动潜力,海上自持力接近二战时期中型潜艇水平,吨位介于千吨级中型潜艇和百吨级小型潜艇之间的潜艇。
虽然公开的照片还是有限,也说不上清楚,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伊朗科研人员竟然把所有“能够做到”的“流行元素”都装到了这艘个头仍然不大的潜艇上:德国214型潜艇风格的钝型鲸鱼艏、“基洛”级风格的“背脊”和水平舵、可闭合的流水孔、“背脊”与艇身之间以及指挥台围壳与“背脊”之间的圆滑过渡(几乎是时下最时尚的设计)等等,都给人一种“时髦”的感觉,甚至有“缩小版214型”的味道。这至少对得起21世纪第一艘新建近海潜艇的名号。
考虑到世界上第一种带有AIP色彩的常规潜艇,即采用闭式循环柴油机的苏联Q级只有400吨的水下排水量,而德国也在水下排水量只有450吨的205型潜艇上试装了燃料电池AIP舱段。于是,伊朗如果在新型近海潜艇上装个比较简单的AIP系统,例如闭式循环柴油机,倒也不是绝无可能。当然,对于这种近海潜艇来说,AIP系统虽然不是毫无意义(毕竟206型和“托蒂”级的海上自持力也有40天左右,装备AIP系统后潜航时间可以更长),但能起到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出于保密的考虑,伊朗在新型近海潜艇的下水仪式上用尼龙布包裹住了潜艇的螺旋桨。从“有棱有角”的轮廓上看,采用五叶或六叶螺旋桨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大可能是当代先进常规潜艇上普遍使用的七叶大倾斜螺旋桨。此外,该型潜艇也没有敷设消声瓦,这些都为其能不能算是“先进近海潜艇”打上了问号。不过,作为不到1000吨的近海潜艇来说,即使用五叶螺旋桨且没有消声瓦,噪音也比较小,这一点德国和意大利近海潜艇都是佐证。
伊朗新型近海潜艇的桅杆与之前的几种小型潜艇没有多少区别,潜望镜、通讯天线、雷达、通气管以及兼作桅杆使用的某种可能是敌我识别天线的电子装置。当然因为尺寸大了,所以通气管就布置在指挥台围壳上,而不需要装在艇身上了。因为尺寸比“加迪尔”级大了一倍以上,所以伊朗新型近海潜艇的声呐系统一定会比“加迪尔”级完善得多,保守地估计可能是类似德国205型的“一部半”声呐(被动声呐布置在艇艏,主动声呐布置在“背脊”前部),但也可能是两台主/被动声呐。
武器方面,我们无法从照片上看到伊朗新型潜艇的鱼雷管,而之前展示的模型有两种鱼雷管布置:一种是在艇艏布置4具鱼雷发射管,另外还有8枚备用鱼雷;另一种是在舯部布置8具鱼雷发射管,无备用鱼雷。前一种类似意大利“托蒂”级,后一种则接近德国206型,至于究竟是哪一种,尚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证实。参考206型和“托蒂”级的布雷能力,笔者认为伊朗新型近海潜艇应该也可以携带水雷布放箱执行布雷任务,这对于将波斯湾、阿曼湾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作为对抗超级大国的“最后底牌”的伊朗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近海潜艇的回归
排水量在1000吨下、主要用于浅海作战的近海潜艇一度是潜艇家族的重要分支。二战中,纳粹德国Ⅶ型潜艇虽然也就是500~700吨的排水量,却一度把半个大西洋搅得底朝天。战后近海潜艇也没有停止发展,如联邦德国201、205、206、207型,意大利“托蒂”级,前南斯拉夫“萨瓦”级、“英雄”级等等。但进入21世纪后,近海潜艇家族开始“后继乏人”了。虽然图纸上的方案依然层出不穷,如俄罗斯“阿穆尔”750型和俄罗斯、意大利联合研制的S1000型,德国TP800型,韩国KS500型等,但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如今,唯一现役的近海潜艇是波兰海军从挪威购得的二手德制207型。于是,伊朗新型国产潜艇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获得了新世纪第一级新型近海潜艇的头衔。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今1000吨级中型潜艇的性能已十分成熟,且近海作战能力也不差,其舰载设备及武器完善程度、远洋活动能力和升级潜力是近海潜艇无法企及的。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相关国家只要有条件,自然会优先发展1000吨级中型潜艇,而搁置近海潜艇的发展计划了。即便伊朗,也并非对近海潜艇情有独钟,而是技术水平只能如此。就在新型近海潜艇公布后不久,伊朗海军司令就放话说要新建1200吨级的中型潜艇。当然嘴上说是一回事,实际做是另一回事,伊朗海军想要获得更强的水下战力,要走的路还很长。
不过另一方面,既然伊朗开了21世纪新型近海潜艇的先例,那么也不排除周边的一些国家会因此“受刺激”地向有建造能力和相关方案的国家求购新型近海潜艇。由此,近海潜艇家族也许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编辑/弓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