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人反遭讹诈”满足了谁

2014-05-06 13:19曹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讹诈做好事假新闻

曹林

近来微博上众多媒体官博爆出一条猛料:北京街头,一位中国大妈讹上了一个外国小伙子。一东北口音大妈在经过骑车老外时突然摔倒,自称被撞,并死抱对方不撒手,急哭外国小伙,最后经调解,外国小伙不得不给付1800元医药费,方才作罢离开。

一天的疯转后,媒体调查发现,此新闻失实,有目击者证明,外国小伙的确蹭到了那位大妈,由目击者提供的视频中,那小伙不断用中文辱骂被撞者。又是一起关于“扶人反遭讹诈”的乌龙事件,又是媒体差不多集体中招,从《环球时报》到《钱江晚报》等等无数媒体官方微博,都转了开始那条描述“外国小伙扶人反遭讹诈”的微博。

为什么人们本能、先入为主地相信了这是一起“扶人反遭讹诈”的事件?起初被这条假新闻牵着鼻子走的人,看到最新的报道后,恼羞成怒地将问题归咎于媒体的不负责任,认为自己被误导、欺骗和蒙蔽。可问题不只是被误导这么简单,“外国小伙扶大妈反遭讹诈”的信息一出现就被疯转,除了“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式的浮躁传播外,更重要的是这条假新闻太符合很多人的想象、期待,太符合传播者的需求。

问题首先出在新闻源上,首先发布这条新闻的人并没有客观的描述,而是将自己预设的立场嵌入到新闻标题中,“扶大妈反遭讹诈”其实不是事实,只是记者和网友的想象。但当这种想象变成新闻标题时,在这个“不看事实只看标题”的浮躁阅读时代,已经设置了议题,人们只会被这个倾向性很明显的标题牵着鼻子走,而缺乏颠覆“标题党”误导的独立审慎能力。

一些媒体的官方微博之所以不加核实就立刻转发和评论,只因这条新闻太符合他们对新闻价值的要求了:多有冲突性,多有故事性(中国大妈讹诈外国小伙,可谓“中国大爷”讹诈中国小伙的升级版,国际元素的加入增添了不少反讽反衬色彩),多能激起网友的愤怒,多能反映出这个社会的道德变异!

这条假新闻不仅满足了一些媒体及其官方微博的期待与需求,还迎合了很多人内心的想象、期待与需求,于是能够迅速攻陷网友本就不堪一击的理性防线,被疯狂转发。

扶老人反遭讹诈,这类新闻信息非常能够滋养一些人内心的道德优越感。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消费这类负面新闻和反道德事件,不只出于审丑的需求,更在于这些新闻最能按摩他们的道德优越感。在庸常的生活中,谁也不比谁高尚,但面对“自己摔倒了,人家好心来扶你,你反而去讹诈别人”的“小人”,平常不太高尚的我们立刻显得高大起来,立刻有一种站在道德高地上俯视小人的优越感。

以这种“消费负面新闻”的方式寻找优越感,很有挑逗性和诱惑力,正如一些人爱听别人不幸的经历来衬托自己的幸福感。说说你不高兴的事儿,让哥高兴高兴;看看那些阴暗无耻的事儿,让哥体验一下高大感,这显然是另一种方式的幸灾乐祸。

为什么人们本能地相信那个摔倒的大妈是在诬陷那个年轻人?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常常忽略其中的话语权问题。每次发生这类事情,人们都会本能地站在年轻人那一边,为什么呢?无关正义感,也没有是非,无非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站队罢了。毕竟,当下主宰着网络话语权的不是那些可能摔倒的大伯大妈、老奶奶老大爷,而是年轻人。当我们看到“扶老人反遭讹诈”的新闻时,我们很容易立刻进入角色,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身份的角色,让自己进入到那个被老人讹诈的年轻人的位置上,自然去充满正义感地去批判那个无耻的“讹诈者”。

人们轻易选择相信“扶人反遭讹诈”,还源于大众骨子里的一种劣根性: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不是我们不想做好事,而是外在的环境逼着我们不敢做好事。你看,做好人被讹诈了,不是我没有道德担当,不想做好人,而是人心险恶,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很多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选择相信“是扶人而不是撞人”,潜意识中想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寻找正当性。

当然,还可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撒娇,为自己的赌气和推卸责任找到一个借口:我以后也不扶人了。其实,助人的道德,是源于内在的一种良心驱动,这种道德,不应该因为一两个小概率事件而改变,不要为自己坚守这种道德设置什么条件。做好事不需要理由,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做,自己心安、自己快乐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讹诈做好事假新闻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讹诈》中的不礼貌现象分析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
以盗窃机动车牌讹诈车主钱财的行为应定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