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问题研究

2014-05-05 01:57王宏昌
大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闻学实训理论

王宏昌

[摘 要]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新闻观念和新闻素养,对于新闻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地方院校有关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照搬老牌新闻院校,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堂实践流于形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跳出单一型的讲授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创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闻学 理论课程 地方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12-02

近年来,许多地方院校纷纷设立新闻学专业,新闻教育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但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新闻院校与媒体在新闻实践环节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除了新闻学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外,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

一、存在问题

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很多新闻院校逐步完善了理论教学,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锻炼学生的新闻实战能力。但相较于实践教学,新闻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在理念、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明显滞后。

(一)教学体系照搬老牌新闻院校

我国大多数老牌院校新闻学理论教学在新时期都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思想与实践上的变革。第一次是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配合社会媒体实践建立的“实务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第二次是随着新闻传播学科队伍的建设,新闻学分离出文学之外形成独立的学科,逐步建立起“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两种培养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就我国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环境而言,基本上是满足当时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和高等教育客观条件的。但随着媒体与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快速发展,传统院校的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表现出了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不适应。尤其表现在新闻学理论课程设置与社会对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的不适应,如新闻教育理念落后保守、课程目标滞后、内容陈旧、教学形式机械、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等。

由于是新增专业,大多数地方院校缺乏新闻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因此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都是参照老牌传统本科院校的方案。因为发展环境不同,地方院校在沿袭其他院校专业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表现出各种不相适应的方面。除了老牌院校已经显现的一些问题外,地方院校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环节还陆续出现各种新问题,如师资跟不上、实践平台较少、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随着近几年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媒体迅猛发展,虽然地方院校不断适时调整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但依然表现出力不从心的一面。

(二)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

我国很多地方院校的新闻专业依托中文专业创办,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依然采用课堂“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单向式教学如果应用于新闻教育当中,很多时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还存在另一种弊端,就是很容易形成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两层皮,学生不能有效检验其所学。同时,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教师与其花时间讲授新闻学理论知识,不如传授几招新闻写作编辑技巧。这样的态度,也使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

新媒体使新闻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创新。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应该仅限于课本知识,被动的接受新闻理论。如果长期处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新闻专业的学生视野会逐渐变窄,对现实问题缺少深度关注,思维方法存在局限性。[1]

(三)课堂实践流于形式

新闻学专业理论要对接于实践,必须依赖大众传媒的支持。但随着新闻院系猛增,每年有大批的新闻专业学生流向媒体,现有媒体很难满足各大院校新闻专业的实践需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院校加重了课堂训练环节,甚至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创造实训平台。虽然学生的实训机会增多了,但因为学生在课堂外的训练活动教师没有及时跟进,参与管理,导致实践流于形式。

同时,学生对课堂实践的认知方面也有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课堂实训毕竟不是真实的媒体活动,因此有了应付的心态。在训练前既不准备,也不主动思考,往往是临时备战。甚至当实训活动与其他课业、兼职、考研补习班相冲突时,一些学生便放弃了理论课程的实训活动或应付了之。近几年我国大众传媒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介更是为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提供了渠道。但由于地方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新媒体实习的机会有限,因此他们依然认为只有真正进入传统新闻媒体才有做新闻的感觉。他们甚至宁愿支付高额的实习费去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的大众传媒去实习,也不愿尝试新媒体增加自己的实训机会。

二、应对建议

新闻理论与实践是新闻教育必不可少的两大环节,不论哪个方面出了问题,新闻教育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因此,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为将来的新闻实践做好准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 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

地方院校的新闻专业大多由当地的师范院校开设,因此,首先要切实做到从思想上、观念上把突出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放在首位。即使是理论课程,也应配合教学目标把学生由师范型人才转变为新闻型人才,由单纯的新闻技工训练转变为综合性全面素质的新闻人才培养。其次,要加强专业教材与设备建设,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新闻专业教材与设备是新闻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目前,除了部分老牌新闻院校有专门的教材外,其他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很多院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教材,教学没有针对性。教材的改革与编写既要突出新闻内容的专业性,又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出与文字教材相呼应的音像配套教材,以供教学使用。专业设备方面,很多院校真正适合用于教学的专业设备不多,而且缺乏专业实验管理人才,这些方面都需加强。endprint

(二) 跳出单一型的讲授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据调查,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整个新闻理论课留给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往往是生动的实例与课堂实训,这些环节很能调动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是说新闻理论教授不重要,而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实践打好理论基础。一方面,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训中采用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适当做一些课堂的模拟采访,模拟播报等。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从业者来学校讲学,外派教师到媒体实习,以弥补学院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但是对于外聘教师及外派学习教师的工作,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否则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2]学生与教师双实践,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果。

(三) 创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

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院校必须要创建开放式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跟上新闻行业的整体发展。必要时地方院校可以打破课程内容边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总之要体现出教学过程的延伸性和开放性。比如教师指导学生确定选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安排学生在课堂外尽可能多地浏览各类新闻媒体,记录下那些具有典型意义或存在争议性的案例,然后拿到课堂上与大家交流探讨。[3]久而久之,就可以逐步让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

目前,地方院校有关新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显得极为被动。新闻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新闻教育的基础环节,要确保其教学效果,新闻院校与媒体都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珊珊.“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新闻评论学”课程教学为例[J].读与写,2012(7).

[2] 季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3).

[3] 杨萍.独立学院新闻学理论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探索[J].新闻世界,2012(9).

[4] 王海霞.体验式教学浅谈[J].大学教育,2012(2):63.

[5] 陈亚旭.大学新闻教学改革方略探讨[J].大学教育,2012(1):85.

[责任编辑:陈 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学实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