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麟凯 聂馥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2)
《化学鉴原》增补内容来源考
黄麟凯 聂馥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2)
通过对比《化学鉴原》及其底本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1858),发现该书在翻译过程中有内容的更新与增补。更新增补内容主要来源于《化学鉴原补编》的底本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and AComparison of Equivalentand Molecular Formulae(1867)。《化学鉴原》较原著更好地体现了新的化学知识,且与《化学鉴原补编》的对应内容有一定互补性。
《化学鉴原》 韦而司 徐寿 傅兰雅 《化学鉴原补编》 底本比较
《化学鉴原》,英国韦而司撰,傅兰雅口译、徐寿笔述,1871年江南制造局出版。该著作系统的引进了当时西方无机化学知识,是中国第一本无机化学教材[1—2]。徐寿与傅兰雅在《化学鉴原》的翻译过程中首创了以西文首音或次音译元素名、以偏旁区别元素大致类别的单形声字元素命名法,这一原则为之后的化学元素定名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现代化学命名原则的重要参考。《化学鉴原》对晚清翻译、传播化学知识产生了重要作用。
根据《傅兰雅译著考略》记载,《化学鉴原》译自1858年版的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3](以下简称Chemistry)。有些学者曾对此存有疑议[4],但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5],有研究发现了译本在1858年初版的Chemistry基础上有所增补,但大都只提及增补的元素,未说明其增补来源[6,7]。也有研究指出《化学鉴原》的元素表来源于《化学鉴原补编》)的底本[8]。上述研究均为厘清《化学鉴原》的翻译内容打下了基础。通过汉译本《化学鉴原》[9]与1858年版Chemistry[10]的对比研究发现,二者之间除上述提及的元素不同之外,还存在其他差异。本文在比对上述两部著作的同时参考了《化学鉴原补编》及其底本,探讨了《化学鉴原》增补内容及其来源问题。
《化学鉴原》底本完整的书名是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For the Use of Academies,High-School,and College(图1)。作者韦而司(David Ames Wells,1828~1898,图2),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化学鉴原》卷首将其误写成英国人),是一名工程师、教科书作家和经济学家。1851年韦而司毕业于哈佛大学罗伦氏科技学院,同年被任命为该学院助理教授,并在劳伦斯中学担任化学和物理学讲师。韦而司除编写了Chemistry之外,还编写了自然哲学(Wells’s Natural Philosophy)和地理学(Wells's First Principles of Geology)等方面的教科书。[11]1858年由韦而司编写的Chemistry在纽约和芝加哥出版,此书在当时的美国十分流行,作为教科书曾被发行过十余版。
Chemistry全书25章,分为三个部分(表1)。第一部分是自然哲学,共4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与化学作用有关的热、光、电及各种相互作用力等基础知识。其后韦而司的另一部自然哲学著作——Wells’s Natural Philosophy[12]也包含有这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无机化学,共11章。介绍了化学体系的总则、非金属、拉瓦锡燃烧理论、金属、摄影术等。第三部分,共10章,是有机化学。介绍了有机体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常见的动植物有机物等。从篇幅来看,无机部分占到了Chemistry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
图2 刊登在《大众科学》月刊上的韦而司肖像
表1 Chem istry(1858)目录
图1 1858年版Chemistry封面
续表1
大体上说,除第15章摄影术之外,《化学鉴原》翻译了Chemistry无机部分的全部内容,但没有完全按照原著的体例翻译,而是将10个章节的内容翻译为6卷,410节,并以当时已知的64种元素为主线,各节按照“根源—取法—形性—化合物”大体结构安排,介绍了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取方法、性质、用途等。
对比两书的无机部分发现内容上有差异,有删减、增补,也有顺序上的调整,还有将原著个别章节内容的拆分等。具体调整、拆分及其一些详细的差异将另文探讨,下面主要针对能够说明增补来源的差异进行分析。
作为一部译著,内容应当与原著基本相同。但通过我们的对照发现,《化学鉴原》不仅增补了部分知识,而且与底本Chemistry在化学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分剂数①译者将Chemistry中的“Equivalents”译作“分剂”,指当量,但不确切,和原子量概念相混淆。原著1858年出版,在1860年卡尔斯鲁厄会议之前,当时原子量的概念尚未取得一致意见。见参考文献[5]等重要知识上存在较大差异。
2.1 元素表的不同
2.1.1 《化学鉴原》新元素的增补
《化学鉴原》卷1第三节“原质之数”中说:“万物之中原质,人所已知而且有凭验者其得六十四种。”与之相对应的Chemistry第五章第250节“Elements”中说“The number of elements at present fully recognized by chemists is sixty-two.”(现在化学家已经发现的有62种元素)两者元素数量明显不同。多数文章已指明这一差别,即《化学鉴原》删掉了Il、Pe两种已经证明不存在的元素,增补了鏭(今译铯)、铟、鈶(今译铊)、铷四种元素。
2.1.2 元素表内容的差异
通过对《化学鉴原》“中西名元素对照表”②《化学鉴原》的元素表并无此名,此处沿用前人研究,如《初探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发展》、《徐寿父子对中国近代化学的贡献》中的用法。见参考文献[1]、[2]。与Chemistry元素表的详细对照发现,两者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分剂数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化学鉴原》与Chem istry元素内容对照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书中除去6种元素(鏭,铟,鈶,铷,Il,Pe)不同之外,还有17种相对应的元素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其中,13种元素的分剂数不同,如Sb、B、Cr等;5种元素的英文名称不同,如铜(Copper-Cuprum),鋊(Glucinium-Glucinum),铁(I-ron-Ferrum),钨(Wolfram-Wolframium)等;还有“錴”元素的元素符号(R-Ro)不同。
2.2 《化学鉴原》正文中的增补
晚清科学译著中删述现象较多,即译著不是逐字逐句翻译原著,而是存在对原著内容的省略或概述的现象,《化学鉴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译本《化学鉴原》正文中存在较多的增补内容,对于一部译著而言这种情况是少有的。其中《化学鉴原》卷5(上)铁元素部分,增补内容最多,有整节的增补,也有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段落的增补。
2.2.1 整节内容的增补
Chemistry第13章第1部分“铁”共有17个小节,《化学鉴原》卷5(上)共有19个小节。其中有删减,也有增补,整节增补内容如表3。
表3 《化学鉴原》卷5(上)与Chem istry小节的对应关系表
《化学鉴原》卷5(上)增补10小节(标有*号的部分),删减原文8小节。在10个增补小节中,第294节“贱金”对第5卷进行了概述,其余9个增补小节分别介绍了铁的性质与用途,碳酸铁、氯化亚铁和三氯化二铁,英国提炼泥铁矿的方法,以及生铁、熟铁和钢的冶炼过程。删减部分主要是原文中铁的应用、铸铁、钢、钢的化学组成、钢的特性等内容。除此之外,《化学鉴原》卷5(上)共有插图15副,其中13副为译者增补。
2.2.2 部分内容的增补
《化学鉴原》卷5(上)第306节“铁矿”介绍了8种铁矿石,而底本中的对应部分第571小节“Ores of Iron”只介绍了3种铁矿石(表4)。
表4 《化学鉴原》第306节与Chem istry的内容对照表
续表4
《化学鉴原》第306节“铁矿”所介绍的铁矿种类比英文原著多5种(表4中标有*号的部分),即便是相对应的3种铁矿石,译文中的内容也比原著更加丰富。例如Chemistry第571小节中关于黑铁矿的部分,原文只介绍了黑铁矿的色泽、产地及铁矿的含铁量。译文不仅包括上述全部内容,还增补了“黑铁矿质内几全为铁三养四”的知识,说明黑铁矿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结尾部分“铁砂亦属此等,惟多杂鐟养三”,补充说明铁砂也产于黑铁矿。
1869年徐寿与傅兰雅开始翻译Chemistry,其后不久又以英国化学家蒲陆山(Charles Loudon Bloxam,1831~1887)所著的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 and a Comparison of Equivalent and Molecular Formulae[13](以下简称Inorganic and Organic)为底本,翻译了《化学鉴原续编》和《化学鉴原补编》[3]。《续编》的主要内容为有机化学,《补编》为无机化学。
由于《化学鉴原》与《补编》翻译时间较为接近,译者又相同,加之王扬宗曾指出“1869年底《鉴原》的《补编》或《续编》已译出六卷。”[14]也就是说,在翻译《化学鉴原》时,译者已经了解Inorganic and Organic一书的内容。因此,《化学鉴原》增补内容的来源考证首先考虑的即是《补编》及其底本。下面分别将《化学鉴原》增补内容与Inorganic and Organic及《补编》进行对比研究,以厘清增补内容的来源。
3.1 《化学鉴原》增补内容与Inorganic and Organic
Inorganic and Organic的作者蒲陆山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梅里登(Meriden,Warwicks hive),1845年进入皇家化学学院,师从著名化学家霍夫曼(Dr August Wilhelm Hofmann,1818~1892),随后成为其助手,1870年任伦敦国王学院化学教授。1854年,蒲陆山与阿拜尔(F.A.Abel)合作出版了Handbook of Chemistry,Theoretical,Practical and Technical(1867)。该书经蒲陆山单独修订后,将书名改为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and AComparison of Equivalent and Molecular Formulae在伦敦出版。该书是英国当时最有名的化学教科书之一,共11版。蒲陆山去世后,由他的儿子Arthur George Bloxam和Samuel Judd Lewis担任主编,于1923年出版了该书的最后一版。[15]
《补编》的底本是1867年初版的Inorganic and Organic。下面将首先对《化学鉴原》增补内容与Inorganic and Organic的相应内容进行对比,以考证增补内容的来源。
3.1.1 《化学鉴原》元素表更新内容来源
参照上文提到的《化学鉴原》与Chemistry元素表的不同之处(见表2),从元素种类、英文名称、分剂数、元素符号四个方面,将《化学鉴原》与Inorganic and Organic中的元素进行对照。
(1)元素种类
Inorganic and Organic中的“非金属与金属元素表”(图3)介绍了当时已知的64种元素的英文名称,其中包括了表2所示的《化学鉴原》比Chemistry多出的4种元素:鏭(Caesium),铟(Indium),鈶(Thallium),铷(Rubidium)。
图3 Inorganic and Organic中的非金属与金属元素表
图4 Inorganic and Organic中的实用重要元素表
(2)英文名称
Inorganic and Organic中“实用重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表”(图4)介绍了39种实用重要元素的英文名称及元素符号,其中还包含有11种金属元素的英文传统名称。结合图3和图4,分别在这两个元素表中找到了表2所列举的《化学鉴原》与底本英文名称不同的5种元素中的4种(Glucinum和Cuprum,Ferrum,Wolframium)。只有“Lanthanium”(鋃)在图3的“非金属与金属元素表”中对应的英文名称是Lanthanum,与《化学鉴原》不同。进一步查看Inorganic and Organic第204小节中Lanthanum的部分([12],293页),也没有发现“Lanthanium”一词。
(3)分剂数
Inorganic and Organic中“实用重要元素化合重量表”(图5)介绍了39种实用重要元素的分剂数,表2所示《化学鉴原》与其底本分剂数不同的13种元素中有10种元素都可以在图5内找到(如图5中标记的部分)。另外3种(Didymium,Erbium,Niobium)没有包括在该图中,而且在Inorganic and Organic对应内容第203、第204、第296小节([12],293页,393~394页),也没有找到这3种元素的分剂数。
图5 Inorganic and Organic实用重要元素化合重量表
此外,在《化学鉴原》增补的4种元素中,有3种元素(Caesium,Thallium,Rubidium)标明了分剂数(见表2)。这3种元素在图5的“实用重要元素的化合重量表”中均无记载,但在Inorganic and Organic第190小节“General review of the group of alkali-metals”([12],274~275页)中有Caesium和Rubidium的分剂数133和85.3,在第260小节“Thallium”([12],360~361页)有Thallium的分剂数204,它们与《化学鉴原》中所列完全相同。
(4)元素符号
《化学鉴原》中有些元素的符号与其底本不同,如Rhodium(錴),底本中的元素符号是R,而在《化学鉴原》中是Ro(见表2)。在Inorganic and Organic第301小节“Rhodium”([12],400页)发现Rhodium(錴)的元素符号是Ro,与《化学鉴原》中的该元素的符号相同。同样,《化学鉴原》增补的四种元素也分别在Inorganic and Organic第189、第208、第260小节找到了对应的元素符号Cs和Rb、In、Tl。
综上所述,通过元素的对照发现,《化学鉴原》与Inorganic and Organic介绍的元素种类相同。《化学鉴原》其与底本不同的21种元素(17种内容上存在差异,4种新元素),除了“Lanthanium”的英文名称不同①在Charles Loudon Bloxam和Sir Frederick Augustus Abel所著1854年出版的Handbook of Chemistry,Theoretical,Practical and Technical中找到了“Lanthanium”的英文书写格式,推测《化学鉴原》中“Lanthanium”的英文名称参照了其他化学书籍。,以及Didymium、Erbium、Niobium②Didymium、Erbium以及Niobium的分剂数,则可能是来源于其他化学书籍。的对应分剂数没有找到之外,其余都在Inorganic and Organic找到了对应内容。由此推断,《化学鉴原》“中西名元素对照表”与底本的不同之处主要来源于Inorganic and Organic。
这里应该特别说明的是,张澔指出“《化学鉴原》的元素表是来自于1867年在伦敦出版的Bloxam’s Chemistry: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8]。通过对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如有些元素的分剂数不同(表5),氟的元素符号也不同①《化学鉴原》“中西名元素对照表”中,氟的元素符号是“Fl”;“实用重要元素表”中,氟的元素符号是“F”。,而Inorganic and Organic中的分剂数更接近于元素周期表。由此得出,《化学鉴原》元素表是在翻译Chemistry的基础上参照了Inorganic and Organic,但不是照录。
表5 《化学鉴原》与Inorganic and Organic分剂数差异表(部分)
3.1.2 《化学鉴原》增补内容的来源
既然《化学鉴原》元素表参照了Inorganic and Organic,那么其正文中的增补部分可能也来自于此。因此,我们首先具体对照了增补内容最多的《化学鉴原》卷5(上)与Inorganic and Organic铁元素部分([12],300~325页)。
(1)增补插图的来源
《化学鉴原》卷5(上)共有15副插图,比底本多13副插图。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化学鉴原》卷5(上)增补插图表
增补的13副插图中,有9副插图在Inorganic and Organic找到了对应插图(表7)。
表7 《化学鉴原》增补插图与Inorganic and Organic插图对照表
(2)增补正文的来源
第一,《化学鉴原》卷5(上)共有19个小节,比底本多出10个小节。除了第294节“贱金”是译者概括的内容之外,9个小节为增补内容,其中有8个小节都在Inorganic and Organic找到了对应内容①《化学鉴原》第303节“铁养炭养”在Inorganic and Organic中没有对应内容。(表8)。
表8 《化学鉴原》卷5(上)与Inorganic and Organic的内容对应表
此外,我们发现《化学鉴原》增补内容中的个别物理常数前后不一致。如第296节“形性”的开篇部分,介绍了铁的物理特性,其中铁的比重是7.8(增补自其他书籍),然而在第307节“铁之用”中,又有“重率与水相较若一○与七七”,即铁的比重为7.7(与Inorganic and Organic相同)。一本书中铁的比重就有两种数值,由此也可为《化学鉴原》在翻译时参照了不同的化学书籍提供佐证。
第二,《化学鉴原》第306节“铁矿”介绍的8种铁矿石(比底本多5种)与Inorganic and Organic第210小节介绍的8种铁矿石基本相同,具体对应情况如表9所示。
表9 《化学鉴原》第306节“铁矿”与Chem istry和Inorganic and Organic对照表
从表9中可以看出,第306节增补的5种铁矿(有*标记部分),在Inorganic and Organic第210小节都有对应内容。且3种铁矿(无*标记部分)中增补的知识点也能在Inorganic and Organic中找到对应内容(表中括号部分)。因此,《化学鉴原》第306节“铁矿”是译者在Chemistry基础上参照了Inorganic and Organic增补而成的。
综上所述,通过内容的对照发现,除了4副增补插图以及1个增补小节等少量内容之外,《化学鉴原》卷5(上)增补内容大部分在Inorganic and Organic(1867)中都有对应内容。Inorganic and Organic的第二版于1872年出版,而《化学鉴原》的刊行时间是1871年,因此排除参照新版本的可能。
3.2 《化学鉴原》增补内容与《化学鉴原补编》
《补编》译自1867版Inorganic and Organic的无机部分(第1~415页)[3],1882年江南制造局出版[16]。全书共6卷,附录1卷。该书以介绍64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主,内容比《化学鉴原》更为详细,书中还增补了1875年发现的镓元素。
上述研究表明,《化学鉴原》的增补内容大部分在Inorganic and Organic(1867)中有对应内容,但在《补编》中只能找到相对较少的对应部分。
3.2.1 更新的元素对照
由于《化学鉴原》“中西名元素对照表”已经介绍了64种元素的英文名称及元素符号(包括增补的4种元素的英文名称及元素符号,铜、鋊、铁、钨的英文名称以及錴的元素符号),《补编》只翻译了底本Inorganic and Organic中元素的分剂数,而元素的英文名称及元素符号没有再出现。说明《化学鉴原》增补的内容直接来自Inorganic and Organic。
3.2.2 正文增补内容对照
Inorganic and Organic铁元素部分共有13个小节(第210~222小节),《化学鉴原》翻译了其中的9个小节(见表8),《补编》翻译了6小节(如表10),二者相重复的部分有3个小节,对应Inorganic and Organic的211,218,221小节,如表11所示。《化学鉴原》中翻译的另外6个小节(底本的212~217小节),其内容较为详尽,《补编》没有再次提及。而底本的210、219、220三小节,《化学鉴原》没有翻译,《补编》则完整翻译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内容上的互补体现了“补编”之意,也说明《化学鉴原》这部分增补内容直接来源于Inorganic and Organic。
表10 《补编》与Inorganic and Organic铁元素部分对应关系表
表11 《化学鉴原》卷5(上)与《补编》重复小节对应表
3.2.3 译文对照
上述对比研究表明,《化学鉴原》与《补编》有重复内容,而且重复部分应均源自Inorganic and Organic,下面以《化学鉴原》和《补编》源自同一段原文为例,说明二者的译文差异。
Inorganic and Organic第211小节“Metallurgy of iron”中的一段:
Although possessing nearly twice as great tenacity or strength as the strongest of the othermetals commonly used in themetallic state,it is yetone of the lightest,its specific gravity being only 7.7,and is therefore particularly well adap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ridges and large edifices,as well as for ships and carriages.It is the least yielding or malleable of themetals in common use,and can therefore be relied upon for affording a rigid support;and yet its ductility,when heated,is such that it admits of being rolled into the thinnest sheets and drawn into the finestwire,the strength of which is so great that a wire of1/10th inch in diameter is able to sustain 705 pounds,while a similarwire of copper,which stands next in order of tenacity,will not supportmore than 385 pounds.
《补编》“炼铁之理”中的对应翻译:
能任之牵力极大,而重率则小,不过七.七,故造止得桥造船为最便质,既坚硬难令其变形,故以抵托重物为最稳,加热则易于引长与扎薄,又可抽成极细之丝。若论牵力,则丝径十分寸之一,能悬七百○五磅之重而不断,铁丝之外铜丝亦牢,同径之丝能任三百八十五磅。
《化学鉴原》第307节“铁之用”中的对应翻译:
其重率以水相较,若一○与七七,于重金内为略轻,而坚固则远胜别金焉,所以房屋车船桥梁之类皆宜之,其性足以任重也。热时可引长打薄,故作极薄之皮、极细之丝,别金之所不及。铜丝虽韧,然径十分寸之一者,任牵力之断界,止得三百八十五磅,而同径之铁丝,断界得七百○五磅。
这段内容介绍了铁的比重、用途、韧性等,且其中的物理常数完全一致,两段译文虽然在行文上不尽相同,但应出自同一原文。同一英文段落的不同译文也说明《化学鉴原》增补的内容直接来自Inorganic and Organic。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化学鉴原》与《补编》除了互补性之外,在内容上还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首先,两书都以“分剂数”这一概念表示元素的相对质量。
Inorganic and Organic铁元素部分共13小节,其中12小节或由《化学鉴原》增补,或由《补编》翻译,只有第222小节“Equivalent and atomic weights of iron”二书均没有翻译。该节主要介绍了铁元素的分剂数与原子量,以及采用原子量时原子式的书写形式等。也就是说这里已经引入了新的表示元素质量的方法——原子量。也许是为了与《化学鉴原》表示元素质量的方式保持一致,《补编》没有翻译这部分内容,而是沿用了“分剂数”这个概念。但是考虑到后续新知识的接受与传播,译者又在《补编》附卷中补充了分剂数与原子量之间的区别及换算①《补编》附卷以“重分剂”指代前六卷中的分剂数,以“体分剂”指代原子量。。
其次,两书中元素的分剂数数值保持尽可能的统一。
《补编》中除了矽元素的分剂数与底本Inorganic and Organic不同之外,其余都完全相同。《补编》中矽元素的分剂数是21,底本Inorganic and Organic中是14,相差甚远,但与《化学鉴原》21.3较为接近。由此推测,译者翻译《补编》时虽然大部分分剂数采用了底本Inorganic and Organic的数值,但为了前后译著中元素分剂数尽可能统一,《补编》使用了与《化学鉴原》较接近的数值,如磷、钾、锰、铋(见表5)。
上述《化学鉴原》与《补编》在某些重要概念及化学常数上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思想也反应在后续编著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17]中,该书序言指出“后虽新法②即“atomic weights”,原子量。盛行,而本局已刻化学诸书,均依旧法③即“equivalents”,《化学鉴原》将其译作“分剂”,指当量,但不确切,和原子量概念相混淆。。如今改用新法,则前后不应。恐误学者,故仍前分剂,以归一律。”
1869年,傅兰雅和徐寿开始翻译《化学鉴原》,当时正值化学界新旧交替之时,知识更新十分迅速,作为底本的Chemistry(1858)在内容上已显陈旧,因此两人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参照Inorganic and Organic等化学书籍来补充新的知识。这也能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在翻译有机化学部分时,没有选择1858年版Chemistry继续翻译,而是选择了1867年版的Inorganic and Organic作为新的底本。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在传播西方化学知识时的良苦用心。通过本文的对比研究,发现《化学鉴原》有较多内容的增补与更新,而且大多来源于《补编》的底本Inorganic and Organic。同时也发现《化学鉴原》与《补编》在某些内容上有统一性和互补性。
最后,还有两点需要说明:
(1)相对Chemistry而言,Inorganic and Organic中的分剂数更接近于元素周期表。译者先前翻译《化学鉴原》时,其分剂数虽然参照了Inorganic and Organic,但是仍以翻译Chemistry为主。为何只是部分参照,选择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
(2)《化学鉴原》铁元素部分增补了13幅插图,尽管对应的正文增补内容主要来源于Inorganic and Organic,但其中4幅插图并没有找到相应出处。对照增补内容与Inorganic and Organic时发现,表“Composition of Cast-iron”标有“Compiled from Percy on Iron and Steel”的脚注([12],307页),即原英文表格汇编自Percy on Iron and Steel。在傅兰雅1868年的订书单中([3],74页),查到了Percy'sMetallurgy(3 vols.)的记录,据此推测此4幅插图或许来源于Percy'sMetallurgy。由于尚未找到原本进行对照,该观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致 谢 本文的完成受到郭世荣教授组织的《化学鉴原》读书讨论班的许多启发,特别是郭世荣教授提供了《化学鉴原》分剂数与底本差异的信息,在此感谢为本文提供所有帮助的人!
1 韦光.初探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发展[J].化学教育,2012,(8):69~72.
2 徐振亚.徐寿父子对中国近代化学的贡献[J].大学化学,2000,15(1):58~62.
3 Bennett A A.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Western Science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M].Th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1967.86.
4 王扬宗.关于《化学鉴原》和《化学初阶》[J].中国科技史料,1990,11(1):84~88.
5 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70.
6 赵匡华.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20.
7 徐振亚.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5~64.
8 张澔.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十九世纪的中文化学元素名词[J].Chemistry.The Chinese Chem.Soc.Taipei,2001,59(1):51~59.
9 徐寿,傅兰雅.化学鉴原[M].上海:上海日新社,1901.
10 David Ames Wells.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M].New York:Ivison&Phinney,321 Broadway,1858.
11 Dumas Malone.Dictionary of American Biography[M].Vol.19.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36.637~638.
12 David AmesWells.Wells's Natural Philosophy[M].New York,Chicago:Ivison,Blakeman,Taylor&Co,1863.
13 Charles Loudon Bloxam.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and a Comparison of Equivalentand Molecular Formulae[M].London:John Churchill &Sons,New Burlington Street,1867.
14 王扬宗.晚清科学译著杂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4,15(4):32~40.
15 The Charles Loudon Bloxam Papers[R].The British Library,2006.
16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J].中国科技史料,1995,16(2):3~18.
17 徐寿,傅兰雅.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M].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83.
A Study on Some Sources of the Chinese Chem ical Translation Huaxue Jianyuan
HUANG Linkai,NIE Fuling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010022,China)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the Huaxue Jianyuan with its original English text,Wells'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1858),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some contents were updated and some new contents were add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the Huaxue Jianyuan.The updated and added contents aremainly extracted from another English text of Charles Loudon Bloxam’s Chemistry,Inorganic and Organic,with Experiments and a Comparison of Equivalent and Molecular Formulae(1867),which was also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entitled Huaxue Jianyuan Bubian.The fact shows that the translation work Huaxue Jianyuan ismore advanced than itsoriginal tex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hemical knowledge.Moreover,the two translations Huaxue Jianyuan and Huaxue Jianyuan Bubian are complementary with each other.
Huaxue Jianyuan,David Ames Wells,Xu Shou,John Fryer,Huaxue Jianyuan Bubian,original text,comparison
N091:O6-091
A
1000-0224(2014)02-0158-15
2013-09-09;
2014-05-27
黄麟凯,1986年生,硕士研究生。聂馥玲,女,1964年生,呼和浩特市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史和科学传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0BYY014,11XZS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