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历史素养的形成途径与内在结构

2014-05-04 05:41纪旭
大学教育 2014年7期

纪旭

[摘 要]历史素养是构成国民人文社会素养的基础和主干,它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汲取历史经验,指导社会健康发展,塑造健康人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人对国民的历史素养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关键词]国民历史素养 形成途径 内在结构 历史认识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44-03

历史(History)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常见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指人类过去的发展历程;二是指记录和诠释人类过去发展历程的历史文献;三是指把人类过去发展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四是指学校开设的把对人类过去发展历程的认识作为教育内容的历史课程。其中,第一种含义指客观形态的历史(即历史真相),是后三种含义指向的客观对象;而后三种含义则指渗透了主观因素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认识,是对客观历史形态的主观反映,因而是主观形态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只能通过古文献和文物近似地了解历史真相。主观的历史是对人类和民族发展经历的集体记忆,它通过教育和学习过程内化为国民个体的素养,即为国民的历史素养。

历史素养是构成国民人文社会素养的基础和主干,它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汲取历史经验,指导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健康人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国民历史素养的形成途径和内在结构等基本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人(至少在国内)对此进行专门研究。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国民历史素养的形成

(一)主观需求

一般来说,满足学业、工作、自我修养、文化生活、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国民自觉提升历史素养的直接动力。对中小学生来说,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解基本历史观念,发展对历史的积极情感,是各国对他们历史素养的共同要求。提升历史素养对他们来说,是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促进道德发展,提升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实现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对选择历史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来说,系统地掌握历史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是其学业任务主要的或必要的部分。对从事历史研究、历史教育、考古文物、历史文献编辑出版等工作的历史专业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地学习历史专业知识,尤其是需要学习吸纳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这是他们做好工作的需要。对于从事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政策研究等工作的人员来说,也需要学习一定的历史知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二)主要途径

国民的历史素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学习、文化生活、社会交往、大众传媒等途径形成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1.接受学校历史教育。大中小学有关历史的课程和活动,如我国小学的《社会》课,初、高中的历史课,大学的公共历史课程,这些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主体部分。此外,中小学的语文、政治等课程和大学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相关课程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了一些历史知识和观念。学校历史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计划性等。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大学历史专业教育的鲜明特色是具有专业性。学校历史教育为国民历史知识的积累、历史情感的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历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国民历史素养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

2.阅读史学书刊、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小说。从国民的阅读兴趣来看,史书,尤其是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小说在国民阅读中占有重要席位。根据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在我国国民最喜欢的书籍类型前十位中,历史书籍位居第三。史学书刊(包括历史专著和专业刊物),具有专业性、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承载着高度自觉的历史认识,是最具科学、思维和思想价值的历史信息的媒体。但由于阅读史学书刊需要相当的历史专业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只有接受过系统的历史专业教育或通过自学达到相当水平的人,才能读懂它。对于一般有历史兴趣的读者,则多喜欢阅读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小说。这类“史书”,一般来说具有故事性、通俗性、生动性、情感性的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小说等反映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其所记述的史实往往加入作者一定的想象成分,和史书记录的史实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出入,这使读者常常分不清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虚构的,从而产生真伪难辨的困惑。

3.听取历史专业人员的讲座和历史当事人的口述。历史讲座往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或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日来举办,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专题性、系统性、教育性等特点。历史讲座可使听众获得关于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较为可靠和系统的知识,提高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水平。历史口述具有真实性、细节性、生动性、史料性、教育性等特点,可使听众获得较为可信而丰富的史料信息,加深他们对史实真相的了解和相关问题的认识。但由于历史事件的年代久远,历史口述的部分信息因记忆的偏差也有可能失真。

4.观看历史题材的电视节目、影片和戏剧。观看电视、电影和戏剧,是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历史题材的电视节目、影片和戏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历史记录影视片、电视历史专题片、电视空中历史讲坛、电视文物档案等形式,其内容相对比较专业、科学、系统、理性,是人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而一般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戏剧,虽然具有故事性、生动性、审美性、感染性等诸多优点,但出于艺术加工的需要,对史实作了某些改编或虚构,其内容和史实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出入。

5.参观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和文物展览。历史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展出的图片、实物,客观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生活的场所和活动情况,是了解历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对丰富参观者的历史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6.访问历史专业网站,阅读含有历史信息的电子图书、电子文档、电子图片、网络词条、课件,观看含有历史信息的网络视频。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网络、手机成为国民获取历史信息的新的重要媒体。在互联网上,有不少历史专业网站和含有历史信息的电子图书、文库、图片、词条、课件以及网络视频。这些历史信息资源具有丰富性、综合性、多样性、更新快等优点,对丰富网民的历史知识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三)过程及其特点

1.历史认识的过程。历史素养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历史认识。它和哲学认识之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历史认识的过程,从纵向来说一般由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等几个阶段组成。考实性认识是历史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即求真(指确定史实的真伪和内容)的阶段,旨在回答历史事实“是什么”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对史料进行批判考证、去伪存真,以确定史实的真实性,并通过感知,形成关于史实的完整的历史表象。抽象性认识是历史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探理(或求是,指探求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阶段,旨在回答历史中“为什么”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在历史感性认识(最终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思维,探求历史过程的因果关系,以达到对历史本质和规律理解的理性认识水平。价值性认识是历史认识过程的第三阶段,即辨善(指评判历史事物的善恶优劣)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依据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对历史事物的善恶优劣作出价值评判。从横向来说,要经历历史认识和历史情感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历史认识是历史情感形成的基础,并引导着历史情感的发展;另一方面,历史情感反过来对历史认识过程起调节作用。从层次来说,一般经历由具体感性历史认识(史实)到具体理性历史认识(史论)再到历史观(史观)形成的发展过程。具体感性历史认识是由感官直接感知史料而获得的关于历史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具体理性历史认识是人们通过对史实进行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关于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所探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问题。从具体历史认识升华为抽象的历史观,要经过高度抽象的思维过程,从各种关于具体历史事物的认识中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并加以归纳概括。因此这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2.历史认识的特性。历史认识相对于哲学认识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具有特殊的认识规律。历史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认识客体的过去性(即历史事物不可重现,必须借助史料作为研究中介)、客观性(即历史事物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主观渗透性(即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必然或多或少地渗透了人的主观因素)和动态性(即随着新的史料的不断发现和主体能力的不断提高,历史存在中那无限丰富的历史事物,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史家主体对象性认识活动的结构之中,成为历史认识的客体),认识主体的当代性(即认识主体受当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和价值关涉性(即认识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价值关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即由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三个阶段组成),认识成果验证的间接性和长期性(即无法找回那些逝去的历史事实来验证今天的历史认识,但可以通过人类历史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来反复验证)。

二、国民历史素养的内在结构

(一)国民历史素养的横向结构

国民历史素养的横向结构是指组成国民历史素养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组成历史素养的主要成分是历史情感、历史事实、历史观点、历史方法和历史观。

1.历史情感(史情)。它是指人们对待人类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兴趣、情感和态度。人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们对历史知识价值的认知程度。“读史使人明智”、“鉴往知来”等,都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知识价值的肯定和对历史的积极情感。

2.历史事实(史实)。历史事实并非指历史真相,而是指感性的历史知识。历史事实与历史真相之间不能画等号,永远只有近似的关系(因为史实渗透了史家的主观因素)。历史事实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和历史现象。时间、地点、人物是构成历史事实的三个基本要素。历史事实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借助史料感知等特点,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具体状况。

3.历史观点(史论)。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规律和社会价值的主观认识,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的知识成果,具有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简明性、发展性、指导性等特点,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的必然性。

4.史学方法(史法)。“史学方法,是研究历史的认识工具,具体地说,它是指搜集、整理、运用、分析史料,发现其因果联系与历史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1]具体包括哲学方法、分析方法、实证方法、叙述方法和适用于各门专史的个别方法等若干层次。史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工具性、多样性和不同程度的适用性,它为发展人们的历史认识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5.历史观(史观)。历史观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认识,是对历史认识进行哲学思考的必然产物,也是某种世界观在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应用和反映。历史观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广泛指导性的特点,对人们的历史认识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6.内在联系。历史素养的五种成分之间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历史情感为历史事实的了解、历史观点的确立、史学方法的掌握和历史观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动力;历史事实为历史情感的产生、历史观点的确立、史学方法的运用和历史观的形成提供了事实材料;历史观点是在某种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实所得到的关于历史事物的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规律和价值评判的基本结论,它既体现了某种历史观,又为某种历史观的形成和历史情感的产生奠定了认识基础。史学方法为历史事实的分析、历史观点的确立和历史观的形成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历史观则为史学方法的选择、历史事实的分析、历史观点的确立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并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知识价值的认识。

(二)国民历史素养的层次结构

一个国家国民的历史素养一般呈现出金字塔形的层次结构,笔者把它从低到高分为三大层次。

1.历史常识层次。属于这一层次的国民包含一般的社会大众,人数最多。这一层次的人员,没有受过历史专业的系统学习,只受过中小学阶段的历史教育或大学的公共历史课程教育,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其历史素养一般具有基础性、零散性、浅显性、背景性(意即充当其主体知识的背景)等特点。这一层次的人员按照其接受历史教育的程度又可细分为三个亚层:初中层次、高中层次、大学层次(非历史专业)。

2.历史专业层次。属于这一层次的国民包含受过历史专业系统培训且从事历史专业工作(但不包含研究工作)的人员,人数较前一层次大为减少。这一层次的人员,由于受过历史专业的系统培训,一般具有比较专门、完整、系统、理性的历史知识和熟练的学科技能,而且其历史素养在其整体素质结构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这一层次的人员按照其接受历史专业教育的层次又可细分为三个亚层:历史专科层次、历史本科层次、历史研究生层次。

3.历史研究层次。属于这一层次的国民主要包含史学工作者,人数较前两层次都少得多。因为具有历史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有机会和能力从事史学研究工作。这一层次的人员,由于直接从事史学研究,其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沿性、新颖性、探索性。这一层次的人员按照其研究水平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四个亚层:助理研究员级(或讲师级)、副研究员级(或副教授级)、研究员级(或教授级)、院士级(或大师级)。

4.三个层次间的关系。从人数看,从低层到高层,呈递减趋势。从历史认识水平看,从低层到高层,呈现出日益深入的趋势。从历史知识的特性看,呈现出从常识性知识向前沿性知识发展的趋向。从相互关系看,较低层次是达到较高层次的基础和条件,较高层次是对较低层次的发展和深入。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