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施工安全进行,文章从市政工程施工特点、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这四个方面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安全
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大多是建设民用设施,这是一项关系着千家万户的重要工程,任何一个施工企业都应该从安全角度出发,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重视施工的安全环境的营造,从而切实的从根本出发提高工程的质量。
1 市政工程施工特点
市政工程施工不同于其他的建筑工程,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很多,如何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工作,首先要了解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作业场所流动性大,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包括立交高空作业、地铁地下空间施工、跨河流的大桥施工、穿越山体的隧道施工、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有主体工程、管线配套施工;也有的在郊区空旷作业,有的在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导致市政施工安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2 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
市政高架桥梁施工,不但存在着高空作业危险,而且下方是人来车往的交通道路,致使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有可能会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极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3 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存在的隐患
因地理条件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使得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4 作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
市政工程一般是露天作业,天气、温度也会给施工带来影响,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再者,就是受交通的影响,导致不少市政工程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5 人员安保知识缺乏存在的隐患
目前,市政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外来农民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6 分包管理漏洞较多
市政工程有很多分包工程,公司一般只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极少,导致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2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很多企业还是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招标中只注重投标报价,对投标企业的工程准入条件及安全生产信誉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一些技能素质及安全管理都不到位的施工单位进入现场,极大的提高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此外,现场施工中,很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重视,认识的深度较浅,监管的力度缺失,与参建单位没有进行相互的协调与监督,导致监而不管的现象出现,从而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2.2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力度不够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伤亡事故,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造成伤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就是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只注重安全管理的监督批评,但没有很好将安全监督和服务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造成了一系列安全隐患,隐患发生后没能及时整改,由此影响了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展。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对安全保护措施不重视,只是一般化的处理,却将方案的经济性作为首要因素,当面临施工作业特殊情况时,就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总之,一些工程监管人员从施工安全方案和措施进行督查,安全责任没能落实,这使施工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2.3 缺乏有效的安全知识培训机制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的主体,自身的安全首先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具备技能水平与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是重要的,因此,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基础的工作。而在实际市政工程施工中,部分企业对安全施工的认识不够,单纯的看重效益,只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还有的企业没有根据相关规定对安全隐患隐形排查,施工人员也没有受过安全知识教育的培训,没有完善健全的培训机制作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
3 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在市政工程中,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通过明确分工协作关系 建立权力责任体系,而构成的能够一体化支付的人的组合及其运行过程。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设计、组织联系、组织运行、组织行为和组织调整。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或避免及减少事故的损失,做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次序。
3.1 明确市政工程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施工的安全责任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有的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到各工作人员或职能部门,在施工现场各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也不强。因此,各企业应该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有制度可依。例如,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部执行有关标准、规范情况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情况进行监理,参与市政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方案的制定和工程阶段安全验收,参与工程模板拆除、脚手架拆除及动火作业审批,及时制止、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3.2 完善监管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要严格落实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努力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强化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代表政府实施安全监督,其行为要求具有强制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权威性强化的同时,也是安全监管力度加大的过程。要依据现有的各项工程项目安全规范,运用科学的手段、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对生产过程和安全事故进行检查,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对事实作出科学的评价和判定。
3.3 规范各方主体安全行为,构建安全监管控制体系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予以明确,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来说,监管机构必须认清建设各方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要根据现有的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规范,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规范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避免安全管理过程的失控。要狠抓市政施工安全监管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开展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积极主动开展监管工作。
3.4 加强队伍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开展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要坚持培训和考核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掌握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让每一个安全监管人员都认真学习安全技术规范,并制定详细的安全监管工作计划,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确保各个单项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安全知识教育,并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制度执行。
4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1 思想保证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4.2 技术保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在贯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实施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奖惩制度。
4.3 组织保证
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组织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体现高效精干,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便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指令的顺利下达,安全措施落实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到位。同时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4.4 制度保证
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安全施工将关系着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而不管任何单位都应当担负起安全施工的责任,参与建设的各个单位都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比便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伟.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2] 陈宝军.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7).
[3] 万洁.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
作者简介:晏豪,身份证号码:6104041975121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