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材 高效用材

2014-05-04 22:10王德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器材科学探究

王德峰

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课堂学习的主旋律。高效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精心准备,科学使用有结构的、典型的材料。在我们当前的科学课堂中,教师们虽为材料费尽心思,甚至殚精竭虑,可是在实践中总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材料利用的不充分、材料选择的无结构、材料使用过早呈现、材料课前不检测、材料整理不及时等都将成为形成有序课堂行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生成科学概念的绊脚石。学会如何科学取材、选材、用材是提高科学课堂探究有效性,构建、生成科学概念,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析当前科学课堂中材料准备、选择与使用的问题,寻找改进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一、材料准备充分

关于科学课中材料准备不足甚至困难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利用各种资源,材料来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校的实验室、教师的教具箱、学生的学具袋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充分合理的取舍和利用。如五年级下册学生的材料袋中就有沉浮实验、液体的热胀冷缩等实验所用的材料,这些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使用,不用像以前那样再用演示实验了。学校实验室中的一些新课程改革以前就有的实验器材,到现在有些可能没有使用价值,有些可能已经不能继续再使用,可是还有一些我们可以加以改进或直接拿来就可以使用的,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这一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我们就可以使用老教材中的“热学实验盒”。用里面的铜条等器材做,效果非常好;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岩石等材料,这些材料对于现在课堂教学、学生的探究学习依然有效,教师只要加以充分利用,就能变废为宝,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添砖加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准备材料的除了教师,学生也是一支后备军、生力军,不应该被教师所忽视和遗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为自己准备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准备材料的能动性,同时也为教师准备材料减轻了负担。一些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学生超市容易购买的材料,教师可以事先列出清单告知学生提早准备。比如《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所用到的酒、醋、各种饮料,《用水测量时间》《我的水钟》两课中用到的矿泉水瓶、饮料瓶等,都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让学生也参与进来。

二、材料选择做好前测

在以数据为重要证据的科学探究中,如果材料本身选择不当,那么探究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材料不提前测量,我们的科学探究能否顺利进行?面对雾里看花甚至相互矛盾的实验数据,正确的科学概念还能否顺利生成?

首先,我们选择的材料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并参透教材的设计意图。沉浮实验中,科学教材在“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一活动中出示的图片是橡皮和胡萝卜,殊不知,胡萝卜本身因为各种原因放入水中有沉的也有浮的;即使沉浮状况不同的萝卜切分后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但教学用书中也明确指出:教科书中采用胡萝卜做实验,材料不够好,教师最好选用会浮的白萝卜做实验。如果找不到能浮在水面的萝卜,也可以用苹果等代替。因此,我们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首先要细细研读文本和教学用书,认真思量,这样课堂才不至于出现意外。

其次,探究活动的材料应该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提前检测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导向性。萝卜的沉浮实验中,通过几次前测,我们就能发现:胡萝卜真是变化莫测,放在水中有沉也有浮;有时是沉有时是浮的,原来浮的萝卜在水中浸久了就变沉了,原来沉的萝卜空气中放上一两天就变浮了;有的胡萝卜是浮的,切分后却变沉了,有的是沉的,切分后却变浮了。白萝卜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倒是苹果,多次测试没有出现不同的情况。由此可见,材料的前测是多么重要!通过前测,我们才能及时发现有问题的材料,我们才能及时改进,及时弥补,改而选择合理高效、有结构的材料。材料有时候会成为学生探究的垫脚石,有时候也会成为学生探究的绊脚石。包括上文中提到的量筒、温度计,还有其他的一些计量工具、实验器材如铜球的热胀冷缩演示器、量杯、弹簧秤、酒精灯等,你不要以为这些器材实验室中现成就有,拿来就直接可以为我所用,殊不知,有些计量工具本身就有误差,不科学;有些实验器材本身就不准确、有问题。如果不提前检测,那么课堂中就会出现各种意外,从而干扰和妨碍实验的有序进行,探究的有效开展,目标的顺利达成。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一点,到了正式上课时材料出问题了,那就悔之晚矣!让我们把负面影响消除在上课之前,以免课堂上再次上演“南辕北辙”的一幕。

三、材料发放注重时机

小学科学教学建议中指出:“课堂中器材的出示,应该精心安排。一般不需要把一节课的全部材料都放在桌上,可以按照教学环节的展开,先后呈现器材,达到以器材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以器材引领教学活动的效果。”可见,适时地呈现或发放供学生探究用的材料能提高探究的效率,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原因在于教师非常懂得提供探究材料的时间和次序,通过对探究材料的掌控来调整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探究的效率。

在进行《热是怎样传递的》探究活动中,课前五分钟,教师在每组学生的桌面上只放置了铁架台,并嘱咐学生在上课铃响前把托盘里的酒精灯、火柴、凡士林、铜条等材料一起放到课桌下面去,等老师说用时再拿出来。上课开始,学生只稍微注意了一下材料,就认真地听课了。等学生进行猜测、讨论确定探究内容与注意事项后,教师才让大家把探究材料拿出来。第一项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立即要求学生把已用材料放回桌子下面去。在第二个活动“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时学生猜测并明确实验操作方法后,再到讲台两边的材料角去领取这个活动所需的材料后进行实验。在有些课中,虽然教师好几次分发材料,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这样做使探究学习循序渐进,让后几项探究活动能够得以顺利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混乱。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提供既要注意典型、有效,还要注意学生取用的时间与顺序,从而使整个探究活动连贯而不乱。

四、材料整理快速及时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再加上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别,在科学课堂中学生个人、小组的探究交流活动,常常会出现探究进度的快慢,接受能力的差异等。虽然目前的科学教学提倡自主、充分地探究,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也必须对整个课堂活动有一个时间上的把握,要在适当的时间之内及时地叫停、终止探究。把学生的活动转到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上,就必须要求学生很快停下该项活动,进入下一个学习程序。此外,课堂结束后,我们还应将回收的材料及时地清理、整理,不用后马上放回原处,以便材料的后续再使用。

高效的科学探究需要每一位教师充分合理地取材,精心费心地选材,科学高效地用材。有人打了这么一个比喻:探究材料好比是米,“米”的好坏决定了“饭”的质量。是啊!好材料是有效探究的开始,好材料决定着探究的有效性,让我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把握用材之道,学做一个“巧妇”,让材料不再成为干扰课堂学习的绊脚石,让材料不再成为制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瓶颈,让材料不再成为学生生成科学概念的障碍!?

猜你喜欢
器材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