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广 棉海耕耘

2014-05-02 12:27李淼淼
创新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农科院棉农棉铃虫

文/李淼淼

李付广 棉海耕耘

文/李淼淼

秋日的清晨,棉田里棉叶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安阳大寒村的一片棉花地里,早有一个人的身影在那里忙碌着,他不时地弯腰去看看这株棉花,又去摸摸那株棉花。

这块棉花地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试验田,这个忙碌的人叫李付广——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自李付广1989年大学毕业即分配至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工作,至今已25个年头儿,这一生都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是帮家人种棉花,大学毕业后是研究棉花。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场大规模的棉铃虫危害在人们毫无防范之中悄悄袭来,并迅速席卷了我国大部分棉区,为控制棉铃虫的危害,在棉花生长季节,棉农喷施农药的次数超过20次。据不完全统计,1992—1996年因防治棉铃虫而中毒的人数超过24万人次,棉铃虫危害猖獗,给国家和棉农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

就在我们面对棉铃虫束手无策时,国外跨国公司首先涉足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并第一个拥有Bt杀虫基因专利权,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迅速得到推广应用。面对传统农药对棉铃虫已失去杀伤力,跨国公司带着转基因这一高科技“武器”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了我国抗虫棉市场份额的95%。

这对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棉铃虫赛跑的攻坚战在我国全面展开,如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并快速应用于棉花生产,是摆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名年轻的棉花科技工作者,李付广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说,当时,我国棉花转基因生产规模还很小,基本上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转基因水平仅相当于国外跨国公司水平的1/100左右,可提供的转基因棉花育种材料很少,这成为我国培育重大抗虫棉花品种的技术瓶颈。

1998年,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由李付广牵头组建了棉花转基因实验室。由于当时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技术水平较低,他一边学习一边探索,一边攻克难关,一刻也不敢懈怠,整日沉浸于实验室之中。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与实验室同仁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被他视如珍宝、为数不多的一批转基因棉花幼苗从实验室移栽到大田试验地。温室里的花朵总要接受风雨的洗礼,几乎每隔两三天,他和同事们都要到试验地里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长势,并一一作下记录,如果它们当中有一棵受伤了(比如有一片叶子被碰伤了),他的心就会隐隐作痛。

一个星期天,他回了一趟老家,当他匆匆从老家赶回来的时候,尽管天色已晚,他还是情不自禁地绕到试验地里,看了一眼棉花,才又安心地回到家里。妻子由于担心他,问他怎么回来这么晚?他告诉妻子又到试验地里看了一下棉花,妻子的一句话道尽了真情:“唉,棉花就是你的第二个儿子!一天看不到,你就不安心!”

不过被李付广视若生命的那几棵棉花苗,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最终修成正果。秋天收获了,结下了种子,他把种子攥在手里握得紧紧的,这是他和团队辛苦付出的结晶。

之后,李付广与中国抗虫基因专利获得者郭三堆研究员,以及棉花育种家郭香墨研究员合作,2002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中棉所41”,在生产上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深受棉农欢迎,该品种于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利用实验室创制的上千份各类抗虫新材料,与育种家合作先后培育出“中棉所41”、“中棉所45”、“中棉所47”、“中棉所50”、“中棉所60”、“中棉所70”等不同生态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对促进国产抗虫棉从1999年市场占有率的5%提升到2010年的97%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科研任务任重而道远。就棉花来说,我国与国外抗虫棉的竞争,其中仅涉及抗虫一个性状,但棉花有几万个基因,若干重要经济性状需要改良……李付广说:“科学无止境,我们尚需不懈努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团结奉献,自主创新,继续攀登农业科研最高峰。”

猜你喜欢
中国农科院棉农棉铃虫
国家作物种质库土建工程顺利完工
微效抑制因子与调控蛋白互作 延迟水稻抽穗期
中国农科院加强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
棉农
生猪复养技术要点推出升级版
在改革中绽放青春
——记鹏远棉业公司棉检员杜军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