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2014-05-02 05:47李巧浩程旭光姜海涛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0期

李巧浩,程旭光,姜海涛

(中山火炬水务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37)

调味品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李巧浩,程旭光,姜海涛

(中山火炬水务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37)

【摘要】某调味品公司对生产排放的调味品废水进行处理,其工艺系统属于早期工业污水处理设计,主要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同当前最新工业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在处理高浓度、高负荷流量时存在一定的局限,运行不稳定,出水不能达标排放。工艺升级主要新增加混凝气浮设备及IC反应器,改造后出水指标低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调味品废水;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IC反应器;混凝气浮

1 调味品废水处理站现状

1.1废水水质及水量

调味品废水主要来自生产场地和设备的清洗、原料的泡浸、以及产品的废溢流等,其中混有碎豆屑、麸皮、面粉 、糖分 、酱色等。废水处理系统一期设计处理水量1500 m3/d,BOD/COD约为0.48,水质悬浮物SS含量及色度高,属于较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好。其废水处理站始建于2004年,随着企业的发展,排放废水量和废水COD浓度都不断地提高,同时国家的排污标准也日益严格,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已难以满足,出现未能达产运行,未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必须进行改造。

原设计进水质指标为:pH:6~9,CODCr:3000 mg/L,BOD5:1200 mg/L,色度:100~400倍,SS:400 mg/L。

原设计处理后出水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出水质指标为:pH:6~9,CODCr≤90 mg/L,BOD5≤20 mg/L,色度≤40倍,SS≤60 mg/L。

1.2工艺流程

升级改造前工艺主要是“水解酸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1。

1.3存在问题

目前主要问题存在于进水浓度已经超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色度、悬浮物等的处理范围。一期处理系统经长时间调试,仍未能达产达标稳定运行,进水量无法超过700 m³/d,且经常需要中断进水。

2 改造工程内容

2.1升级改造后的工艺流程

经多种方案的筛选,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选用先进、可靠的工艺设备,减少处理系统的维护和运行成本,最终确定为“气浮预处理-预酸化-内循环厌氧反应(IC)-缺氧好氧”处理工艺,主要新增加混凝气浮设备及IC反应器[1],改造后工艺流程图2

图1 升级改造前工艺流程示意图

2.2升级改造的情况

针对进水COD浓度高,悬浮物含量大,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升级现有处理系统。为尽可能的降低投资,缩短工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确定以下改造方案。

2.2.1原有主要构筑物利用及改造

1)格栅及调节池。

对格栅进行维护保养。调节池。1座,平面尺寸为19.0 m×18.0 m,有效水深为3.5 m。将格栅出水通往初沉池的管道改为直接接入调节池进水管道,不设初沉池。

图2 升级改造后工艺流程示意图

2)初沉池。

1座,圆柱形,平面直径为8.4 m,有效水深为6.3 m,将原初沉池改造为厌氧沉淀池,重新布管建立厌氧污泥循环。对IC反应器出水进行沉淀,降低出水厌氧污泥浓度,减小缺氧好氧池负荷。安装回流泵,建立厌氧污泥回流系统,控制厌氧段污泥浓度,保证厌氧处理效率。

3)水解酸化池。

1座,圆柱形,平面直径13.2 m,有效水深为7.3 m。将原水解酸化池设备进行拆除,新建导流墙,并安装潜水搅拌推流器1台来解决沉泥问题,将其改造为内侧缺氧池-外侧好氧池,缺氧池有效容积为750 m3,水力停留时间HRT=12.0 h。

4)接触氧化池。

1座,原水解酸化池外侧的圆环形,平面直径22.0 m,有效水深为5.5 m,对原生物接解氧化池中填料进行清空,将圆环形分成两部分,一段安装球冠形可张微孔曝气器改造为好氧池,另一段落作为好氧沉淀池,安装2台潜水污泥回流泵及流量计,控制污泥回流量。好氧池有效容积为760 m3,水力停留时间HRT=12.2 h;好氧沉淀池有效容积为430 m3,表面负荷为1.0 m3/m2·h。

5)反应池。

1座,平面尺寸为10.0 m×5.0 m,有效水深为3.0 m。将原有反应池进行扩建,建成平面尺寸为18.0 m×10.0 m,有效水深为3.0 m的预酸化池,对气浮的出水进行水解预酸化。在预酸化池进水口处布设碱液投加管道,预酸化池增加在线pH计。

6)二沉池。

1座,平面尺寸为10.0 m×9.2 m,有效水深为5.0 m。将原二沉池改造成终沉池。

7)浓缩池。

1座,平面尺寸直径为6.6 m,有效水深为5.0 m。将浓缩池进泥管进行改造。

2.2.2新增主要构筑物

1)混凝气浮设备。

增加混凝气浮设备一套,主体为直径9.0 m的圆柱形,有效水深为1.1 m,设计混凝气浮处理量为3000 m³/d。废水经与絮凝剂混合,通过压力为5.0 bar的空气溶解管形成絮团,释压后附着直径小于0.001 mm的小气泡而上浮,可去除50%以上的悬浮物,相应可去除40%以上的COD。安装在原水解酸化池的上方架空层,下面用钢筋水泥柱子作为支架。

2)IC反应器。

新建IC(高效厌氧)反应器1 座。圆柱形,直径8.0 m,高20.2 m,采用碳钢结构的反应器,中间是厚约0.08 m的玻璃棉保温层,最外层是6厘米不锈钢瓦包裹,内部设置内循环泵,顶部是沼气收集系统。设计指标为:停留时间16.2 h,容积负荷为7.46 kgCOD/(m3·d),去除效率大于75%,IC厌氧处理系统总占地140㎡。

3)储泥池。

新建储泥池1 座,平面为直角梯形,14.0 m×(上底4.0+下底6.0)m,有效水深为3.0 m 。混凝气浮的浮渣产生的量相应增加而新增储泥池。

3 改造后运行调试效果分析

该调味品废水处理站从2014年2月开始通水调试,到5月进入正式运行。表1为2月至5月份的实际进、出水水质月平均值。

表1 改造后进出水水质指标

由表1可见,由于刚开始调试阶段,2月份出水水质不稳定,出水指标常超出了设计排放标准。进入3月份,经过一段时间对气浮投加絮凝剂量及空气溶解管气压的调整,气浮的去除率有较好的提高,气浮出水COD低于3000 mg/L,减轻后续处理负荷,同时IC反应器内回流量提高到80%~100%,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2.5~3.5 mg/L范围内。

4 技术经济指标

本工程改造投资费用约410.4万元,新建设一座日处理水量为1500 m3的处理站约需要80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节省投资约389.6万元,运行费用约4.8元/ m3。

5 结论

1)调味品废水处理工艺系统经过优化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混凝气浮设备及IC反应器,目前改造后的出水水质指标低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2)在运行过程中,混凝气浮设备及IC反应器对运行管理要求比较高,需要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及工艺调整,并且气浮的处理效果好坏对整个处理系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该处理系统需要投加较多的絮凝剂、碱液及脱色剂,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调整优化投药量,不但可以提高处理效果,而且可以减少运行费用,走节能减排之路。

【参考文献】

[1] 夏怡.IC反应器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调试运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1):88~90.

【作者简介】

李巧浩(1984-),男,广东省潮州人,助理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