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最近一篇印度人写的关于中国人不读书的文章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引起国人的重视。更有文章称有日本人写文章认为中国人不读书,逐渐堕落为“低智商国家”。因之“国人的神经被挑动了”。文章还把各个国家对待读书的态度做了比较,每年平均每个人读几本书有详细的数据,也不知道数据是如何获取的。只记得以色列人读书的人群很大。
对于以色列人的读书,笔者倒是深有同感。笔者曾经访问以色列,住在犹太朋友家里,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无儿无女,日常生活中读书占去大量时间。因为犹太民族特殊的经历,一般犹太人能懂三四国语言不足为奇。更因为阅读量惊人,他们视野开阔、思路敏捷。当时笔者是参加海法大学的一次亚洲学年会,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英文讲演,与老先生讨论演讲内容,其中涉及诸多古老文明此消彼长的复杂过程,老先生从高高的书架上取出一本半个世纪前的世界地图册,严谨而缓慢地展开思路,虽然探讨的话题非他专业所在,但那种透过分析具体问题而流露出来的信息量和判断力令我感到非常惊讶。
一个人,不被功利驱使,不为强力所迫,能够孜孜不倦读书学习,从中汲取思想和文化——好学近乎智。他大体接近“智”的状态。但我想这种“好学”应该是超功利的,而那“智”,也绝对不是现实中趋利避害、投机取巧的所谓“聪明”,它应该有更加超拔、更加深远的指向。
中国古人所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怎么说都似乎带有功利色彩。“黄金屋”、“颜如玉”就像是预设的一个目标,吸引众人去追逐、索取。包括那句“学而优则仕”,好像我们的学习总离不开一个具体的目标。
延续到今天,一般国人对待读书学习,更可以找到无穷多的理由:考个好成绩,升入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评个高职称等等。因之,我们的学习往往被现实的一个目标所裹挟、拘囿,既没有轻松自在的心境,也看不到更加长远的未来。果如此,那真正的“智慧”从何而来呢?
古希腊“爱智”的大哲们,以思考为乐;古印度那些大德,在苦行中冥想人生的终极;古中国的思想家,在日用平常中感悟人生的大道。这些本属于全人类的精神遗产,不通过读书学习,怎么可以轻易获取呢?难道仅仅通过不断刷屏的微信浏览?通过真假难辨的道听途说?如果我们整个民族都以这种方式来获取资讯,增长知识,提升智慧,那希望他不盲动、不迷信、有定力、有远见也难。
或者我们仅仅把读书学习当作达到显示目标的一个手段,那钱赚到以后,职称评上以后,升入理想学校之后又该如何呢?你曾经用过的手段,并不是你的精神所系,会不会在达到目标的刹那感到空虚迷茫?
因此,从本能迸发出来的好学,一定是顺着个人的兴趣而来。那就不仅仅是超越现实功利的,也是能够恒久不衰的。学习兼备思考,一个人能永葆活力,一个民族也能永葆生生不已的创造力。一个拥有独立思想、丰富精神世界的个人或者民族才是真正强大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但不必焦虑别人的看法和说法,更没有那么多敏感神经脆弱地经不起挑动。
责任编辑 张向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