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儿子与蝉

2014-04-29 00:00:00梅子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4年7期

去年6月份的时候,我给4岁的儿子买了一套法布尔的《昆虫记》,共10本。我和儿子一起从《聪明的猎人——节腹泥蜂》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每天晚上我俩都沉浸在各种昆虫的趣味故事中。作者将每种昆虫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处处流露出他对自然界各种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而趣味性的故事和童话般的语言,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整个夏天,儿子只要出门,就不停地盯着路边、树上、草丛花丛里看,观察小蚂蚁、西瓜虫、千足虫、蚯蚓、蜗牛、飞蛾、苍蝇、蜘蛛,从槐树上掉下来的“吊死鬼”及许多不知名的虫儿,而其中最让儿子心驰神往的是一直趴在树枝上不停鸣叫的蝉。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其中那本《夏日音乐家——蝉》。

自从爷爷从树底下捡到一只蝉,带回家给儿子看,儿子便好奇地开始研究蝉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对照书上,发现能唱歌的都是公蝉,母蝉只会产卵不会唱歌,所以夏天里那些唱歌的蝉都是“男高音”呢!儿子对此惊叹不已,深深着迷于这神奇的歌唱家!无论是从路上捡的还是别人帮他粘的蝉,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蝉,也无论是公的还是母的蝉,他都统统收集回家,放在床上,仔细观察。有时会兴奋地手舞足蹈,大叫着:“妈妈,你快来看!”

当然,这只是蝉歌唱的部分,接下来还有蝉的发育史。

有天傍晚,爷爷散步回来,带回来一只知了猴,即蝉蛹。儿子的眼睛又亮了!哈哈,这和书上说的蝉蛹是一样的!一次,爷爷居然带回来一只正在蜕皮过程中的蝉蛹,眼看着蝉从壳里慢慢挪出来,身子嫩嫩的,是淡淡的黄绿色,翅膀软软的。儿子张大嘴巴,惊讶极了!

接着,儿子便开始纠缠着我,讲述法布尔先生关于“蝉的发育史”的部分。每年7月,母蝉会挑选又细又长的树枝,在里面产下小宝宝。产完卵的蝉妈妈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和气力,最终从枝头跌落下来,累死了,她无法照顾自己的小宝宝们。儿子看到这里,忍不住说:“蝉妈妈真可怜!”

蝉卵长到10月初,就会破壳而出,从树枝上的“卵房”里爬出来,借助秋风,跳到地面上。挖好洞穴,蝉宝宝就可以在里面安全地生活了。地下生活极其漫长,大概需要4年的时间。这4年间,蝉宝宝在地下吸食树根的汁液。为了寻找树根,蝉宝宝在地下会不停地搬家,所以,蝉宝宝堪称一名优秀的“地下建筑师”呢!

在这4年里,蝉宝宝在地下共蜕4次皮。终于有一天,它觉得自己该爬出来了,于是我们在夏天的晚上便经常在树上看到勇敢爬出来的蝉蛹。继续爬到高一些的树枝上,它还要再蜕一次皮,才能变成真正的成年蝉。这最后一次蜕皮会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大概需要30分钟。最后这层蝉衣,就是我们经常捡到的蝉蜕,还可以入药哦!刚刚蜕完最后一次皮的蝉,还非常弱,它还需要大概3个小时阳光的照射和微风的吹拂,才能最终变成一只帅气的褐色成年蝉!然后,它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自由自在地歌唱了!

听完蝉的发育史,儿子仿佛呆了一样。我知道,此刻他的小脑袋瓜一定在不停地思索着什么。我没有打扰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子只要出去,就沿着路边,一棵树一棵树地寻找蝉蜕,嘴里振振有词:“这些蝉蜕都是好东西呢,带回去让爷爷做药。”有时看到一个蝉蜕,会发出感慨:“也不知这里面的蝉飞到哪里去了,只剩一件蝉衣了。”一个夏天下来,他捡了好几十个蝉蜕!

整个夏天,儿子每天晚上都要看《夏日歌唱家——蝉》,翻来覆去,不厌其烦,不亦乐乎,有时甚至自己读着读着就莫名其妙地开怀大笑起来!

感谢法布尔先生留给世界儿童的精神遗产,它的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越多越深地接触,越能深刻地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孩子更是这世间最美好的风景,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更亲密。有时我觉得,他们与这些小虫儿是多么相似!每当儿子蹲在地上,目不转睛、极其专注地盯着地上的蚂蚁或蚯蚓在看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感谢法布尔,感谢儿子,感谢盛夏的蝉!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