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五谷杂粮”,让他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学习上的智者。
——过怿的父亲过则正说
从在外婆身边生活的柔弱小男孩,到独立独行去美国求学的男子汉,过怿慢慢转变,一步步成长。如今,他已考取了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药剂专业博士,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读书求学梦想。
放手,在快乐中学习
孩子爱听故事是天性。过怿从小特爱听故事,作为优秀小学教师的过爸爸,除了亲自给孩子讲故事之外,还买了《黑猫警长》《两只笨狗熊》等故事磁带放给儿子听。录音机里绘声绘色、伴有配乐的故事,过怿听得津津有味。
随着词汇量的增加,过爸爸想方设法引导儿子看书。一天,他特意把过怿叫到身边问:“知道你听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吗?”过怿摇摇头。“这些故事都是大人们从书上看来的。其实,书上有很多比大人讲得更精彩的故事,看都看不完。今天,我送一本儿童版的《说岳全传》给你。”过爸爸还特意选了《岳飞出世》这一章节,“你试着看看,如果你看完后觉得不如磁带里讲得好,那以后你仍然听磁带。”结果,过怿一口气把书看完了,从此,他与阅读成了好朋友。每到晚上,过怿都会打开床头台灯,聚精会神地投入阅读中,时不时地独自笑出了声。到五年级时,他已经看完《西游记》《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书籍。
丰富的语言积累让过怿写起作文来颇有得心应手之感,他的作文常常被放到学校报廊展示,并多次获奖。
四年级,过怿羡慕艺术班那些会吹笛子的同学。艺术班的老师得知后,招收了他这个小学员。过怿在老师的精心教授下,很快成为艺术班的优秀学生:无论是一拨拨外校师生来参观学习,抑或是国家、省、市领导来学校检查考察,过怿吹笛子的才艺都让他成为小主角。六年级时,过怿顺利取得了中国民乐笛子10级证书。
该放手时就放手,是过爸爸教育儿子的一贯态度。小学阶段,过怿的家庭作业是会的不做,重复的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不做,课外辅导资料更是与他没任何关系,书包也是放在爸爸办公室里,不用带回家。以至于,任课老师背地里向过怿妈妈反映:过爸爸对儿子有些太放任了,但过爸爸坚持自己的育儿理念,并没有给过怿加重负担,过怿学书法、吹笛子、读课外书、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爱好非常广泛,做得都很出色,成绩在班里也是遥遥领先。他就像自在的鱼儿,在兴趣中快乐学习,游刃有余。
独立独行,做个男子汉
过怿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独立性差,性格有些柔弱。
为锻炼儿子的胆量,过爸爸从分床睡觉做起。过爸爸买了一张木板折叠床,放在大床里面,这让过怿觉得很有安全感,非常乐意地接受了独睡。到了一年级,过爸爸又与儿子商量:想不想独自睡小房间?过怿开始似乎有些不乐意,后来想了想又同意了。在独立睡的最初几天,过怿有过情绪反复,但他始终没有向父母说过放弃的话语,一直咬牙坚持着。大致半个月后,过怿就适应了独立睡觉的方式。过爸爸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儿子的韧性与坚持。
过怿上小学时就向往过一段出国求学的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也认为儿子应该走出国门,开拓眼界,感受西方文化。出国读书说说不难,但做起来并不是件易事,这涉及到经济能力与自身的努力程度等很多方面。
过怿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经济很一般,过怿打小就明白,只有自己足够努力才能实现出国读书的梦想。父母也因此精心引导,锻炼过怿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从中学开始,小事都是过怿自己拿主意;大事汇报,但父母只给建议,最终决定权还是在过怿自己手里。
当时,一家人都觉得过怿去美国读研最合适,但GRE没考过,得去读半年或一年的预科,费用不是小数目。过怿对爸爸妈妈说:“省省吧,我就在家里自学,高分没把握,过关没问题。”夫妻俩都知道,儿子也在为家庭的经济考虑。大学里,为了赴美深造,过怿放弃了推荐研究生的机会和名额,也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肩上有了压力和责任,过怿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承诺,顺利通过了GRE考试。
接踵而来的是申请美国学校。面对繁杂的资料与证明,图省事完全可以请中介帮办,但为节省这一笔费用,过怿又拍着胸脯说:“我自己做吧。”当时,每申请一所学校的费用近千元,过怿的同学大多申请了20来所,他考虑后对父亲说:“节省点吧,就申请四五所。”被纽约圣约翰大学录取后,过怿自己又在网上订最便宜的机票,提前找出租房……过爸爸说:“过怿小时候面对困难的那份坚持一直伴随着他,所以他考GRE、申请学校、买机票等,都是他独自面对,独立做主。我们不奢望他能顶天立地,长成参天大树,但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做一个独立独行的男子汉”。
都说孩子是父母手中的一只鹞子,飞得再高、再远,那根线永远在父母手心里拽着。但在过爸爸心里,过怿的心智已经成熟,他手心里的那根线,已经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