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瓢虫

2014-04-29 00:00:00邹海萍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4年9期

晨谈时,一只小瓢虫悄悄地爬进了教室里,菲菲叫起来:“老师,这里有只虫子。”小五说:“是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小朋友们开心极了,纷纷来看,一时打乱了晨谈的秩序。看到孩子们的注意力被瓢虫吸引了,我把原来准备好的晨谈内容暂时放一边,顺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展开了有关瓢虫的谈话。

我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说:“它是谁呀?谁知道它的名字?”

铮煜说:“是七星瓢虫。”

妞妞提出了不同意见:“不对,七星瓢虫的背上有七个点,可是这只瓢虫的身上有很多个点。老师,它不是七星瓢虫。”

小朋友们一看,确实如妞妞所说,它身上有许多点,不是七星瓢虫。

“那它是谁呢?”依依问道。

妞妞说:“就叫它瓢虫吧。”

“咦,瓢虫从哪里来的呢?它又是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呀?”菲菲问。

子一说:“我知道,瓢虫有翅膀的,它是飞进来的。”

文博说:“瓢虫有脚,它也可以爬进来。”

鑫宇说:“我还知道,瓢虫喜欢吃叶子,它肯定以为我们教室里有叶子吃呢。”

鑫宇大胆的猜测,引得小朋友们阵阵笑声。

“那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到我们教室,没有叶子给它吃该怎么办呢?”我引导孩子们想办法为瓢虫找一个家。

我的话刚说完,子一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可以给它做一张小床,这样它就不会没地方住了。”可是子一做的小床太软了,瓢虫一下就滑到地上了。

锦辉说:“我可以给它做架飞机,让它坐上飞机飞回去。”想法虽好,但小朋友们都不同意,担心瓢虫会被摔坏。

小宇说:“我给它做小篮子,让它住。”没多久,小宇就做出了一只篮子,小心翼翼地将瓢虫放进了篮子里。

“可是,把小篮子放在哪里最合适呢?”经过讨论,小朋友们一致认为自然角最合适,于是小宇将小篮子和瓢虫送到了自然角。

这下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才又回到晨谈上来。

吃完点心后,子一去看瓢虫,可是小瓢虫却不见了。孩子们有些失望,子一说:“老师,小瓢虫飞走了,它不喜欢住在篮子里。”

“它爬走了,它有脚的呀。”妞妞补充说。

孩子们多少有些失落,为了弥补孩子们小小的遗憾,我带领他们一起上网查找关于瓢虫的资料。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各种瓢虫的图片,同时也了解到更多关于瓢虫的知识。

……

几天后,又一只小瓢虫光临我们班,眼尖的孩子一下就叫起来:“看!两星瓢虫!”“它爬到嘉嘉的椅子上了。”“不是两星瓢虫,是赤星瓢虫,老师和我们一起在网上看到过的。”我很高兴,孩子们能正确说出这种瓢虫的名字。

看到孩子们热情不减,在区域活动时,我和孩子们一起以“瓢虫”为题,创造性地进行了水粉画、蜡笔画创作,并将作品展示在板块上。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仔细的观察和知识的积累,孩子们笔下的瓢虫格外形象可爱。

在孩子们的每日生活中,会有很多偶然事件,其中蕴涵了一定的教育价值,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在偶然事件出现后,进行随机教育,就可以引导孩子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