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我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小记者生龙活虎的身影;傍晚,我将一张张图片上传到莫愁网,让家长们看到自家孩子精彩的生活;深夜,我回到宿舍,看到4个小男生憨憨的睡相,不禁想起一位家长给本刊的来信,他满怀忧虑地描述了自己的无奈——儿子就读的学校将青奥会的宣传流于形式,让孩子画画、写宣传口号,但下课却不让孩子到操场上活动,没有将提升体育运动意识这一重要目标落实到孩子身上。这种现象并不止在这一所学校发生,有些小学常常因为“安全”问题将孩子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连体育课也会时不时的“消失”了;回家后,孩子们又因作业负担被绑定在书桌前。这严重违背该年龄段孩子生长发育规律,7-12岁的孩子需要通过大量的运动来激发旺盛的体能,促进生长。大量的体育活动、团队游戏是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运动心理学中心主管特伦特·皮特里和其他研究人员,以得克萨斯州5所中学的1200多名学生为对象,分别计入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和自尊心强弱等因素后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心肺功能更强健的孩子在数学和阅读测试中成绩更好,也就是说孩子身体越强健,考试分数越高。可见,运动不但不与学习矛盾,而且能够促进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效果,能够让孩子强身健体,更能够给孩子带来阳光、朝气和活力!
既然如此,家长可以尽量在家庭教育中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孩子创设情境、条件,加强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本刊为了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老师、家长,在暑假刚刚开始之际,就举办了第一届军事主题夏令营,期望将强身健体的观念带入每个小营员的暑期生活。
伴随运动锻炼的,或是振奋的口号,或是激昂的叫喊,这既可以激发孩子身体的状态,也可以成为平常情绪、情感积累的宣泄渠道,带给孩子向上的能量,摆脱沉闷、压抑的心理状态和负担,疏通心灵堵塞,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夏令营中嘹亮的军歌、响亮的口号都是这种形式的最好呈现,可以成为孩子抒发情感的优质载体。
军事夏令营时间虽短,但内容却不简单,小营员们不光可以习得军事知识,学会自制自律,体验团队协作,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坚韧刚强的品质熏陶,得到积极的状态调整。这短短的3天,很难给孩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相信,这短短的3天,可以在小营员成长的土壤里种下一颗种子,让这些优秀的习惯与品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给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积极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加油!让我们的孩子跑起来,跳起来,喊出来,笑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