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有底线

2014-04-29 00:00:00明天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4年6期

在朋友圈里,大家都说我对孩子太纵容,孩子那么闹,我也不批评,孩子想要什么,我都尽量满足。要知道,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深深体会过那种被压制、被拒绝、被控制的感觉,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多的自主权,能有自由快乐的童年。每每看到儿子幸福、满足的神情时,我都觉得特别欣慰。

让孩子尽着性子折腾

每隔一段时间,10岁的儿子就会将自己房间的家具重新摆一摆。这次,竟然用床堵住门,进出都要从床上翻过。一个星期后,他厌烦了这种生活,又将家具作了调整。这次更绝,将床安插在两个书柜之间,夜晚一翻身,满柜子的书就哗啦啦往下掉。他说,我喜欢!我说,那好,随你!

半夜,儿子翻身起床,说是要写诗。已经快12点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儿子说,今天不写,明天就全忘了。我说,好吧。“刷刷刷”,一连写了6首,还意犹未尽。第二天,儿子满面倦容,但眼神明亮,掩饰不住的自豪。他说,我有一种成就感,你能理解吗?我说,能!

大雪天,儿子说:“我突然特别想吃蕃茄味薯片。”我说:“家里没有,这么冷的天……”儿子说:“只要能得到它,让我做什么都愿意!”于是,我让他自己去超市,面颊吹得通红,手脚冻得冰凉,可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说,心里很温暖呢。

有人说,你对孩子太纵容了,什么都听他的,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以后会不会变得骄横跋扈?我说,不会!我有自己的原则,在原则范围内,给予他尽量多的自由和满足,让他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更无憾。

别给成长留下太多遗憾

很多人的童年常常充满遗憾。小时候,我的父母对子女要求非常严厉,每天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不能犯规,每天穿什么、吃什么、做什么,基本上都听父母安排,自己根本不能拿主意。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四年级时,我突然特别渴望有一把小花伞,对家里那些沉闷厚重的黑布伞厌恶至极。但是,这个愿望只能深埋心底,越埋越炙热。每次下雨,看见校园里那一朵朵漂亮的伞花,心都会痛得揪作一团。成年后,有一段时间,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伞控”,只要一看见漂亮的花伞,就要买下来,一下子拥有了近百把花伞。还有一段时间,我喜欢整宿地不睡觉,大脑异常兴奋,坐在无边的夜里,想到自己拥有一整个可支配的夜晚,而不必恪守晚九点上床早七点起床的清规戒律,就觉得无比幸福。最后的结果是患上了神经衰弱症。

的确,成年人的很多奇怪嗜好,都源于童年那些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我接待处理的很多心理个案,在挖掘心理问题的原因时,大都能从其成长经历的缺憾中找到突破口。令人扼腕的是,那些来龙去脉虽然清晰了,但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往往已根深蒂固,甚至已经给他的工作、家庭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心理治疗室,当事人面对无可挽回的现实,常常会号啕大哭。人生不能重来,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及时满足那些小小的愿望,就可避免许多人生痛楚。

有段时间,儿子突然像变小了,说话嗲声嗲气:“妈妈,我要睡觉觉啦——”“要尿尿!”“我——不——要!不——要!”他还经常吊在我脖子上,让我用双臂环绕他;喜欢赖在我怀里,说“抱一抱”;喜欢和我脸贴着脸摩挲。平时理性大于感性,有些古板的我,也积极配合他的“退行”。

因为我知道,儿子是在寻求一种心理补偿。当年他出生时,家里没老人照料,我工作、家务两头忙,每天都累得精疲力尽,对嗷嗷待哺的儿子很不耐烦,有时一边给他喂奶,一边和老公斗嘴。经常将他一个人晾在摇篮里,看他老是瞪着眼不睡觉,也会喝斥他几句。那个时候,他没有获得足够的娇宠,没有享受妈妈充分的爱,这让他小小的心里有一些委屈。这种委屈存在于他的潜意识,所以,他要找机会弥补,寻回那种被爱的感觉。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现在能主动寻求补偿,说明他感受到了父母安全的爱,他相信,不管怎样,我们都接受他并爱他。

与其让小时候的缺憾长久地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他成人后的心理健康,不如创造机会让孩子早一些弥补,让孩子能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放松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要知道,孩子内心的那些委屈,就像水痘,让它冒出来,就好了;如果强行阻止它,病菌就会不断蔓延,长成恶瘤;而且,儿童出水痘很好治,出一次就终生免疫;如果到了成年,再出水痘,治疗就麻烦多了。

妈妈的爱也有底线

当然,我对儿子的满足也是有原则的。因为在现实中,看过太多因无视最基本的社会规则而屡屡碰壁的案例,我会设置底线。底线之上,妈妈的爱毫无保留,一旦碰触底线,那就要严厉批评,并给予惩罚。这一点,儿子深有体会,他曾在作文中写道:“别看我的妈妈整天笑呵呵,满口‘好啊’,其实,她有时也挺strict的,very very strict。”

比如,涉及生命安全的问题,那必须有严格的规矩,绝不能抱着好玩、侥幸的态度。春节,儿子喜欢将鞭炮点燃后丢到马路上,看到行人惊慌失措的神情,他乐得哈哈大笑。一次,一颗鞭炮在一个中年男子的脚边炸响,幸亏那人眼疾脚快,躲开了。我对儿子的行为非常恼火,将他狠狠地教育一顿,然后让他面壁思过,还扣了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儿子很不服气:“又没出什么事,何必小题大作?”我说:“你只顾自己好玩,不顾他人安全,如果我现在不惩罚你,将来你一定会受到更大的惩罚。”儿子不解:“有时候明明知道我错了,你都不管,有时候我没做错什么,还跟我较真。”我说:“对,有些错误我故意让你犯,因为你可以吸取教训;而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犯一次,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

有些玩笑可以开,有些错可以犯,但涉及生命的问题,不管是自己的生命,还是别人的生命,绝对要谨小慎微,虔诚敬畏!

我常常会对儿子有求必应,同时也会告诉他,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必须有责任感。你想养小狗,可以!但你自己必须负责小狗的吃喝拉撒;你想要买这个玩具,可以!但必须省下两个月的零花钱……儿子非常享受自由选择的权利,我也非常乐意看到他小小的肩膀变得日益强壮。

在行为满足上,有规矩有尺度;但在话题讨论上,我和儿子之间没有禁忌。只要是儿子能想到的话题,我们都可以敞开了谈,包括什么是爱情、怎么叫幸福、抑郁症是怎么回事……我会尽一切可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心理上得到极大满足的儿子,思想上便有了自由飞翔的空间,也常常会蹦出一些人生感悟。他问我:“生活是不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皱眉头,它也对你皱眉头。”我说:“是,儿子你是对的!”

是的,成长也是一面镜子,你呈现给它什么,它也会呈现给你什么。你给孩子足够的快乐,他就会以快乐的姿态生长;你给他足够的心理满足,他就会有强大的动力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