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是第一名

2014-04-29 00:00:00张琦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4年2期

在我小时候,每次考得不好,妈妈就会唠叨说:“你怎么这么笨啊,想当年你老妈我每次都是班里的第一名,你说我这么聪明的妈怎么生出了你这么笨的闺女?”

我第一次对儿子撒谎,是在他读一年级的时候。那次简单的数学测验,儿子因为太粗心只得了78分,我知道后忍不住教育他:“就你这个学习态度,将来上了初中可怎么办啊?想当年妈妈可是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你也要好好学习,不能给我丢人啊!”“真的吗?妈妈,你小时候这么厉害?”儿子不太相信。见他存疑,我忙信誓旦旦道:“那还有假,想当年,我可是全校的学习小明星,学校还送我参加学科竞赛呢……”说到这里,我心里也有点发虚了,因为读高中以前我的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有几次考了倒数,上高中以后我虽在父母和老师的逼迫下发奋苦读,成绩有了一定的好转,却从未拿过头名,就连进前十名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随着撒谎次数增多,我的谎言也说得越来越熟稔。因为从事的是公关职业,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所以经常绘声绘色地为儿子描述自己当年有多厉害,从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说到老师们欣慰的表情,再说到家里多得堆不下的奖状,说得像真的一样。慢慢地,儿子就对妈妈考第一名的事深信不疑。如果考得不好,他就会很愧疚地说:“妈妈,对不起我给你丢人了,这次又没考好,下次一定努力。”如果成绩还不错,他也会表现得很谦虚:“虽然有了进步,但比老妈你当年差远啦,我是不会骄傲的!”对于儿子的表现,我颇为满意,也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沾沾自喜。

然而,是谎言就有被拆穿的一天,儿子9岁那年,我还是露馅儿了。

那次我们全家一起外出吃饭,邂逅我的一个小学同学,便邀请他跟我们一起用餐。没想到,那位同学不小心泄露了我当年因为数学不及格被罚站的糗事,这下子可被儿子抓住了把柄,我也臊了个大红脸。本以为这件事过去就算了,没想到后来儿子却频繁地拿这个谎言说事儿,此后我在成绩一事上便彻底失去了发言权,每次刚要开口,儿子就把眼睛一瞪:“你还好意思说我?当初你还不如我呢,至少我数学没不及格过!”更糟糕的,是此事引起的不信任效应慢慢波及了其他领域,我再说些什么,儿子就会反复地掂量许久,眼睛里透出怀疑,仿佛在说:“真的吗?你不是又在骗我吧?”我无比苦恼。

后来,为了取信于儿子,我不得不放下身段向他道歉,并认真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再骗他。自那以后,我便常拿“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故事提醒自己,还时常检查自己的言行,再也没对儿子说过不恰当的谎言。经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家长不可轻易说谎,否则被拆穿后很容易影响亲子间的信任。而如果不慎说了谎,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低姿态及时认错,与孩子坦诚沟通,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