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员杜汶泽因时常发表一些抱有偏见或歪曲性言论而令内地观众对其产生不满,甚至还出现要对其进行抵制、拒绝观看其参与演出的影片的情况——最近其主演的《放手爱》因为票房奇差,出品公司为此发表声明,说是用错了人云云。包括由他参演的《人间·小团圆》首日票房只有区区400万元,让人大跌眼镜。
杜汶泽其貌不扬,个头不高,但其凭曾在亚视获得的演出机会,演技有所发挥。转入电影后,多以富于个性的绿叶角色而获得不少拍片机会,渐成少有名气的演员。前年《高举爱》中,他在片中饰演一个甘于做女人背后的好男人角色而获好评。这个角色远比他饰演过的其他角色要收敛得多,从中可以看到他对角色塑造的多样性。
然而,去年一部《低俗喜剧》在香港引起极大争论。在争议过程中,杜汶泽竟强调“低俗是香港电影的核心价值”,再起风波。黄秋生看不过,在网上表示:“你们两个(另一个即彭浩翔)低俗好了,别把我们拉下水。”黄秋生在圈中以直率出名,有大哥风范。大哥发声,杜汶泽对此不再信口雌黄了。然而没想杜汶泽再次口不择言,这次又起风波,内地网民卷入与杜汶泽的争议后,彭浩翔新作《人间·小团圆》竟被涉入其中,有观众甚至要求删去片中与杜汶泽有关的片段。
之前,杜汶泽表态支持台北大学生占领台湾“立法院”已使人侧目。香港艺人隔海对此表态,实为罕有之事。联想起之前香港艺人温兆伦因对内地表示好感,杜汶泽竟展开猛烈抨击,凡此种种,不由得令人怀疑他对内地的倾向性。
每个人都可有其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观点。但作为公众人物,任何言论均需三思,轻则会引起误会,重则会引发轩然大波。然而,杜汶泽显然很不在乎香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困惑。特别是在经过三十年时间推移之后,过去被内地同胞视为“阿灿”,如今“沦落”为“港灿”(“港灿”一词绝不是内地同胞加诸港人的调侃或称谓,而是港人的自嘲之词)。这种落差让有些人不适应,并不奇怪。
种种误会都是因为相互间缺乏了解——无论是“驱蝗事件”,还是新近出现的小童便溺风波,都是因为相互的不了解而引起。杜汶泽对凡是涉及内地的事火气特别旺,显然是因为对此缺乏了解甚至不愿意了解而引起的。事实上,内地年轻人对香港的了解远多于香港年轻人对内地的了解。尽管如此,内地部分年轻人采取对杜汶泽的抵制行为,同样有欠成熟和大度。有人发表不恰当或具争议性的言论,尽可能展开讨论就是了,无须搞什么抵制之类的过激行为。
杜汶泽风波具有两面性,两地同胞均有必要躬身反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双方互相包容些,胸怀都广阔些,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