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手中的煮玉米,我不由自主地轻轻咬下去,熟悉的香甜味瞬间在我的口中漫开……
夏天,玉米穿着一身绿,在阳光下微微挥动着缠有红丝带的手掌,仿佛在诱惑我们。随之,一群孩子蜂拥而上却没有丝毫声音。我们抱着掰来的嫩玉米蹑足回到老地方。小一点的围坐在一起剥玉米,大一点的则去捡柴生火烧水。我则像个头领,在一旁指挥。水烧好了,大家把一部分玉米放入水中煮,一根,两根,三根……另一些用树枝插进玉米芯里放在火上烤,一支,两支,三支……
“煮好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等把玉米用漏勺捞到竹筛,筛子里刹那间全是一只只小手。“烤好了!烤好了!”另一边也传来“捷报”。大家又一窝蜂地向烧玉米进攻。拿完玉米之后,大一点的则会把火灭了。大家埋下头啃着各自的玉米,谁也不说话。耳边只有虫鸣与鸟叫……
刚出锅的煮玉米,散发着浓浓的甜香,晶莹剔透的玉米像一颗颗珍珠。一口咬下去,甜香之味挑逗着舌尖与牙齿,让它们忍不住地咬下去。
烤玉米很黑,黑得像煤,却又不时发出淡淡而又令人陶醉的焦香。一口咬下去外面酥脆,里面却似棉花糖一般。咬完之后,便会长“胡子”,于是大家相互指着,笑作一团。
吃着吃着,我忽然想到:如果这两种玉米合在一起吃,该是怎样的呢?我便号召大家,脆软合璧,一起入胃。一口脆玉米,一口软玉米。天啊!这实在太好吃了!酥脆却不乏香甜,柔软却不失韧劲。大家一律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你真不愧是个美食家啊!”
倏忽,我们听到了脚步声,心想:惨啦!被发现了。于是大家撒开腿就跑,跑到一个“暗处”偷窥。不久,一个中年人跑过来,看到狼藉的竹筛子,火气冲天:“这帮小子,又犯老毛病了……”话没说完,便呆呆地看着筛子里仅存的一根煮玉米。他轻轻地拿起煮玉米,好像在看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然后轻轻地咬了一口,似又忆起自己的童年。
舌尖触碰着往事,而当它再次捕捉到这熟悉的味道时,心中最柔软的一处便会轻轻触动一下。瞬间,暖意升腾……
点评:本文最大特点是在有层次的叙述中描摹出情态和感觉。如煮(烤)好玉米之后,先写吃煮玉米,再写吃烤玉米,接着写两种玉米合着吃,然后情节一转写中年人吃煮玉米回味人生。有情节,有情趣,有情味。如果能将环境写得更细腻些,将不同人物个性写得再鲜明些,本文还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指导教师:丁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