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测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练兵场(26分)
1. 根据下列语段的内容,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拼音或汉字。(4分)
大自然是一座宏伟的舞台,大地是一张神奇的幕布,季节,则是高明的魔术师了。每个季节都用贮( )蓄的能量表演出酝酿( )已久的绝招。春姑娘散花时的轻盈,夏少年注目后的火热,秋少女掷果时的羞sè( ),冬孩子飞舞后的澄净,令人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美感,更bèng( )发出对生活的热爱。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的学问能够这么渊博,全靠平日的努力,正所谓春华秋实,此言不虚。
B.她花钱不多,却把两个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
C.这座城市的变化很大,登高远眺,几座高楼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四方。
D.在现实生活中,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紧张的旋律。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选取早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早春景致的独特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 。
(4)刘禹锡的《秋词》一诗中,体现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的句子是: , 。
4. 根据下面句子的内容,仿写相应的句式。(2分)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 ,
;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
5. 下面这段文字中共存在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来,并写出修改意见。(4分)
2014年夏季,青奥会于8月在南京拉开帷幕,全世界优秀的青年运动员齐聚南京。本届青奥会为世界青年搭建了健康、快乐、成长的舞台。青年们不仅参加各项体育竞赛,还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下分享并尊重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这个舞台也将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以世界青年为主体的体育竞赛和文化教育,并着力推进互动交流。这个舞台将使所有青奥会参与者树立服务社会,研习健康生活方式,共同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1)
(2)
6. 2014年6月22日,江苏综艺频道推出了暑期特别节目《江苏首届方言听写大赛》。节目自首播以来,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大家认为,除了娱乐性以外,更重要的是节目具有文化意义和学术价值。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以“方言听写大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任务。(6分)
(1)为了解同学们对“方言听写大赛”这个活动的兴趣情况,需要做一个调查问卷,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一道选择题。(要求:设计的文题需提供至少四个选项)(2分)
(2)小芳认为,当前全国都在推广学说普通话,搞“方言听写大赛”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是活动组织者,会怎么回答她?(2分)
(3)小明最终获得了“方言听写大赛”的冠军,作为同学,你会对他说什么?(2分)
二、阅读精品屋(3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5分)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中华书局1998年)
7. 作者在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2分)
8. 在写法上,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①。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②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③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④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⑤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⑥,奇构异形,固⑦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⑧,流连信宿⑨,不觉忘返。目所履历⑩,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乙文选自《水经注》,郦道元著,巴蜀书社1985年)
【注释】①形容:形状。像类:相像,类似。②泠泠(1ínɡ):形容声音清越。③山松:即袁山松,东晋文学家,曾任宜都太守。④曾无:全无,没有一个。⑤践跻:亲自登临。⑥叠崿(dié’è):重重叠叠的高崖。秀峰:高峻的山峰。⑦固:的确。⑧弥习弥佳:越看越美妙。习,亲近,熟悉。 ⑨信宿:两三天。⑩履历:经历,经过。
9.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 ) (2)乘奔御风( )
(3)属引凄异( ) (4)猿鸣至清( )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11. 甲、乙两文都提到三峡山势高峻、岩峰重叠,且都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甲文:
乙文:
12. 甲文描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观?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述的?(3分)
13. 甲、乙两文的结尾有何不同?试分析。(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4分)
秋 颂
罗 兰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②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③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④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⑤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⑥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⑦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⑧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⑨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⑩“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选自《罗兰随笔》,罗兰著,海天出版社1996年,本刊有改动)
14. 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刻画秋天之美的。(2分)
15. 概括说说作者笔下的秋天的特点。(2分)
16. 作者笔下的秋天和一般人笔下的秋天有什么区别?(3分)
17. 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3分)
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
18. 作者除了写秋,更写出了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赞同吗?(4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19. 请以“ ,我最喜爱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季节名称,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请点击《初中生世界》主页(www.czssj.cn)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