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年味儿

2014-04-29 00:00:00李玲玲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4年11期

在刘绍棠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表现“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本命年的回想》一文写的是京郊运河旁作者的家乡过年的情景,充满了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具有浓浓的年味儿。

文章开头以二十四节气引出春节,一个“最”字,把春节置于“第一节日”的地位。接着,作者运用“预热”“增温”“红火”“发烧”四个词,程度逐步升级,表现了越到年根,年味儿越浓。

文中,作者共写了10件事,具体描绘家乡过大年的习俗,同学们,你能用“动词+名词”的格式将其概括出来吗?如第一件事:“炒年货”。

【温馨提示】按照时间的推移,作者还描写了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守除夕、拜新年等习俗。

作者对过大年的每一件事的描绘,都是一幅体现民风民俗的图画,生动而富有情趣,年味儿十足。

细读文章可以发现,文章还运用了不少重叠式词语、并列式短语来表现年味儿之浓。如“家家炒花生”中的“家家”是叠词,体现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炒年货,过年的气氛很浓。又如“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中的“村南村北”写出了整个村落的人们互拜新年的热闹气氛。大家再找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呢?

【温馨提示】如“一天比一天增温”中的“一天比一天”,说明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锅又一锅”“一捆捆”,写出了炒的年货多,烧的柴禾多,表现了过年气氛的浓烈;“此起彼伏”写出了集市上四处都是小贩不停的叫卖声,热闹非凡……

除此之外,文章中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句子,也能体现浓浓的年味儿,如“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这一句,用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妇女们为了置办年货而忙碌的情形。同学们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呢?

【温馨提示】如“门神爷也换岗了”“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就要开刀问斩”等。

过年如此热闹、如此隆重,是因为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盼:欢天喜地,享用劳动果实;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人际关系,和和美美奔前程……

本文是刘绍棠在60岁本命年之际回忆往事之作,昔日过大年时的热烈、纯真、虔诚都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准确、质朴有趣,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