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跟“阿尔茨海默病”较劲

2014-04-29 00:00:00榕杨
家庭百事通 2014年12期

自从跟邻居张阿姨去电视台参加了一场关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录影活动后,老妈就跟它较上劲儿了。

那天,老妈带回来了一堆红红绿绿的宣传材料。她逐字逐句地读了一遍,在一张表格上勾勾画画后,把我拉到她的卧室,神秘地说:“女儿啊,你妈完了!”没容我反问,她把那张表格递到我手里:“‘阿尔茨海默病’就是老年痴呆,十条症状,我已经对上了三条!”

我一看,她在“远期记忆清晰”“近期记忆模糊”等项目都打了勾。我安慰她:“不就三条吗?充其量也就是个疑似吧!”老妈却郑重其事地说:“预防‘阿尔茨海默’,时不我待!”

第二天一早,老妈颠颠地出了家门。两小时后,她拎着一大包东西回来了。我一看,嗬,是五颜六色的毛线团。我问:“妈,你买这么多毛线团干什么?”

“这是我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武器,你就瞧好吧!”她故意卖关子,翻出了十几年没用过的毛线针,开始织毛线。几天过去了,老妈原本每天两小时的门球不打了,半小时的遛弯取消了。她每天坐在沙发上,听着电视节目的声音飞针走线。我问老妈:“难不成你的秘密武器就是织毛衣?这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有什么关系?”

老妈“科学”地解释:“这你就不懂了。织毛衣是手工活,动手练脑,延缓衰老!”

我继续问:“那你原先打门球,不也是手臂的动作吗?再说,取消了所有的户外活动,对身体健康不是更不利吗?”老妈的反驳更加“学术”:“只有手指的运动,通过经络的传导,才能延缓大脑的衰老。”

想不到,几天后出问题了,老妈坐久了,想从沙发上站起来,竟一下跪在了地上!我哥立刻嚷嚷起来:“你看你,练了手指,误了腿!”老妈毫不犹豫地杀了个回马枪:“哼,我宁愿瘫在床上,也不愿傻乎乎地被别人摆布!”终于,当用完毛线的那一刻,老妈决定放弃这个“秘密武器”。

当然,老妈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行动是不可能半途而废的。一天,她从张阿姨家兴冲冲地赶回来,向我们宣布:“我报名参加钢琴班了,专家说弹钢琴时,通过手指尖的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血管萎缩的现象,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有作用。”尽管老妈亮出了“专家说”,我哥还是提出了质疑:“妈,你又不识谱,怎么练琴呢?”老妈不以为然:“学呗,不就五线谱嘛!”

下午,她去老年活动中心领回了四本练习曲和几张光盘,回家一通折腾,把很久不用的影碟机找出来播放。从背五线谱开始,她每天早晨在阳台上念叨着,边炒菜边哼哼。张阿姨看了直乐:“简直是走火入魔了!”别说,张阿姨这评价真准确,这不,老妈去超市惹来了麻烦。

那天,我和老妈去超市买鸡蛋。看到价位牌上的阿拉伯数字,她情不自禁地比比画画,按五线谱的音谱嘀嘀咕咕。结果,售货员挡在货架前,问:“阿姨,您在干吗?”

老妈认真地答道:“买鸡蛋啊!”售货员不相信地说:“不仅是买鸡蛋吧!”

老妈的表情无辜而茫然,我赶紧拉她就走,敢情人家把老妈当成了竞争商家的价格探子。

不管怎样,老妈和“阿尔茨海默病”较劲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点赞的。既然她有折腾的精力和兴趣,那就随她折腾吧,也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哦!